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广东在中国,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抗战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化方面看,广东不但是新文化策源地,而且是旧文化的保留所。宋室南渡之后,北方人士之有气节与能力者,多向南迁移,因而我国固有文化重心也向南推进。这些固有文化在北方,因受少数民族统治之下发生变化或逐渐湮没,而却存在于南方,而尤其是在广东者,实在不少……自中西海道沟通以后,西方文化不断输入,中国文化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宗教上、教育上……都受了重大影响,逐渐趋于新文化的途径……因为地理以及其他原因,粤人遂为这种新文化先锋队,广东成为新文化的策源地。过去广东人曾利用这种新文化去推翻满清,去抵抗外侮,而今后,广东人愈要格外努力发展这种新文化,去抵抗外侮复兴民族……只要广东精神不死,不但广东前途乐观,就是中国前途也大有把握。

——摘编自时任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广东与中国》(1939年1月)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广东精神与民族发展”为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1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学界先后出现多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视角:

角度内涵
邓小南的“活”的制度史提出应从过程、关系等视角关注古代政治制度运作的路径和流程。“过程”包括历史性和现实性,前者强调不同朝代间制度的关联;后者重视实际运作中的制度面貌。“关系”既包括制度与其他制度相互的外在关系,也包括决定制度本身性质的内在关系。
阎步克的制度史观立足法定成文制度,致力于挖掘政治制度或政治体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巨大意义,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侯旭东的日常统治研究强调从文化人类学视角进入观察,揭示以往或被忽视的制度现象。

——摘编自邓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等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说明须有两个以上史实依据,逻辑清晰,且要有结论)
2024-05-1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城镇化进程始于中世纪早期,而中世纪中晚期是城镇形成的关键时期。11世纪末,英国城镇数量仍然不多,很可能低于200个。但到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城镇数量迅猛增加到650个左右,包括大中城镇52个和小城镇600个……12世纪后,随着内陆贸易、沿海贸易的增长以及对外贸易的繁荣,作为水陆交通集结点和枢纽的港口应运而生。

——摘编自沈琦《中世纪英国交通史稿(1150—1500)》等

材料二   近代英国交通发展概况

时期划分主要概况
1617世纪是交通困局期一方面,随着英国城镇的发展,水陆交通需求剧增;另一方面,交通需求剧增导致既有交通养护机制不堪重负。
18世纪上半叶是初步缓解期公路方面,英国率先设立收费的公路信托。到18世纪中叶,航道改造几乎覆盖了所有河流等。
17501830年是全面改善期公路方面出现“收费公路热”。陆路交通服务的数量、类型和范围大大扩展;运河的兴建和开通等。
18301870年是加速推进期铁路是轨道交通持续改进的结果等。

——摘编自沈琦《近代英国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进程》

(1)解释材料一中世纪英国交通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交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4-05-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派为了论证以法治取代礼治的必然性和优越性,对于法的概念等进行了探讨。慎子说:“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故智者不得越法而肆谋,辩者不得越法而肆议,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可阙也。”韩非也认为只有“去私曲,就公法”,才可以“民安而国治”。

——摘编自张晋藩《法尚公平:中国古代的法治追求》

材料二   自秦以来,中国二千年的法律是“为上而立”的,是专制帝王用来“驱迫束缚其臣民”,使臣民“恐怖慑服”的“防奸”手段。他强调政府应该为民立法,这样才合乎“天理人情”,才是“治国之法”……“法之既立,虽天子不可以不循也”。

——摘编自严复《法意》(1909年)

材料三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法治思想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严复的法治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意义。
2024-05-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如表为1968年前后英国文官制度演变情况。这种变化(     
1968年前政府按官员承担责任大小和官阶高低把文官分为行政人员、执行人员、专业和科学技术人员、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和勤杂人员六个等级
1968年后实行以职业划分为基础的统一的等级结构,包括十类(综合、科学、专业技术、秘书类、社会安全、训练、法律、警察、研究和资料处理等)
A.明确了文官的权利义务B.细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C.强调了文官的职业道德D.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2024-05-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十月革命开创了20世纪的世界革命运动。从1922年至1943年,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将世界革命战略重心转向东方,重点在东亚地区的中国、朝鲜、日本、印度支那组建共产党,开展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这(     
A.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B.确立了苏联对世界革命的领导权
C.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加快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进程
2024-05-1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19世纪德国强制性的疾病保险制度。此举(     
相关法律文件主要内容及实施
1856年《工业法》规定城市卫生局应使工作条件恶劣的工人参加疾病保险基金
1876年《疾病登记援助法案》规定参加疾病保险组织的病人可以在所在城市报销医疗费用,但仅有少数城市执行这项法案
1883年《疾病保险法》规定投保市民在生病期间可以获得免费的医疗服务
A.完善了德国政治制度B.适应了德国发展需要
C.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D.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2024-05-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5世纪60年代,金属活字印刷术传到意大利、法国等西欧中心地区;70年代,到达了布达佩斯、克拉科夫等地;到80年代,丹麦、瑞典等先后出现印刷作坊。1540年,印刷术越过大西洋,传到了墨西哥;1563年已到达俄国。这一技术的传播主要得益于(     
A.人文主义的发展B.海外殖民的扩张C.民族国家的形成D.近代欧洲的转型
2024-05-1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1948年日本民间组织松山芭蕾舞团创建,它以“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等为艺术宗旨。1955年,松山芭蕾舞团第一次创造性地将中国白毛女的故事搬上芭蕾舞台,并在1958年首次来华公演,获得了巨大成功。这(     
A.不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B.说明“一边倒”政策已被放弃
C.助推了我国经济政策的调整D.有助于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
2024-05-1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据记载,太平天国、民国、抗战时期,战乱席卷大半个中国,江浙、闽、两湖百姓陆续迁入广东。南迁的“新广州人”不断发现:这里商业兴盛,让人更加务实;对外贸易让人更富有远见和冒险精神;崇尚儒家让人知仁行义,生命力格外强大。这主要说明(     
A.移民促进了广州经济发展B.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融
C.人口迁移丰富了文化内涵D.社会变革导致了北民南迁
2024-05-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