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与斯巴达以强健的体魄,勇敢、坚韧的品格为国民培养目标不同,古代雅典人认为,单纯的身体素质培养无法满足对优秀公民的要求。因此他们将体育训练与智育、德育、美育相结合,从而达到一种身心平衡的和谐发展,以追求个人在城邦中的自我实现。古代雅典的这一教育模式(     
A.意在提高城邦居民的综合素质B.丰富了公民的日常社会活动
C.更加注重强化公民的城邦认同D.渗透着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
2024-05-1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下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汉明帝)遣使至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
近代西方探险家斯坦因等曾在罗布泊至敦煌古道上,发现公元1世纪的粟特文佛经。
据季羡林考证,汉地最早的佛经皆不是直接译自梵文,而是经过中亚古代语言,特别是吐火罗语的媒介。
A.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B.汉代没有与印度建立直接联系
C.欧亚商贸和文化交流较为频繁D.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美国社会学家认为:人口迁移并非完全育目无序的流动,而是进循一定的规律的。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是指原居地(或者国家)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种种排斥力,它可以是战争、动乱、天灾、生态环境恶化等对某一地区具有普遍性影响的因素,也可以是某一小群体遭避的意外或不幸。拉力因素则是指移入地(或者国家)所具有的吸引力,它可以是大量呈现的新机会,也可以是仅仅对于某一小群体的特殊机遇。

——摘编自光持《“推—拉”合力:从社会结构视角看马来亚华人移民变迁》

请以“人口迁移动力”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 . 金熙宗将融合女真之礼的礼制推行至金朝全境,并要求“四海之内,皆朕臣子,若分别待之,岂能致一”。金熙宗此举意在(     
A.完善金朝官僚体系B.构建统治合法性C.推动理学的世俗化D.促进女真族汉化
5 . 客家人是一支独特的汉族民系,其历史文化是一郎人类文化的缩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宋元之际,客家人开始迁往海外。明清时期,因客家地区人口柴衍过快,山多田少,生活贫困,到南洋谋生的客字人亚多。1820年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开矿山、开发种植因、建海港需要大批劳动力,出洋华工日重。19世纪中叶后,由于内外方面的原因,客家人不断大批迁居海外。……迁居海外的客家人对移居国、祖肝国都作出了巨大所献。1885年完成的美国大铁路的修建,客家人占了华工的大部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亚的容家人中,出现许多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大王”,如“锡矿大王”“橡胶大王”“塑料大王”等。东南亚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客家人,如新加坡总理华光粗和李显龙等。

——摘编自英五钊《论客家人迁秘海外的经历及其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客家人迁徙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客家人迁徙海外的原因及影响。
2024-05-1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贞观政要》载:“国学增筑学舍四百余间,国子、太学、四门、广文亦增置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学生,以备众艺。……四方行生负书而至者,盖以千数。俄而吐蕃及高昌、高丽、新罗等诸夷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学。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材料说明当时(     
A.儒学最受统治者推崇B.学校教育水平领先世界
C.四书五经成为教科书D.国学教育具有包容精神
7 . 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
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
8 . 文化的差异与消弭

材料一   考古学视野下秦与东方六国的差异

类别六国秦国
①铜陶器物演变连续性战国中期发生断裂
②墓葬等级序列多阶层、小间隔,从国君到大贵族、普通贵族、平民,呈金字塔形结构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
③城址等级序列国都以下,中等城市、小城市,逐级递减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

(1)结合所学,推断导致类别①在秦国发生断裂的重大事件,说明②③差异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秦朝建立后面临如何对待各地区不同文化的问题,秦以吏、法、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社会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由此,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制。在东方政策问题上,秦始皇想快速实现文化统一、刘邦则容忍不同区域文化存在,结果都不成功。这个时候,第三种方案登台了,这就是儒家学者提出的“德教”。因此,有学者认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西汉“在文化上结束战国”的历程。
9 . 由宋代及清代,江西因赣江贯穿南北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水陆交通要地,东西货物汇聚,各方商贾云集。有学者认为,近现代江西发展由于海运的兴起,原本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赣江内河航运大不如前;随着铁路交通的兴起,江西更是错过了铁路时代的开端。该学者以江西为例,论述了(     
A.内河航运落后于其他交通方式B.交通变迁深刻影响区域发展
C.现代交通发展进入了铁路时代D.水运交通应该继续发挥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世纪30年代前后,苏联政府开办外宾商店。苏联公民可以使用沙俄金币、金戒指、金勋章、金表等贵重物品购买该商店的商品,政府则把交易得来的金属制品拆解、鼓碎、碾磨、融化,最终同沙俄金币一起流向国际市场。苏联这一做法意在(     
A.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B.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C.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筹措资金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