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明清之际“西学”的不同评价

观点内 容
观点一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佛教进入中国那一次外,外来文明对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震撼,都不是很大,直到明清两代西洋知识、思想与信仰逐渐有一个加速度进入中国,中国才又一次真正受到了根本性的文化震撼。
观点二作为反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组织-耶稣会,它不仅敌视一切新的思潮,如近代科学、思想自由、个性解放、人文主义、民族主义与教会的民族化,而且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规定了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并不可能是先进的科学,也就规定了耶稣会的世界观与思想方法对中国的科学与思想不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观点三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播西方天文学,其功绩在于使中国在17世纪初即得以了解最终成长为现代天文学的西方天文学,使中国开始走入世界天文学的共同轨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学东渐”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5-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

工业劳动模范

农业劳动模范

王崇伦:鞍钢机械总厂青年刨车工,先后改进八种工具,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创下一年完成4年工作量的记录,备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李顺达:1944—1946年两次被评为太行山一等劳动模范。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2年,评为“全国劳模”,1954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赵梦桃:西北国棉一厂细纱工,是优秀的“郝建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

-----------摘自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下册P95)

材料二   在蓬勃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艰苦创业的大庆油田工人王进喜,公而忘私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舍身抢救国家财产的青年女工向秀丽等。

-----------摘自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下册P103)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又一批功勋卓著的时代先进人物脱颖而出

袁隆平一生与人类的“饥饿”作斗争,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程开甲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
屠呦呦中国医学界的骄傲。2015年因青蒿素研究获“诺贝尔医学奖”
南仁东中国天眼之父
孙永才“中国速度”的骄傲
戴明盟第一个在中国“辽宁舰”起降舰载机的飞行员

-----------摘自网络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以“时代与精神”为主题,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2024-05-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郑观应说,外国银钱大多不足色,运到中国后按足银计算,造成中国无形中的损失。长此以往,由于大量外国银钱的使用,致使中国的金融市场被外国人占领,这让我们如何在商战中获胜?他说“中国如不自行鼓铸, 则其害正自无穷也”。他提出建议:应当“严订章程”,铸造的银元主币、辅币币值和外国钱的币值一致,成色一致,易于鉴别和兑换;外国银钱进入中国后则按照“外国公例”一律按币值九成使用,不得与中国自铸的银元通行。 中国如果能够这样铸造银元,“则自造之银日见畅行,外来之洋不禁自绝,……转移大局,莫要于斯”。

——改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1894年)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价郑观应的货币改革主张。   
2024-05-2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科学领域的“西方中心论”又称之为“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就是18世纪最先产生于欧洲、19世纪以来影响到国际学术界的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历史观。“西方中心论”具体表现为人种学意义上的“种族优越论”、价值观念意义上的“制度优越论”、话语体系意义上的“文明优越论”,后来逐渐发生演变,不再是一种学术观点和研究视角,而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初期,“欧洲中心论”在西方史学中的统治地位开始受到质疑。如德国史学家奥·施本格勒(18801936)、英国史学家A·J.汤因比(18891975)和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2004)都试图以新的眼光对待欧洲历史以外的历史、西方文明以外的文明。

——摘编自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5-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一)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献记载出处

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脩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汉景帝)及太子(汉武帝)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西汉]司马迁《史记·外成世家》

(窦)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及(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藏等,而免丞相、太尉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纷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馆奏:“所举贤良,或治中、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 在西汉前期治国思想的嬗代中,窦氏卒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代坐标,而绝非无足轻重。

——摘自虞云国《学史三昧》

结合西汉治国思想演变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4-05-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期,官职完全由贵族垄断;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同时,荐举也成为日益普遍的选官方式。汉武帝时,正式设立察举制,“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同时还在京师建立太学,置博士弟子五十人,学习儒家经典,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向各地派遣中正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并按等级授予官职;隋朝建立以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各级官吏一律由中央任免。隋炀帝即位后,除了不断诏令举荐(人才),还在文帝设立的“秀才”“明经”两科外,新设立了“进士”科。这样,开科考试在隋炀帝时就形成了层次不同、要求各异,由法令所规定的完整体系。

——选自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请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时期,围绕选官制度的变化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5-20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方民主的流变过程中,无论民主一词是贬义还是褒义,其间都始终掺杂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这种偏见固执地认为,民众是无知和愚蠢的,他们短视、自私并且冲动,容易受人蛊惑和摆布。亚里士多德就担忧民主政体推动平民大众胁迫富人,认为他们会仗着人多势众的优势,瓜分居于少数的富人的财产。到了近现代时期,民主长期被视为暴民政治、多数暴政的代名词,受到众多政治理论家的批评和厌弃。与之相应的是,代议制中的民主成分逐步壮大,最终民主概念被内化到代议制框架之内,再造为代议制民主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治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此时,公众不再满足于在周期性选举中参与投票,转而希望把民主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各领域。

民主三个阶段的流变比较

阶段
流变
本质内涵核心指向
民主政体政体类型之一最高权力归属
代议制民主涉及政治领导权分配的制度安排和政治方法实现利益满足
治理民主较为理想的治理形态和治理机制促进公众参与

——摘编自张君《西方民主流变的阶段划分、双层比较及其内在逻辑》

选取材料中整体或部分内容,就“西方民主思想的演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20149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
2024-05-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大运河(宁波段)/三江口
“海外杂国,贾舶交至”

——(南宋)《四明志》

2:萧甬铁路慈溪(今慈城)火车站
1910年,浙江绅商倡募股款,抵制清廷与英国签订的借款合约,清廷迫于压力,由商办浙江省铁路有限公司兴筑萧甬铁路。
1913年,宁波至曹娥段完工。
1937年,萧山至曹娥段铺通。
1938年,为防日军进犯,拆除萧甬线轨道。
1953年,萧甬铁路重建,1959年全线通车。

——摘编自钱起远主编《宁波市交通志》

32023年宁波公交网络示意图
宁波建设“八横八纵”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并以绿道串联起沿线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号召居民绿色出行,缓解核心区域拥堵压力。

——摘自“浙江政务服务网”

根据材料提取关联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交通与社会变迁”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师古人、师造化、师吾心”,是中国画的传习之道,也是伟大画师的自我成就之道。

“师古人”,要求绘画创作始终与古人相往还,与先贤共吐纳,与伟大作品相契相知,与千年传承绵延一体,这是中国艺术守正创新的根本所在。

“师造化”,一如古代伟大画师们,在绿水青山之间,领略天地造化的媸与妍,于聚散浮沉之际,感悟人间万象的常与变。他们感物兴怀,穷情写物,所以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一切都能成就画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一切皆可摇荡性情。

“师吾心”,画为心印,画史亦是中国人之心史。面对夏圭的《溪山清远图》,我们看到千岩竞秀、山高水长;展开许道宁的《渔父图》,我们顿感江山岑寂、地老天荒。伟大的画师们总将自己的情志化作风云万态、花草精神,将无限心事托付青史青山、野老渔樵,这也是“师吾心”的真髓所在。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画的传习之道对绘画创作者的启示。
2024-05-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高考预测卷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