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9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酿制米酒时,将糯米蒸熟后立即加入酒曲,有利于防止杂菌污染
B.家庭自制酸奶、自酿米酒等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发酵所用的菌种都是天然存在的微生物
D.自制黄豆酱时黄豆煮熟沥干与面粉混匀盖上纱布,长出的“毛”主要为毛霉
2 .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中进行增殖,因此培养病毒需要先培养宿主细胞,再接种病毒。培养细菌只需要提供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双层平板法(如图)是对噬菌体进行检测、计数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的操作流程为:倒底层平板→倒上层平板→培养→观察→计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底层平板是含2%琼脂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制备该培养基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化→____→分装、包扎→____→倒平板;培养细菌时除了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外,还要考虑____等条件,因为营养物质浓度太高会使细胞失水,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浓度太低,则不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2)某同学制作的底层平板凹凸不平,可能的原因是____
(3)倒上层平板时,先将含1%琼脂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灭菌,再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细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迅速倒在底层平板上,随即旋转培养皿。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培养基灭菌后,冷却至45~48℃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旋转培养皿的目的是___
(4)培养一段时间后,在上层平板上可以看见一些如图所示的空斑即噬菌斑,出现空斑的原因是____。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噬菌斑来自原液中的一个噬菌体,根据噬菌斑数目、____及使用稀释悬液的体积就可推算出待测样液中噬菌体的数量。统计的噬菌斑数往往比噬菌体的实际数目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
3 . 为探究阿莫西林(一种抗生素)对连续传代大肠杆菌的选择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采用滤纸片法测定阿莫西林的抑菌效果,图甲、乙、丙分别是大肠杆菌第一、二、三代抑菌圈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阿莫西林溶液不需要用高压蒸汽法进行灭菌处理
B.扩增培养下一代大肠杆菌时应在上一代培养基的中央挑取菌落
C.培养基1号区域的滤纸片应是用无菌水处理后的滤纸片
D.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出现耐药性
4 . 下列是关于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工程利用了微生物繁殖快、适应性强、吸收多、转化快等特定功能
B.在分批发酵过程中,及时补充营养物质或分离代谢产物能延长稳定期
C.发酵罐制作酸奶时,可先通氧气促进乳酸菌增殖,再密闭发酵
D.发酵工程培养微生物细胞可选择对数期细胞作为生产的“种子”
5 . 很多生活实例中蕴含着微生物发酵的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制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酒精的产生速率先上升后趋于稳定
B.夏天开瓶后的红酒容易变酸,是由于空气中的醋酸菌将乙醇变成乙醛而后变为乙酸
C.用巴氏消毒法能对牛奶消毒杀死其中的绝大多数微生物,且不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
D.用白萝卜制作泡菜时为缩短腌制时间,可向新坛中添加老坛内已经腌制过的泡菜汁
6 . 某研究小组对非灭菌的一次性口罩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部分操作如下:从口罩上剪取总量9cm2样品(体积近似1mL),剪碎后加入已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定容至10mL,充分混匀,得到样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培养基使用电热鼓风干燥箱灭菌处理后,倒4个平板冷却后倒放搁置
B.向前3个平板中分别加入1mL样液,用涂布器将样液涂布均匀
C.第4个平板接种等量已灭菌的生理盐水并培养,可用于检测是否有杂菌污染
D.若一段时间后,4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依次为31、42、35和0个,可计算出1cm2口罩样品中菌体数量为36个
7 . 如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处理
B.步骤①待培养基温度降至40℃左右进行倒平板操作
C.步骤③每次划线前和划线后都需要对接种环灼烧灭菌
D.步骤③划线结束后在皿盖上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
8 . 土壤中重金属铬(Cr6+)污染对植物的影响较大,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危害人畜健康。科研人员期望通过实验筛选出对重金属Cr6+污染具有耐受性和修复能力的细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处理A、培养基甲和培养基乙需要添加重铬酸钠等使Cr6+达到一定浓度
B.培养I能筛选耐受Cr6+的菌株,培养Ⅱ能筛选修复Cr6+污染能力强的菌株
C.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异是前者添加了琼脂
D.采样土壤、接种工具、培养基和培养皿等工具与材料都需要进行湿热灭菌
9 . 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备①步骤使用的培养基的过程是先灭菌再调pH
B.②③④步骤操作时只需要在接种前和划线结束后灼烧灭菌
C.操作③到④的过程中,接种环共灼烧处理了6次
D.接种结束后,将④倒置培养,皿底上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
10 . 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如图为得到和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B的操作是用涂布器把1ml菌液均匀地涂布在②表面
B.步骤C操作时应先将无菌绒布转运至④培养基上
C.图中①②④为基本培养基,③为完全培养基
D.经C过程原位影印及培养后,应从培养基④中挑取D进行纯化培养
2023-04-27更新 | 37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变式题19-2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