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481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若,则的最小值为1
D.若是关于x的方程的根,则
2 . 本市某区对全区高中生的身高(单位:厘米)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若数据分布均匀, 用频率估计概率,则在全市随机取一名高中生,求其身高不低于180厘米的概率;
(2)现从身高在区间的高中生中分层抽样抽取一个80人的样本,若身高在区间中样本的均值为176厘米,方差为10;身高在区间[180, 190)中样本的均值为184 厘米,方差为16,试求这80人的方差.
2024-03-07更新 | 453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4章 统计(提升卷)-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在四面体中,棱的长为,若该四面体的体积为,则(       
A.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为B.的长不可能为
C.点D到平面的距离为D.当二面角是钝角时,其正切值为
2024-03-06更新 | 555次组卷 | 3卷引用:单元测试B卷——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
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
B.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C.若αβlaαbβabA,则Al
D.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2024-03-05更新 | 716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1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综合检测卷(新题型)-【帮课堂】(人教B版2019必修第四册)
5 . “费马点”是由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并征解的一个问题.该问题是:“在一个三角形内求作一点,使其与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给出了解答,当的三个内角均小于时,使得的点即为费马点;当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费马点.试用以上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已知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
(2)若,设点的费马点,求
(3)设点的费马点,,求实数的最小值.
2024-03-03更新 | 4521次组卷 | 38卷引用:单元测试A卷——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6 . 在各棱长都为2的正四棱锥中,侧棱在平面上的射影长度为(       
A.B.C.D.2
2024-03-03更新 | 470次组卷 | 6卷引用: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提升卷)-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在中,若,则=(       
A.90°B.30°
C.120°D.150°
2024-03-02更新 | 232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9章:解三角形章末综合检测卷(新题型)-【帮课堂】(人教B版2019必修第四册)
8 . 为了了解学生们的身体状况,某学校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共抽取100人进行各项指标测试.已知高三年级有500人,高二年级有700人,高一年级有800人,则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为(       
A.30B.25C.20D.15
2024-02-27更新 | 3304次组卷 | 4卷引用:单元测试A卷——第九章?统计
解答题-应用题 | 困难(0.15) |
名校
解题方法
9 . 一般地,元有序实数对称为维向量.对于两个维向量,定义:两点间距离,利用维向量的运算可以解决许多统计学问题.其中,依据“距离”分类是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计算向量与每个标准点的距离,与哪个标准点的距离最近就归为哪类.某公司对应聘员工的不同方面能力进行测试,得到业务能力分值管理能力分值计算机能力分值沟通能力分值(分值代表要求度,1分最低,5分最高)并形成测试报告.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见下表:

岗位

业务能力分值

管理能力分值

计算机能力分值

沟通能力分值

合计分值

会计(1)

2

1

5

4

12

业务员(2)

5

2

3

5

15

后勤(3)

2

3

5

3

13

管理员(4)

4

5

4

4

17

对应聘者的能力报告进行四维距离计算,可得到其最适合的岗位.设四种能力分值分别对应四维向量的四个坐标.
(1)将这四个岗位合计分值从小到大排列得到一组数据,直接写出这组数据的第三四分位数;
(2)小刚与小明到该公司应聘,已知:只有四个岗位的拟合距离的平方均小于20的应聘者才能被招录.
(i)小刚测试报告上的四种能力分值为,将这组数据看成四维向量中的一个点,将四种职业的分值要求看成样本点,分析小刚最适合哪个岗位;
(ii)小明已经被该公司招录,其测试报告经公司计算得到四种职业的推荐率分别为,试求小明的各项能力分值.
10 . “中式八球”是受群众欢迎的台球运动项目之一.在一场“中式八球”邀请赛中,甲、乙、丙、丁4人角逐最后的冠军,本次邀请赛采取“双败淘汰制”.具体赛制如下:
首先,4人通过抽签两两对阵,胜者进入“胜区”,败者进入“败区”;
接下来,“胜区”的2人对阵,胜者进入最后的决赛,“败区”的2人对阵,败者直接淘汰出局,获得第四名;
紧接着,“败区”的胜者和“胜区”的败者对阵,胜者晋级最后的决赛,败者获得第三名;最后,剩下的2人进行最后的冠亚军决赛,胜者获得冠军,败者获得第二名.
现假定甲对阵乙、丙、丁获胜的概率均为,且不同对阵的结果相互独立.
(1)经抽签,第一轮由甲对阵乙,丙对阵丁.若.
(I)求甲连胜三场获得冠军的概率;
(Ⅱ)求甲在“双败淘汰制”下获得冠军的概率;
(2)除“双败淘汰制”外,“中式八球”也经常采用传统的“单败淘汰制”;抽签决定两两对阵,胜者晋级,败者淘汰,直至决出最后的冠军.问当p满足什么条件时,“双败淘汰制”比“单败淘汰制”更利于甲在此次邀请赛中夺冠?
2024-02-17更新 | 917次组卷 | 3卷引用:单元测试B卷——第十章?概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