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正态分布是最重要的一种概率分布,它是由德国的数学家、天文学家Moivre于1733年提出,但由于德国数学家Gauss率先应用于天文学研究,故正态分布又称为高斯分布,记作.当的正态分布称为标准正态分布,如果令,则可以证明,即任意的正态分布可以通过变换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如果,那么对任意的a,通常记,也就是说,表示对应的正态曲线与x轴在区间内所围的面积,为了解某市高三数学复习备考情况,该市教研机构组织了一次模拟考试、研究发现,本次检测的数学成绩X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数据:可供查询的(部分)标准正态分布对应的概率值.

a

0.24

0.25

0.26

0.35

0.36

0.5948

0.5987

0.6064

0.6368

0.6406

A.已知,则
B.
C.按以往的统计数据,该市数学成绩能达到升一本分数要求的同学约占,据此估计本次检测成绩达到升一本的数学成绩约为108(精确到整数)
D.已知该市考生约有10000名,某学生此次检测数学成绩为110分,则该学生在全市排名大概位于名之间
2024-06-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中学、广州二中、惠州一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六校联考数学试题
2 . 传说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圆柱内有一个内切球(与圆柱的两底面及侧面都相切的球),阿基米德认为这个“圆柱容球”是他最为得意的发现,在他的著作《论圆和圆柱》中,证明了数学史上著名的圆柱容球定理:圆柱的内切球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表面积之比.亦可证明该定理推广到圆锥容球也正确,即圆锥的内切球(与圆锥的底面及侧面都相切的球)的体积与圆锥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表面积之比.若已知该比值为的圆锥,其母线长为,底面半径为,轴截面如图所示,则(       
   
A.若,则
B.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C.用过顶点的平面去截圆锥,则所得的截面图形可以为直角三角形
D.若一只小蚂蚁从点出发,沿着圆锥的侧面爬行一周到达点,则爬行最短距离为
2023-06-13更新 | 39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章 折叠、旋转与展开 专题二 空间图形的展开与最短路径问题 微点2 空间最短路径问题(二)【基础版】
3 . 定义的导函数的导函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可以证明,任意三次函数都有“拐点”和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其对称中心,请你根据这一结论判断下列命题,其中正确命题是(       )
A.存在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对称中心的三次函数
B.函数的对称中心也是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
C.存在三次函数,方程有实数解,且点为函数的对称中心
D.若函数,则
2023-05-05更新 | 3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三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
4 . 阿波罗尼斯古希腊数学家,约公元前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它将圆锥曲线的性质网罗殆尽,几乎使后人没有插足的余地.他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现有圆C和点,若圆C上存在点P,使其中O为坐标原点,则t的取值可以是(        
A.1B.2C.3D.4
5 . “切线放缩”是处理不等式问题的一种技巧.如:在点处的切线为,如图所示,易知除切点外,图象上其余所有的点均在的上方,故有.该结论可构造函数并求其最小值来证明.显然,我们选择的切点不同,所得的不等式也不同.请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A.B.
C.D.
2022-05-31更新 | 1014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6讲: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测)(中档卷)-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对于不等式,某学生用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如下:
①当时,,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时,不等式成立,即,则时,,∴当时;不等式成立.
关于上述证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过程全都正确
B.当时的验证正确
C.归纳假设正确
D.从的推理不正确
2021-09-01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02 推理与证明-2022年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
7 .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在《平面与立体轨迹引论》中证明,方程表示椭圆,费马所依据的是椭圆的重要性质.若从椭圆上任意一点异于两点)向长轴引垂线,垂足为,记,则(       
A.方程表示的椭圆的焦点落在轴上
B.M的值与P点在椭圆上的位置无关
C.
D.M越来越小,椭圆越来越扁
2021-12-03更新 | 66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1 费马
8 . 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副“勾股圆方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大正方形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其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E的中点,则(       

A.B.C.D.
9 . 《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代数法是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这种方法是后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图形如图所示,为线段上的点,且的中点,以为直径作半圆.过点的垂线交半圆于,连接,过点的垂线,垂足为.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所有的无字证明为(       
A.B.
C.D.
2021-11-28更新 | 3073次组卷 | 32卷引用:专题06 不等式-2020年新高考新题型多项选择题专项训练
10 .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证明“二次互反律”的过程中,首次定义了取整函数,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后来我们又把函数称为“高斯函数”,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任意,都有
B.函数的值域为
C.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D.
2020-11-24更新 | 668次组卷 | 5卷引用:天一大联考(河北广东全国新高考)2020—2021 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