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城市,它记录公交车轨迹,提供实时到站预报;在乡间,它精确引导拖拉机;在高原无人区,它守护藏羚羊迁徙路线;在东南沿海,它像“保护神”一样陪伴渔民驾船出海……北斗系统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各行各业,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五十五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至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20年44次北斗发射百分百成功,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摘编自王胜等《44次北斗发射百分百成功》,《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4日)

材料二:

面对复杂未知的地月空间环境,科技人员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从绕月拍摄到飞跃探测,从月背着陆到落月采样,探月工程六战六捷,“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创造了月球探测的中国奇迹。

(摘编自《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人民日报》2021年12月8日)

[注]嫦娥,神话中由人间飞到月亮上去的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袁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改“恒娥”为“嫦娥”。

材料三: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新时代航天精神,既是传统精神的延续,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在新时代不断取得新辉煌的巨大动力。

追求梦想,不懈奋斗,是航天精神的动力源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千百年来,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从“灯塔”卫星导航到北斗全球圆梦,华夏民族不断抒发对宇宙的浪漫想象和努力探索的激情。探月梦、北斗梦连着航天梦、中国梦,勇于追梦、敢于逐梦的航天精神,照亮了几代人的跋涉与跨越。

勇于探索,自主创新,是航天精神的关键核心。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道道科学难题的破解,无不是中国航天精神的生动体现。嫦娥三号落月后,作为备用的嫦娥四号,没有重复嫦娥三号的任务,而是勇闯科学探测无人区,实现了多个世界首次,率先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正是这样的精神,激励着航天事业稳步向前,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事业作出卓越的中国贡献。

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是航天精神的根本支点。探月工程和北斗工程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生动展现。亿万双手,托举“嫦娥”;亿万颗心,牵挂“北斗”,数十万科技人员凝心聚力,合力攻关,共同谱写了“举国上下一盘棋,千军万马大会战”的动人篇章。

星空浩瀚,探索永无止境。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中国北斗走向世界;登陆月球、飞向火星,行星探测迈向深空。中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足音铿锵,不论走多远,我们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新时代航天精神必将激励我们继续迎难而上、奋勇攀登新的高峰。

(摘编自冯华《弘扬探月精神建设航天强国》、余建斌《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等,《人民日报》2021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涉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项是(       
A.平潭大桥管理处全天候监测桥梁形变情况。
B.厦门交管部门实时监控马拉松比赛期间城市路况。
C.青海牧民在羊身上安装定位芯片。
D.绍兴市某社区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2.复兴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月球探秘”项目组拟安排一些学习活动。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合理的一项是(       
A.邀请嫦娥一号设计师来校做“再入返回”科普讲座。
B.检索与“月背着陆”和“中继通信”有关的科普文章。
C.观看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展览的视频。
D.撰写对嫦娥五号航天器设计师的访谈提纲。
3.下列对材料三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B.第三段先提出观点并加以阐述,再举例论证,最后揭示意义。
C.文中引用了古诗、古文、神话传说等,增强了论证的逻辑性。
D.末段表达对中国航天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期待,点明论证目的。
4.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新时代“航天精神”的内涵。
5.“嫦娥”系列航天器的命名意蕴深远,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态度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鳢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馈赠了人类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库,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的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但对人有亲疏之别、差等之爱,对于人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也是有差别的。
B.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
C.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最终导致环境危机,是因为人们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D.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和“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都属于此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
B.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名句,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C.恩格斯的话说明,急功近利的观念最终将祸及自身,所以人们不能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D.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完全不同。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B.“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C.“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4.简述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5.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结合材料谈谈其理论依据。
2022-12-3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苏东坡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讲的是从司马迁之后到韩愈,算起来文章衰弱了八代。韩愈的文章起来了,凭什么呢?就是“道”,就是文以载道。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美学是艺术理论的跨学科讨论,几乎等于艺术哲学。哲学有很多学派,也有很多传统,在讨论艺术时各有不同的观点。因此有现象学美学”“存在论美学”“分析美学等,也有中国传统美学”。“符号美学”就是用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艺术的哲学思考。

符号学是专门研究意义的学问。符号学并不是舶来品西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符号学大国。《周易》是全世界第一个试图解释世界任何变化的一套符号体系;先秦诸子都研究社会中的意义活动,只是名家和墨家用力更深;汉代的阴阳五行哲学渗透到生活的各方面;南北朝与隋唐佛教开始繁荣,佛理(尤其是因明学、唯识学、禅学)中符号思想非常丰富,直接影响了宋明理学、心学及清代学术。这些富厚的意义理论遗产,使得今日符号学在中国颇为兴盛。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讨论符号美学呢?因为符号学的目标与当代艺术学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契合。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任何意义都必须由可感知的符号来承载、传播、解释。用符号学研究艺术,就是追问艺术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意义,艺术处理意义有什么共同规律。

给予艺术的意义最重要地位的或许是黑格尔。他的《美学》第二卷,开场标题就是“(艺术)象征作为符号”,所谓“象征性”就是特殊的符号品质。这也是当今艺术发展提出的最迫切问题:艺术有什么意义?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繁荣,艺术家的创新越来越引人注目,大量新的艺术样式出现。艺术实践不断突破自身,给艺术研究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有学者提出艺术研究的后符号学甚至反符号学,目的是处理艺术文本中大量混乱、非理性、不可说的部分。事实上,这两种提法只是扩展了符号学艺术研究的范围,使之适应后现代文化的实践。

当代文化迫切需要新的美学的另一个原因,是艺术在当代社会潮水般溢出,无孔不入地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日用商品别出心裁的包装与广告上、在私人与公共设施争奇斗艳的装修上、在建筑的多姿多彩上、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在节庆与其他仪式眼花缭乱的装饰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胜地的策划与推广上……艺术化的商业活动(不仅是商品)几乎无处不在。这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产业,为什么需要艺术呢?因为当今的经济活动,很少有不依靠“艺术”增光添彩的,很少有活动不以艺术作为竞争的砝码。艺术增加商品自身价值,增添生活意义,但无法否认利润是首要的考虑,这点无法回避,也不需要遮掩。这也给当代艺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其重要性不亚于上文讨论的艺术

出现这个局面,是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或许都是。那么它还是一个符号美学问题吗?答案为更应当是。因为符号学本来就是注视社会文化的,只有用符号美学的意义发生与阐释理论,才能仔细分析艺术意义渗入社会的具体途径。

(摘编自赵毅衡《时代呼唤符号美学的繁荣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打动人心、洗涤灵魂,让人们发现美,文艺作品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B.哲学的众多学派和传统对于艺术的观点不同,所以产生了“现象学美学”“存在论美学”“分析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等美学思潮。
C.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学是专门研究意义的学问,而符号美学就是用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艺术的哲学思考。
D.因明学、唯识学、禅学等佛理中符号思想极为丰富,不仅直接影响了宋明理学、心学及清代学术,而且使今日符号学在中国颇为兴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及中华美学等对当今文艺创作仍大有裨益。
B.传承中华文化,要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非简单复古或盲目排外。
C.近年有学者提出的“后符号学”和“反符号学”扩展了符号学艺术研究的范围。
D.“艺术”可增加商品自身价值,因而首要考虑利润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新课题。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说:“一部优秀的重大主题影视作品如何打动人心,尤其打动年轻人,说到底就是真心、真情、真感动。”
B.《包法利夫人》是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一幅现实主义画卷,福楼拜苦心创作了四年多时间,正反两面的草稿写了1800页,而完稿时不到500页。
C.《山海情》描绘出扶贫路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在体现主题的同时又串联起角色的亲情、爱情、友情等话题,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D.电影《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展现了横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引领广大观众深刻铭记这一艰辛历程,进一步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材料一引用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5.材料二为什么说“时代呼唤符号美学的繁荣发展”?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故事说明的是中国人自我现状的丰富性,反映的是面对整个宇宙、社会和自然的多种境遇。要想更好地沟通世界、触动他者心灵,势必要让中国故事能够多角度提出和回答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层面的问题,多层次展现中国人面向全人类的坚守与胸怀。

讲故事作为文化行为要传达价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要有积极的思想价值、道德力量,讲中国故事,就是沿着中国人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的鲜明传统,表达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诉求,书写中国人价值实现的积极努力,鲜明反映倡导什么、弘扬什么、坚守什么。但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不单单指向中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还应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活价值理念产生密切联系,注重表达那些更具普遍性、更具恒久意义的价值,并增强其说服力。正如学者刘梦溪所说,有一些价值“不仅适用于一个时期、一个朝代、一段历史,而是适用于所有的历史时期,所有的历史段落,既适用于传统社会,也适用于当今社会;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一些永恒的价值理念,在表述上、概念的使用上不一定相同。但是这些价值理念可以通过互相阐释,达到理解和沟通”。如果离开价值观表达上的共通性,中国故事的辐射力就不足以很好地与世界沟通。当前不少文艺作品思想内容承载量有限,价值支撑不足,缺乏对普遍人性尺度的发掘,尤其是不少以玄幻、穿越等为主题的网络文学,似乎在努力传递一些是非诉求,但缺少真正富于世界性的、恒久的价值理念,能引起共鸣或产生深刻影响的作品凤毛麟角。

问题是时代最鲜明的声音。人类都生活在不断缩减的时间阴影之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同样经历着生存、发展等诸多根本性问题,对宇宙、自然、人生不断提出一些根本性疑问,地球上的人们在与自然、社会、他人不断较量中成长与发展,经历着同样的根本性生存发展难题,提出一些共同的根本性疑问,这是从人类共同体生活的根源处自动流溢而出的,正像泉水是从泉眼里涌出来的一样。而人类共同体生活的根源,正在于自由的个体心性对身处其中的人类生存困境的真切体验以及竭力脱困的奋斗。当代作家、艺术家必须要有面向世界的开阔胸襟,以中国故事书写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命运与挑战。作家、艺术家历来得时代风气之先,把中国故事与人类的根本性困境联系起来,以故事幻想、发问和探究,才能使中国故事的建构与地球上不同角落的人们忧喜相关、休戚与共。

讲故事有一条主旨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回归人性、挖掘人性,从人性最核心最隐秘之处,探寻人类精神的奥秘。讲述获得世界认同的中国故事,就要注重基于人类人性层面来思考问题,不单要注意选取受政治、地区、人种等因素影响较小的题材,找到跨文化传播中最普遍的共性,在创作中突出“人”的价值,捕捉“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律动,充分体现个体的价值精神,以及充分利用细节与接受者建立关联,而且还要注重在亘古不变的人类共同情感、在探索人性深层次的优点与缺陷上下功夫,以期让中国故事共通性的最大化得以实现。比如,中国作家麦家的小说《风声》《解密》《暗算》等在国际上很受欢迎,就在于作家善于挖掘人性和破译人的精神世界密码。

(摘编自梁鸿鹰《讲好中国故事:当代文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材料二:

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外传播面临的重要课题。

统筹全局,创新传播理念,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当前,我国对外传播工作顶层规划相对不足,话语体系滞后,经常被西方媒体抢先甚至牵着鼻子走,有时显得非常被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使中国在世界话语体系竞争中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媒体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主动作为,积极进行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国际战略布局;加快对外传播的议题设置和规划工作,赢得广泛认同,进而占领引导舆论的制高点和“发球权”。

创新表达方式,提高业务本领,强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既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也要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既要有道,也要有术。这就要求新闻媒体练好内功,主动提升全球媒介沟通和传播能力,加强对国外不同受众习惯和特点的研究,以融通中外的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

弹好“钢琴”,积极拓展公共传播新路径。媒体外交、民间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已成为新的话语平台。应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全面、及时、权威地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应组建官方与民间相结合、境内与境外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传播矩阵”,弹好“钢琴”,发出中国好声音。

(摘编自郑少忠《讲好中国故事,既要“敢讲”又要“善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好中国故事势必要让其能多角度提出和回答宇宙观等层面的问题,多层次展现中国人面向全人类的坚守和胸怀。
B.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传达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诉求、价值实现,还要传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而恒久的价值理念。
C.讲好中国故事只要注重基于人类人性层面来思考问题,注重人类共性,深度探索人性,就能最大限度实现共通性。
D.讲好中国故事要求媒体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路,练好内功,提升能力,加强研究,融通中外,发出中国声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了学者刘梦溪的话,从纵横两个维度阐述了价值理念既应具有恒久意义,适用于任何时代;又应具有普遍意义,可以互相阐释。
B.材料一对当下文艺作品讲述的中国故事给予了客观评价,既批判了网络文学都缺少真正的恒久价值,又举例肯定了一些作家善于挖掘人性。
C.材料一把“人类共同体生活的根源”比作“泉眼”,其根源正在于自由个体心性对身处其中的人类生存困境的真切体验和竭力脱困的奋斗。
D.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结构是基本相同的,都先总体上提出论述话题,然后再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总分结构中套嵌着并列结构。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一所述“讲好中国故事”价值内涵的一项是(       
A.《西行漫记》一书,向世界展现了冲破重重封锁的中国工农红军形象以及革命根据地的面貌,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故事。
B.《三体》讲述了外来三体文明将要入侵地球、占领地球的故事,反映整个宇宙文明状况会怎样,会有怎样的道德体系,涉及外星人入侵、高科技危害甚至社会女性化等未来议题。
C.《我诞生在中国》选取大熊猫、金丝猴和雪豹等几个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家庭的故事,在展示中国美好自然风光的同时,形象阐释了“天人合一”“阴阳互生”等中华文化深刻内涵。
D.《清史稿》中记载了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的林守仁进京赶考,却客死京城。他的妻子王氏办完林守仁的丧事,给女儿做了一双鞋,然后回到卧室自尽,宣扬了中国节妇的故事。
4.两则材料都对讲好中国故事进行论述,论述的角度和重心有何不同?
5.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焕钊在文艺评论中说:“影片《万里归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分析样本。”请结合材料一对影片讲述的中国故事加以分析。

作为首部将中国外交官撤侨故事搬上银幕的电影,《万里归途》讲述的是努米亚共和国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因故滞留努米亚,后由于老同事章宁中枪牺牲,他临危受命前往协助撤侨。在任务顺利结束后,却因还有一批被困交战区失联的同胞等待救出,宗大伟在迫切渴望回国与亲人团聚和冒险营救同胞的矛盾挣扎中,最终选择逆行进入战区,凭借智慧与勇气,寻找并带领同胞穿越战火和荒漠,从反叛军的枪口下带领同胞归家的故事。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经验或活动过程中,这一过程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这一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体的显性教育课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体现育人方向和宗旨。其他课程作为隐性课程,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要潜移默化地渗透育人价值,必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其他课程的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课程思政”的指导作用。

“课程思政”理念下,各类课程都有其亟待挖掘的价值元素。学生学习多学科知识,旨在通过达到对人类之知的整体认识,形成素质底蕴。这就要求教授的学科知识应是内在整合的、完整的,这样才能实现育人的整体效应。基于此,“课程思政”中教师不仅要系统而科学地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建立知识与人、与生活多向度的交融关系。

价值问题是推动“课程思政”绕不开的本源问题。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要选择正确的价值维度。首先,“课程思政”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的关系。知识导向不能没有价值作支撑,失去了价值导向就会失去人才培养的方向。其次,“课程思政”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技能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以德为统领,重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塑造,对文化知识,体育精神、审美情操和健全人格等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全面发展要注重个性培养,在全面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再次,“课程思政”应正确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主导性和课程丰富多样性的关系。既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有所侧重,使主导性与多样性紧密结合。

“课程思政”以课程为平台,旨在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科间育人价值的勾连,实现课堂内外的联动,实现多学科教师的相互配合,达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的育人价值的聚焦,育德才兼备的当代青年学生,只有“课程思政”成为塑造学生心灵的一门学问,课程才能真正体现出育人本质。

(摘编自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有删改)

材料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工作格局等举措,为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好“大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遵循。

“蒙以养正,圣功也。”思政课的价值在于培根铸魂,开好“大思政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当前迫切需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实质上是办好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和格局再拓展。

从实践看,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大思政课”是破解当前思政课建设突出问题的有效路径,我们必须善用之、常用之,不断增强铸魂育人实效。从建设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再到建构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工作方案》着手整合思政课资源、推动综合改革、完善教学内容,为的就是以全方位系统化部署激活社会“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大能量”。

中国航天员为“天宫课堂”担任“太空教师”,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建设者、科研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代表在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大思政课”上共同讲述冬奥故事……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必须聚焦“课程”属性,坚持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积极开发现场教学课程和资源。只有方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多样,师资更加庞大,“大思政课”才能取得大效果,收获大反响。

讲好用好“大思政课”,必须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抓好落实执行,确保“大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全面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一定能让“大思政课”发挥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功效,激励广大学子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摘编自鲁阳《以全社会之力开好“大思政课”》,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思政”理念要求要把除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作为隐性课程,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与思政课相统一,不能与其背向而行。
B.“课程思政”理念下,不论是专业技能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引领,都呈现出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C.讲好用好“大思政课”,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目标有着内在的关联性,能够充分体现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
D.课堂教学是落实“大思政课”的主要渠道,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也会对“大思政课”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如何让思政课发挥更高的教育效能,在具体举措上都关注到了各种学科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B.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应立足学科的特殊性,改革专业课程话语体系,找准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契合点,推动二者的有机融合。
C.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学科的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紧密关联。知识导向是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科的支柱,而价值导向则为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D.目前,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应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围绕“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教学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和规划。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语文课教师在课上适时讲述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求新知,鼓励学生传承科学家科研报国的奉献精神。
B.截至2021年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较2018年增加5万多人。
C.学校教育以培养“面向高科技”人才为目标,注重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科特点,进行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和规划。
D.“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4.语文课也是“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育理念已被人们广泛认可与积极实践。请结合两则材料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5.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大思政课”的良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08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二:

“工匠精神”,虽然是一个舶来词,但其精神内核长久地流传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回望中华文明史,可谓凝聚了历朝历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蠹》提到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正是出于这种朴素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益求精,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字眼,至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和提升,他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和阐述:“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匠人们“躲进小楼成一统”,在斗室内潜心钻研技艺,貌似与现实世界脱节,实际上他们却是改变世界的主要力量。
B.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并不是倡导每个人都成为工匠,而是让人人践行工匠精神来为中国建设强筋健骨、凝神铸魂。
C.华夏大国工匠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
D.精益求精,是传统手工业质量和品质的保证,亦是当代工业质量至上、品质取胜市场风尚的内在追求,被延伸到多个领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述工匠精神,材料一重在探究其意义和内涵,材料二重在探究其形成的历史渊源。
B.材料一第一段层层递进,先破后立,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和价值。
C.材料二第三段在论证官方和民间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和尊重时,都采用了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
D.材料一说理清晰,逻辑严密,富有气势;材料二事例丰富,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A.艾爱国在焊工车间50多年,攻克400多项技术难关,改进100多项焊接工艺。
B.工程师陈亮刻苦攻关,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之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60。
C.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反复斟酌才完成《红楼梦》前八十回文稿。
D.钟芳蓉高考成绩特别优异,却不顾热议,坚定选择了北京大学的“冷门”考古专业。
4.工匠精神中的“精益求精”,在我国经历怎样的演变才逐渐定型?请根据材料二进行概括。
5.新时代,我们该如何践行工匠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网络文学爆发式增长的过程看,网络文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网络文学进入的门槛低,许多网文作者初期是兼职,以网络文学作为“斜杠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技术进步使文字的载体成本降到非常之低,文字变得越来越“不经济了”,也让文学越来越草根化三是网文作者和阅读平台的重点关注都是商业收益,带来的价值导向主要集中于阅读、订阅、收藏的数量上。这些都与传统文学有很大不同。

面对网络文学的“野蛮式生长”,亟待建立评论体系和评价标准,以推进网络文学的主流化、精品化。但我们看到的现状堪忧,在文艺评论家协会,对于传统文学具有完整的评论体系,而网络文学几乎没有太多关注。在大部分高校,相关专业老师还是觉得雅俗不搭界,除了个别老师有所关注外,高校学术圈对于网络文学还是比较轻视。而网络作家群体由于面对外部环境的质疑,就更少去公开评价同行作品。网民读者发表的有关作品评论又普遍质量不高,更多的只是简单的推书介绍。于是,网络文学的评价无法摆脱商业市场的诱惑,依然盯着大IP和爆款作品一窝蜂地进行模仿复制写作。

《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指出,网络文学评论研究仍然薄弱∶缺乏权威、公正、有影响力的评论阵地,研究手段有待进一步丰富符合网络文学传播和受众特点的评论方式尚未形成缺乏全国性官方网络文学奖项,难以有效引导创作,影响网络文学作品的经典化进程。

(摘编自何早阳《网络文学评论体系的建设不能再仅仅交给市场》)

材料二:

网络文学不仅仅是文学,它不仅在垂直领域自成一家,而且已成为泛文娱领域创作的重要生产资料。作为当代重要的文艺景观之一,网络文学以虚拟性、互动性和跨界衍生能力,一直游离于文学内外。中国古典文论、西方文论等经典理论话语显然很难对网络文学进行令人满意的解读和评价。若从“有趣、有戏、有料、有道”四个价值维度建立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或可建构一个相对粗略,但也许更简单、更有效的评价体系。

“有趣”也即网络文学的阅读价值。这是网络文学基本的创作要求和基础价值。在价值观正确的前提下,做到“好看”“有趣”,网文作品基本就能登堂入室。怎样才能算“有趣”?不外乎是在人物设置、情节编制、语言生动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愉悦和满足。“有趣”的网络文学以爽感满足了一定受众的休闲欲望,这是网络文学大家族繁荣的基础。

“有戏”指的是网络文学的IP价值。在“有趣”的前提下,如果能做到“有戏”,这就是常规意义上的IP了。IP价值指的是网文在影视动漫、游戏改编、周边开发等关联和衍生产业链上的价值潜力。这一价值是建立在网文的类型故事和故事的类型融合创新基础上的,如果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故事结构、类型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即在跨文本生产上改编具备潜在的改编和演绎空间,即具备了通常意义上的IP价值。"有戏"的网文,在人物关系营造和剧情冲突设计上匠心独运。

“有料”指的是网络文学的认识价值,是比“有戏”更高层级的价值。网络文学以超大规模和庞杂的内容,在历史讲述、现实反映、时代记录、社会关切、未来想象的诸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料”不仅仅是指网络文学可以作为泛文娱产业的改编资料和再生产材料,更在于优秀网络文学可以有利于凝聚人心、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并通过"出海"承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跨文化传播使命。

“有道”指的是网络文学的艺术价值或审美价值,这是网文的最高价值,也就是经典价值。18世纪英国批评家萨缪尔·约翰逊说过∶“莎士比亚的剧作,按照严格的意义和文学批评的范畴来说,既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作;它表现普通人性的真实状态,既有善,也有恶,亦喜亦悲,而且错综复杂,变化无穷。”与莎士比亚剧作艺术高度比肩的,如《红楼梦》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等世界文学名著,具有超越“时代、种族、环境”的能量。好的网络文学作品是类型文的标尺套不住的,作家写作的意义和价值也超越了类型文的范畴,这样的作品未必是商业成绩最好的,却是最有经典性指向的。

网络文学的创作将是“年轻态”并且长期处于发展之中,而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和鉴赏批评也必然需要不断引进新方法、新观念。唯有如此,网络文学才能在经典化的大道上跨界发展,成为文化强国建设和文化输出的重要原动力。

(摘编自李安《看待网络文学的四个维度》)

材料三:

网络小说《庆余年》讲述了一个患有重度“肌无力”症的现代青年范慎,“穿越”到数万年以后重启文明的人类世界,在一个叫作“庆国”的王朝以“范闲”的身份重获新生,并搅动这一“后人类时空”社会秩序的故事。《庆余年》穿越+科幻的类型在题材上具有稀缺性和典型性,塑造了形象鲜明且富于变化的人物群像谱系,在现代意识与数万年以后的思想的碰撞中,传达出符合当代人情感倾向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小说《庆余年》已被改编为电视剧和网游,并入选了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中国网络文学IP影响榜等多个榜单。

(摘编自鲍远福《<庆余年>的现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获取商业利益,网络文学的阅读、订阅、收藏的数量增长成为网文作者和阅读平台的主要追求。
B.网络文学具有虚拟性、互动性和跨界衍生能力,是当代一直游离于文学内外的重要文艺景观之一。
C.网络文学的IP价值是指以网文的类型故事为基础,在影视动漫的相关衍生产业链上的价值潜力。
D.“有料”的网络文学不仅可以作为泛文娱产业的再生产材料,而且可以通过“出海”实现跨文化传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仅以市场主导网络文学评论体系建设,无益于网络文学主流化、精品化、经典化进程的推进。
B.“有戏”的网文在人物关系营造和剧情冲突设计上匠心独运,这是超越“有趣”的先决条件。
C.“有道”的网络文学能与《红楼梦》等世界文学名著比肩,既有最好的商业成绩,又有经典价值。
D.网络文学创作“年轻态”和长期处于发展之中推动了四个价值维度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建立。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对建立网络文学评论体系作用甚微的一项是(     
A.多所高校联合举办“网络文学评论现状与体系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
B.网络文学作家群体倡议建立“同行评议平台”,以便公开评价同行作品。
C.网络文学网站设立评论专栏,鼓励网民读者为爆款网文作品发表评论。
D.中国作家协会设立官方网络文学奖项,邀请权威专家评审优秀网文作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请试用材料二中的网络文学评论标准对材料三中的网络小说《庆余年》进行简要评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网络暴力,实际是一种舆论暴力。这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存在的。在没有互联网的社会,流言蜚语带来的伤害,同样不少见。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将这种扭曲的舆论力量前所未有地放大,它对个体的伤害,很多时候可能是“毁灭性”的。

网暴为何会如此流行?这方面的分析其实已经非常多。有人说,互联网的虚拟性,让一些人放弃了言论责任,从而导致“口不择言”的现象变得更多;还有分析说,在网络上输出语言暴力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他们在网上谩骂他人,实际是为了追求一种心理上的补偿。这些分析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同时也要看到,多数网暴者也就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线下可能同样是善解人意的,甚至,一些网暴本身还是打着“主持正义”的名号出现。这背后对应着的两种社会心理结构可能仍需要被重新认识。

其一,互联网的普及,或者说线上生活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丧失对“远方”及遥远的他者的共情,缺乏对“远方”世界的多元理解。这两年,社会学家项飙的“附近的消失”概念很火,它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只关心自己和更遥远的世界,而对自己所身处的环境缺乏应有的体认。但就网暴现象来说,可能很多人对于遥远世界的关心,也同样是有隔膜的。因为他们只是带着自己的固有偏见去“认识”远方的世界和人,而没有表现出该有的包容与共情。

其二,由部分网友正义感“爆棚”所制造的网暴,或许与现实中维护正义的力量没有让足够多的人产生信赖有关。作为个体,有正义感是好事。但是,当“正义感”在网络上集体输出,变成一种私刑,无疑就越过了界限。其带来的结果,不仅与正义无关,还制造了更多的伤害。

网暴流行的原因,总结起来,可能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互联网的传播介质特点,为网暴的输出提供了便利,并强化了网暴的“威力”;另一方面,它是真实世界的一种投射。换句话说,它发生在互联网上,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与真实的社会土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如何通过改造后者来实现对网暴的釜底抽薪,注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对人心的涵养,也有赖于现实治理的优化。

(节选自光明网《网暴频繁出现,我们该如何反思》)

材料二:

网络同心,文明同行。8月29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社会共建论坛在天津举办。有关政府主管部门、部分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平台负责同志,以及正能量网络名人、青年好网民代表等共同围绕论坛主题“争做网络文明使者共建网上精神家园”畅所欲言。

东风浩荡,无边波浪拍天来。30余载时光,曾经“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万里神州,现在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阔步迈进。今天的中国,网民规模突破10亿,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好,心情好,生活工作好。我们越发深刻认同于这个最朴素的道理:“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文明的网络世界,是人民之福、发展之要、时代之光。

网络文明,须凝聚“上善之力”。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同样也来自于一个风清气朗的互联网空间。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也是为党育人的重要载体。文明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说到底,来自于两个层面的努力:一是正面引导,二是负面纠偏。比如在今年网络文明大会上发布的《共建网络文明天津宣言》提及,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网络文明新格局”又比如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200万余条,处置账号13.4亿个,封禁主播7200余名,下架应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关闭网站3200余家。该引导的引导,该整治的整治,网络生态环境自然气清景明起来。

网络文明,须倡导“共享共建”。文明不是一触而就的,更不是可以突击完成的。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需要的是朝夕之功、春秋之力,需要的是韧性和坚持。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网络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建立、健全,依法治网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网络安全法到数据安全法、再到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陆续出台,网络文明的基座越筑越稳。共建文明环境、共享文明新风——对于亿万网民来说,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争做新时代好网民;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重信守诺、科技向善,践行社会责任;对于网络社会组织来说,健全规范、自律互律,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人人争当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网络素养的培育者、网络诚信的践行者、网络文明的弘扬者,逐渐把“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将“最大流量”转为“最大能量”。

键盘间有星辰大海,鼠标上有日月山河。就像网友说的,每一个代码背后,都有一场跨山越海的奔赴。是的,2022年的中国互联网,成长许多、勇毅许多。天朗气清、风清气正,是人民对网上家园的美好向往。网聚正能量、共画同心圆,是时代对网络强国建设的深情呼唤。有专家认为,新时代中国网络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为净化全球网络环境、修复全球网络生态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为深入推进全球网络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而其实,这智慧、力量和方案,恰是新赶考路上全球命运共同体共振之频率、共鸣之和弦。

(节选自中国青年网《2022,奔赴网络文明的星辰大海》)

材料三: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创造了新的社会交往空间,不仅改变了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给公共事务治理带来重要变化。近年来,城市基层治理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互联网+党群”“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居民”等服务平台,实行在线办事,兼有信息采集、利益表达、民意征集功能,提高了政府效率,便利了公众参与,增进了社会福祉。随着智能感知技术的普及应用,一些城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开发了多样化的系统平台和应用终端,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

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把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根本目的。“互联网+”属于一种技术治理路径,将技术治理嵌入公共治理过程,目的在于依靠科技赋能,及时识别、回应并解决问题,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技术治理具有天然的工具理性导向,然而,过于强调技术因素则会忽略人的价值。引入技术治理需要重视人的价值,注重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在基层治理中,以人为本具有明确的价值规定性,就是要关注人的需求,坚持为民服务,及时识别基层问题,协调相关责任主体有效解决问题。

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需要秉持公众参与的价值导向,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构建社区论坛,支持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从政社互动的视角看,互联网技术扩展了居民参与、需求表达和监督行政的渠道。借助社区APP等应用软件,居民可随时提出服务需求,并在第一时间传递给相关责任主体。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公共部门只能对共同需求作出回应。基层治理需要基于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分工,合理界定公共部门的职责边界,做到政府有为而不越位,不能凡事都由政府包办。

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需要坚持协商民主的价值导向,通过议事机制来增进利益协调。基层治理主体包括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行动者,各自的利益诉求具有差异性,基层治理需要运用协商民主机制,围绕普遍关注的民生实事和重要事项,构建集体论坛,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各方在论坛中表达诉求,同时也倾听他人意见,在对话中调整各自偏好,在互动中增进共识,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进而组织集体行动。

(节选自人民论坛《“互联网+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行动路径》)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的虚拟性,让网民放弃了言论责任,他们变得不再善解人意,常常打着“主持正义”的旗号,口不择言,在网络上输出语言暴力。
B.今天的中国,网民规模突破10亿,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是我们的福祉。
C.网络文明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的是朝夕之功、春秋之力,需要的是韧性和坚持。
D.“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把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根本目的,一方面需要技术治理,同时也需要重视人的价值,注重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为流言蜚语创造了温床,使得越来越多的个体受到伤害,这些伤害很多时候可能是“毁灭性”的。
B.多数网暴者也就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线下可能同样是善解人意的,甚至,一些网暴本身还是打着“主持正义”的名号出现。如果不幸遭遇网暴,可以点燃网民的“正义感”,使之在网络上集体输出。
C.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说到底,来自于两个层面的努力:一是正面引导,二是负面纠偏。
D.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需要坚持协商民主的价值导向,通过议事机制来增进利益协调;参与议事各方只需要维护自身利益,不必考虑其他方面的建议。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用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田家庵区城管局便民服务窗口,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B.工商管理部门严抓网红直播间卖货,坚决不让假货进入市场。
C.政府网站开通政务公开栏目。
D.光明村,通过网调为修建公路集思广益。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读了上面的三则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奔赴网络文明的星辰大海”。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2022-11-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0月10日通报,9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4例,其中本土病例373例。当前,全国疫情仍然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点,国内还有一批中高风险区,防控任务艰巨繁重。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深刻认识到“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继续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是一场大考。疫情防得住,经济才能稳得住,人民生活才能平平安安,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平稳健康。必须清醒看到,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加上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风险加大,一旦形成规模性反弹,疫情蔓延势必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最终付出的代价会更高,损失会更大。

坚持动态清零,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让我们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实践来看,正是因为坚持动态清零,我们才保证了极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以及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如果算总账,我们的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疫情防控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动态清零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是现阶段我国及时控制疫情的最佳选择。

衡量一种病毒是否严重,将传播率和致病率两者相乘,是一个重要指标。奥密克戎的传播力远大于流感和此前的新冠病毒毒株,且部分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的免疫逃逸能力出现明显增强,对老年人和基础病人群仍具较大威胁。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老年人群体数量多,如果选择“躺平”,疫情蔓延开来势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更严重损失,其所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难以估量。

应该看到,动态清零并不是追求完全零感染,而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既不让新冠病毒在疫情发生地流行,也防止病毒传播扩散到其他区域。这意味着,一方面我们不能放松防控,搞“一放了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惕过度防疫,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现象。坚持动态清零,必须不断提高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水平。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有的地方优化布局核酸采样点,设立电子地图,让群众方便查询和就近采样;有的地方根据流调结果,科学划定中高风险地区和管控风险人群;有的地方建立“1+N”群众诉求排忧解难平台专班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回应解决群众诉求……各地实践启示我们,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防控工作才是真正有力度,也才会更有成效。

与疫情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是实力的较量,也是意志的比拼。当前,全球疫情仍起伏反复,我国外防输入压力不断增大。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时因地因势不断优化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既是秉承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基本要求,也是遵循科学规律、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选择。

(摘编自人民日报《“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10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数已超6.18亿例,死亡病例数超653万例,今年以来全球死亡病例数已超百万例。当前全球疫情仍在高位流行,病毒仍在不断变异,这深刻警示我们,“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坚持动态清零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疫情失控造成巨大损失。

衡量一种大流行疾病的危害程度,群体的视角最为重要。截至9月28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种人数占老年人口的比例为86.26%,还有相当部分老年人尚未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加上相当数量的儿童和有禁忌症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疫苗接种率尚未形成足以抵抗重症和死亡的屏障。一旦放松疫情防控,势必会在短期内造成大量人群被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死亡病例,造成医疗资源挤兑,让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从实践看,正因为坚持动态清零,我们才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卫生健康事业各项指标持续优化。能够取得这一成绩,科学有力的疫情防控功不可没。实践充分证明,动态清零符合国情、符合科学、有效可行,坚持动态清零实质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躺平”没有出路,消极防疫后果严重。据报道,日本在“躺平”后遭遇感染病例激增潮。日本厚生劳动省前不久发布消息称,全国病床使用率居高不下,还出现了很多急救送医困难以及医护人员缺勤的情况,多地医疗系统严重承压。美国由于放任新冠病毒传播,导致累计死亡病例数超过103万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较前一年缩短近1岁,这是该项数据连续第二年下降,新冠疫情是首要原因。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报道,目前美国有近2400万成年人患有新冠长期后遗症,其中81%的人在日常活动时存在困难。

从科学角度而言,“躺平”增加了新的变异毒株出现的风险。新冠病毒变异和进化存在不确定性,感染病例越多,新冠病毒变异的机会也就越多。放松防控将大幅提升病毒变异风险,而新的变异毒株出现后又可能带来新的传播风险和感染威胁。世界卫生组织前不久表示,预计未来仍将出现新的感染潮,各国须保持高度警惕。作为奥密克戎BA.5变异株衍生的第三代亚型,BF.7正在全球迅速传播。近日,我国已有多地检出BF.7变异株。相对于BA.4或者BA.5,BF.7的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代际间隔更短,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这警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事实上,一些国家选择“躺平”,采取“与病毒共存”政策,不是因为不想防控疫情,而是无法防控也没有能力防控。这些国家经过多种尝试后,找不到一种理想的控制新冠疫情策略,干脆选择“躺平”,这恰恰是由于前期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已经失去了动态清零的机会。一旦感染和死亡人数大幅上升,往往又会收紧防控策略。据报道,法国卫生部表示“不排除恢复在封闭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强制要求”;德国卫生部长劳特巴赫呼吁人们采取预防措施和接种疫苗,迎接秋冬季感染高峰。相比较而言,由于防控政策得当、措施有力,我国本土疫情状况总体上完全可以做到也能够实现动态清零。

(摘编自人民日报《 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防住了,经济就能稳住,人民生活就能平平安安,社会发展就能平稳健康。
B.现阶段我国实行的防疫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综合社会成本,是及时控制疫情的不二选择。
C.放松防控,甚至“一放了之”,或者过度防疫,一封了之,都不符合动态清零的防疫要求。
D.动态清零,秉承科学精神,符合国情,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必然选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量一种大流行疾病的危害程度,群体的视角最为重要,所以必须从保护老人和儿童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
B.“躺平”增加新的变异毒株出现的风险,新的变异毒株又带来新的传播风险和感染威胁,如此,出现新的感染潮恐难避免。
C.一些国家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政策,并非初始就没有能力防控疫情,恰恰是由于前期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疫情蔓延后就干脆“躺平”。
D.疫情并未远去,“躺平”没有出路,坚持动态清零、科学精准、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才能牢牢守住不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底线。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科学防疫行为的一项是(     
A.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B.外防疫情输入,内防疫情反弹。
C.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检测。
D.不单纯追求社会面完全零感染。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试比较中外两种不同防疫政策的结果。
2022-11-2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宜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以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作品,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给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作用。阅读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中国古代文学创造了一个审美的世界,古代的优秀作家们不仅拥有高超的审美鉴赏力,更有高超的审美创造力,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

在古代文学家们看来,审美创造的最高境界是得意而忘言,所谓“但见情性,不睹文字”。他们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具体的语言文字,究竟如何才能创造出最高的审美境界?他们认为,言是文学手段,意是文学目的,文学手段固然重要,但不能因为手段重要而忽略了目的重要。一方面要通过手段到达目的,一方面又要通过否定手段来强化目的。对创作者而言,文学创作最终呈现的美,不是“言”这个手段之美,而是“意”这个作品之美。对接受者而言,要领悟到这个美、这个意,就要披文入情,唯意是求,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之美而忘记了“意”这个根本之美。

因此,当作家创造出文学作品之后,当读者开始全身心地关注作品之美而完全忽略了文学手段之美时,文学作品的审美创造才真正全部实现,这样的文学审美创造才是成功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文学手段只有充分否定了自己,才能实现文学作品之美,对手段否定的越彻底,对作品的创造就越成功。这是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智慧与审美创造观,其思想渊源依然要追溯到儒道两家的文辞观与言意观中,所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显然,言与意的审美智慧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辩证思维方式。

滋味与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审美范畴,它是从文学品鉴与接受的角度,对文学文本审美感受的高度概括,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与西方美学不同,“味”这个词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并不专指感官的味觉或嗅觉,而是指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基础上,感官愉悦与审美、精神愉悦的共同感受。在古代文学家们看来,五官的感觉是相通的,感官的享受与精神的享受也是彼此相融的。“滋味”说反映了中华民族注重体验,注重经验,注重整体宏观感受的审美思维方式。说到底,就是心与物,情与景,境与意不分彼此的完全交融,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王夫之《唐诗评选》),这与西方文学创作推崇的典型论大相径庭,是有着中华民族思维特色的审美智慧。

(摘编自康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颖达认为“诗言志”和“诗缘情”的观点是一致的,情志都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B.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还有提升人格境界的教育作用。
C.古代文学家既想借“言”达到“得意”目的,又想通过“忘言”来强化“得意”目的。
D.言与意的审美智慧与审美创造观,其思想渊源要追溯到儒道两家的文辞观与言意观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论及古代文学的“审美”问题,都采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但二者的论证结构并不相同。
B.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反映作者有高超的审美鉴赏力,更具有高超的审美创造力,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
C.李、杜、苏、辛的作品所呈现的美,不在于作为手段的“言”之美,而在于民族特有的审美智慧的“意”之美。
D.古人论诗“但见情性,不睹文字”“得意而忘言”“意中有景,景中有意”,都包含着民族思维特色的审美智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滋味说”观点的一项是(     
A.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4.请结合材料二对下面苏东坡“击节称妙”的原因加以分析。

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一起论诗,苏东坡吟一句“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说不如改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吟诵玩味片刻,不禁击节称妙。

5.学校准备举办“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如果你是活动推介人,请依据两则材料列出推介词的要点。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