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5 道试题
1 . 某校课外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
温度(℃)
光照强度
浇水量
盆底排水孔
1号
20
充足
适量
不堵
2号
20
黑暗
适量
不堵
3号
0
充足
适量
不堵
4号
20
较暗
适量
不堵
5号
20
较暗
大量
堵死
6号
20
较暗
不浇水
不堵

(1)该小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3号花盆组合的实验变量是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在遗传上的优点表现在     
(3)马铃薯生长发育状况最差、最早死亡的会是几号花盆?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存在的缺陷在哪里?     
2 . 下图是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验证实验,据图和操作回答下列各题。

①把盆栽牵牛花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取植株同一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装置处理见图甲。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8小时。
③分别将A、B、C的导管伸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三个盛石灰水的容器未画出,瓶内石灰水的浓度及量都相同),打开阀门,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④取下三个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⑤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1)将植株暗处理的目的是                       
(2)观察甲装置,你认为                 不能构成对照实验。
(3)步骤③中,B、C瓶中挤出的气体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同学分析其原因不同,B中的原因是瓶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              
(4)步骤⑤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            瓶内的叶片。
(5)该实验验证了                                                
2016-11-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湖北建始县景阳镇清江中学八年级会考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11-12七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3 . 在动物实验中,正确设置对照组不容易。例如,要选择20个完全相似的动物,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就比较困难。那么,进行这种实验时,你认为下列哪种方法最合理?
A.从20个动物中,选出两个相似的动物,一个作为实验组,一个作为对照组
B.将这20个动物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个,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
C.将这20个动物分成10对,每对相似,一个放在实验组,一个放在对照组
D.将这20个动物放在一组,先进行实验处理,然后恢复原状观察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调查活动步骤正确的是( )
A.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B.设计调查路线→分组→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C.分组→设计调查路线→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D.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整理→归类→调查记录
6 . 某同学在生物老师指导下进行了“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实验小组的江玲玲同学选用了两套培养皿,她的目的主要是( )
A.分别采集两种环境中的标本
B.设置对照,并在两种环境中培养
C.采集同一环境中的标本,在不同环境中培养
D.设置对照,且实验和对照组要在同一环境中培养
7 . 小明爸爸说“在我小的时候,田埂、地头有很多的蚯蚓,可是现在蚯蚓越来越少了.”小明想蚯蚓为什么越来越少呢?会不会是施了农药的原因呢?

(1)你觉得要探究清楚这个问题,应该设计          的土壤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2)蚯蚓的身体呈     ,由许多     构成;辨别蚯蚓前后端的明显标志是     
(3)蚯蚓之所以要保持湿润的体壁,主要是因为     ,蚯蚓常年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原因是     
(4)蚯蚓在局部一侧装有电极的T型迷宫内,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能够直接爬向无电极一侧的潮湿暗室.这是蚯蚓的     (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8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这一实验时,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等。并设计了如下图中甲乙两组装置,请回答:

(1)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_____,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2)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
(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光照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放入_____中隔水加热,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再滴碘液,观察叶色的变化。
(4)实验结果:变蓝的是_____装置内的叶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若把乙装置内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并将乙装置放在黑暗处,如果石灰水又变浑浊,则可以证明:_____
9 . 下列探究活动的哪一步属于提出问题( )
A.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一运动的白点
B.心想这是生物吗
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D.原来是草履虫
2016-11-18更新 | 201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