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所有的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命调职。…… 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

材料三:“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时期的形势图?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改革?根据材料,概括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照抄原文不得分)
(3)材料三指的是哪一历史局面?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
2021-07-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于商末周初B.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C.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争和社会动荡,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治世良方?

材料二   下列内容与一位山东籍历史文化名人有关,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与材料二相关的山东籍历史文化名人是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观察三幅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材料三   要认真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2021-04-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此观点认为百家争鸣
A.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B.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
D.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5 .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子动荡与巨变之中,大动荡、大变革、大思想、大科技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其中,大思想指的是(       
A.诸侯争霸B.铁器牛耕C.社会转型D.百家争鸣
6 . 社会转型往往引发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创造力的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

——费正清


(1)材料一中提到的“时期”是哪一时期?

材料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战国时期,强大的地方诸侯国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2)据材料二的描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利与弊。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3)材料三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三写出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

材料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自《战国策》


(4)材料一中“商君治秦”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事件?“诸侯畏惧”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各诸侯国的结局如何?
2021-03-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关于先秦诸子研究性学习的部分资料表,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二   孔子正是在这个历史条件下删修六艺,为中华民族保存了《诗》《书》《乐》《易》《礼》《春秋》等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孔子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最伟大的文化人。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赵吉惠《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2)材料二中“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孔子作为“中国第一个最伟大的文化人”创立什么学派?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

材料三   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1-02-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济南市历下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此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之间相互批驳又相互影响,这一思想繁荣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由此可以看出
A.社会变革推动思想繁荣B.百家争鸣推动社会进步
C.百家争鸣导致时局动荡D.社会变革导致诸侯混战
2021-02-24更新 | 460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它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刘老师以“百家思想照耀古今”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探究。请你完成相关内容。
【探究一】追根溯源

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也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


(1)据材料回答,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二】锐意改革

(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商鞅变法的特点。并简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探究三】正本清源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3)依据材料,指出董仲舒的思想核心,并分析其主要历史作用
【探究四】传承文明
现代社会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坚持德治与法治统一,自律与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根据材料指出,在继承古代治国思想的基础上,你认为当今我国应采用怎样的治国方略?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2021-02-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高密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材料二: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和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图中的人物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在治理国家方面,孟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材料四: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的开场舞《千年之约》将多种古老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把观众带回到了千年前那个见证丝绸之路畅通繁荣的地方。


(4)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021-02-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