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与这一说法相符的史实是(     
A.灿烂的青铜文明B.先进的铁器时代
C.繁荣的百家争鸣D.图强的变法改革
2 . 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下图是关于哪一知识点的梳理(     
A.科学技术发达B.百家争鸣出现C.地方书院兴起D.儒家学派形成
3 .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许多历史人物对思想文化活动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班固《汉书艺文志》


(1)你认为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2)材料二中,中国古代文化遭受到的第二次“厄运”是指什么?

材料三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3)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作者分别怎样评价董仲舒?
(4)结合材料二、三,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材料四   其实佛教是一个极广泛的称呼,也可以说是印度带来的文化,渗透到中国的思想,文学,美术,建筑,科技和民俗各方面的一个概称。它一方面需要与中国固有的信仰不发生根本的冲突,才能两者相折中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在这条件下,它也就无孔不入。

——倪端《历史的主角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5)请结合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说明佛教怎样“渗透到中国的美术、建筑”。
(6)通过对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哪些认识?
2022-08-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A.推崇西周制度B.支持兼并战争C.解决社会问题D.追求精神自由
2022-06-20更新 | 1592次组卷 | 5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小明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在笔记中写下了“青铜文化”“分封制”“铁器牛耕”“百家争鸣”等词,请问小明同学正在研究的是(     
A.史前时代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6 . 某校初三年级三班同学就“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明信片设计活动:写出下图明信片设计稿反映的主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影响。

(2)同学们在梳理知识点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们完成A、B、C、D处的内容。
时间历史事件核心思想倡导者
14---16世纪文艺复兴A但丁、达·芬奇
17-—18世纪B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伏尔泰、孟德斯鸠
19世纪末辛亥革命三民主义C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D陈独秀等
(3)请写出知识卡片中提到的“新文化运动”有何积极作用?
(4)依据所学知识,请你简要分析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022-04-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五四学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办私学后人们思想解放B.夏桀实行暴政引起人民不满
C.西周灭掉殷商后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2022-04-18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A.青铜制造业发展B.铁犁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C.步兵成为军队主体D.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2022-04-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这段材料描述了“诸子百家”产生的(     
A.内容B.性质C.影响D.背景
1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先人治国思想】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材料一中的“子”是谁?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材料一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古代治国方略】

材料二:(秦朝)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十批判书》


(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3)材料三反映出了西汉哪位皇帝接受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该皇帝还在哪里兴办太学?

【现代治国理念】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4)依据材料四指出现代化国家的治国理念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2022-03-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