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王国维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事业,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以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材料四: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材料一中的“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上哪一历史时期的什么重要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
(3)材料三反映了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4)材料四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思想学说?代表人物是?
2 . 古希腊城邦时期形成了米利都学派、智者学派等众多思想流派,还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思想家,形成文化繁荣局面,对后世欧洲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与此相近的局面是(       
A.春秋时期私学出现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C.西汉时期独尊儒术D.两宋时期重文轻武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源泉。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学派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庄子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

材料二   自古书契(文书)多编以付简,其用缣帛(绢类的丝织物)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破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从此没有不跟着使用的),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宦者列传》

材料三   ……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夸大好的方面),不隐恶(不隐瞒坏的方面),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历中上各学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什么局面?
(2)根据材料二指出,蔡伦采用了哪些原材料造纸?简述“蔡侯纸”制作的优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不虚美,不隐恶”是对司马迁哪部著作的评价?该著作具有怎样的史学地位?
(4)材料四中的书法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2022-01-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样顺其自然、无私无畏地治理,国家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如果立法严厉明确,犯了法就像跌进这深谷,必死无疑,就没人敢犯法了,地方还有什么不能平治的呢?
先亲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推及到仁爱百姓。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了一个绝大的影响。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广少奎《中国教育活动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请任选一幅图,列举出该图反映的学派的名称、代表人物及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在教育方面留下了哪些“绝大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思想变革出现的重要意义。
2021-12-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A历史试题
5 .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秦的暴政,人民怨声载道B.私学的兴起,社会上有学问的人越来越多
C.分封制的实行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2021-12-17更新 | 264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下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2021-11-20更新 | 619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它是
A.炎黄联盟B.国人暴动C.百家争鸣D.焚书坑儒
9 .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百家争鸣:古代思想文化的高峰B.铁犁牛耕:社会经济趋于崩溃
C.春秋争霸:加强了周天子的王权D.战国变法:推动分封制的发展
10 . 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为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文化;秦汉以后,文化逐渐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材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     
A.博大精深B.在继承中发展C.兼容并蓄D.多元一体
2021-05-14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师大附中集团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