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有哪些?(任举一例)
(2)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材料三中的“他”是谁?这一措施有什么影响?
2020-07-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说:能够帮助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孟的学说。

材料二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1)依据材料一,汤恩比认为唯一能够解决当今世界问题的是什么?其创立者是谁?请结合其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来印证汤恩比的判断。
(2)庄子是哪一思想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由谁创立?其创立者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材料二是如何评价庄子的?他所处的时期在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何种现象?
2020-05-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偃师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和论辩。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
C.兼并战争D.民族融合
2020-02-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把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览表填写完整(写出表格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                    
学派姓名历史地位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创始人春秋晚期后人整理成《论语》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
广收门徒;创办私学;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孟子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孟子》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反过捕,按令伐
老子创始人春秋晚期《道德经》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相互转化
代表人物战国时期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墨家

创始人

战国时期

            /
主张“兼爱”,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韩非代表人物战国末期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孙武兵家鼻祖春秋晚期《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①  ,②  ,③  ,④  ,⑤  
(2)结合历史背景,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3)哪一种学说对当时统治者最有用?请说明理由。
2020-02-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王国维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事业,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1)材料中的“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上哪一历史时期的什么重要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指的是他在教育上的什么举措?在治理国家方而,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根据材料三概括“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条件是什么?为维系社会秩序,同时期的荀子还提出了什么主张?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今天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
7 . 秦国任用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进行变法,得以统一六国;汉初遵循道家“无为”思想成就了“文景之治”;汉武帝“独尊儒术”,巩固了汉朝的统一。由此可见,战国时期的百家学说(  )
A.主张基本一致B.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C.都是绝对正确D.起源于私学的兴盛
2019-07-04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乡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A)历史试题
8 . 下列思想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
A.封建政治与儒学的结合B.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C.儒家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D.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
2019-04-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在调节父子关系时,要求父子之间要互相尊重。父亲要儿子讲孝道,也就应当以慈爱对待儿子。儿子不愿父亲对他不慈,他就要以孝来对待父亲。以此为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据此可知,该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阴阳家

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支配了中国两千余年,对许多东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有过重要的影响,同时对欧洲的思想文化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百度》

材料二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孔子在当时提出了怎样的治国方略(政治主张)?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农业生产领域的变化导致了哪一新兴阶级势力的增强?

(3)结合战国时期历史背景,列举材料三中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举出3个)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并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各举一件史实对该观点加以证明。

2019-02-1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平顶山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