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一一孔子

材料二: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1)从材料一中看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创立了什么学派?他的言论收集在什么作品里?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023-02-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在当今中国人的主流思想文化观念中,既有儒家的“济世”和“中庸”,道家的“变通”和“隐忍”,又有墨家的“兼爱”和“节俭”,还有法家的“法治”和“一统”。由此可见,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基础的是(     
A.问鼎中原B.尊崇儒术C.百家争鸣D.尊王攘夷
3 .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把战国时期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当时出现了(     
A.社会剧烈动荡B.诸侯竞相改革C.百家争鸣局面D.农工商业繁荣
4 . 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整理“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百家争鸣”、“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些信息反映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关系的发展D.大变革时代
2022-11-18更新 | 352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争霸形势图》

材料二


图1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2 统一文字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


(1)材料一图中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2)材料二图1中文字被称为什么?根据图2结合知识写出统一文字的重要历史意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百家争鸣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2022-08-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长垣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东晋《汉书·董仲舒传》“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解读:汉武帝时期,亚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材料三   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班固《汉书艺文志》


请回答
(1)根根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孔子宣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白马寺和青城山分别是什么宗教建筑?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教育措施和目的。
(3)材料三中,你认为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和学习,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哪些理解和认识?
2022-07-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有一项发明既能体现“变废为宝”的理念,又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

材料三   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材料四   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能够反映当时历史的特征。



(1)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哪一学派的思想?
(2)材料二中“变废为宝”的发明是什么?为这项发明成果的使用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3)材料三中,图一中的文字最早发现于什么时候?图二中秦朝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的字体被称为什么?
(4)材料四中的两幅壁画反映了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哪一历史特征?
2022-07-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A.推崇西周制度B.支持兼并战争C.解决社会问题D.追求精神自由
2022-06-20更新 | 1593次组卷 | 56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纷纷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以下有关搭配不正确的是(     
A.老子——道家——“无为而治”
B.墨子——墨家——“兼爱”“非攻”
C.孟子——儒家——“以德治国”
D.韩非子——法家——“依法治国”
2022-04-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B)历史试题
10 . 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奠过于汉唐”。秦朝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司马迁史学成就B.佛教兴盛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D.书法兴起
2022-03-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