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9 道试题
1 . 创新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   

【道路创新】

材料二

                   

【理论创新】

材料三   “(这本书)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

——加里斯特·琼斯

(1)材料一中的两种政治制度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他们分别对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比较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2)解读材料二中的两幅地图,分析中俄两国在革命道路选择上的差异。
(3)材料三中“这本书”指的是什么?它的出版有何意义?
2024-05-11更新 | 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材料一   在地方上,秦实行①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汉初,曾在各地分封了一批诸侯王,诸侯国与中央形成了严重的对抗,以至演变为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听命于朝廷,诸侯王的行政权被剥夺。同时,颁布②,解决了地方势力过大的问题。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说说两项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

材料二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代朝廷统摄节制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产生了影响。在边疆地区,元朝实行屯田制度,使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传入边疆地区,同时,棉花及棉纺织技术等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也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到中原,进一步丰富了汉族的物质生活。元朝将书院纳入了官学体系,下令“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

材料三   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

——摘编自赵毅《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和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4-05-11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历代王朝在治国理政方面都做出了大胆的尝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秦始皇对地方管理制定的制度有何影响?

材料二   西汉时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了扭转这一局势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如图所示

(3)材料三图示反映了唐朝在政治上实行哪一制度?

材料四   宋初统治者削弱相权,以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材料四中的“宋初统治者”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来为“掌控财权”在地方设置了什么官职?

材料五   在中央,分别设立掌管全国行政事务、全国军事事务、监察事务的机构……其他地区设置10个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材料五反映的元朝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什么制度?请分别举出元朝在台湾地区和清朝在西藏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或官职的名称。
(6)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治国理政方针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2024-05-11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五四学制)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都城见证一个王朝的辉煌与沧桑,谱写一座城市的文化与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5世纪初中国放弃了因长江之利而对航海开放的南京,却定鼎北京,作为一个经济世界,庞大的中国无可挽回地完成了中心的转移。在某种意义上,它背离了应用大海之便开展经济和扩展影响的方针……不管这一选择出于有意或许无意,它一定具有决定性作用。正是这个时分,中国在抢夺世界权杖的竞赛中输了一局。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三   都城的选址在整个国家宏观视角下,既是地理选择,也是政治选择,而将所有选择原则归结到一点,就是保证长治久安。长治久安的内涵不仅在政治上号令全国、文化上拥有根基、经济上保障供给、军事上实现自保,均在其中。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都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15世纪初迁都北京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迁都的世界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古都洛阳为例,说明定都于此的原因。
2024-05-11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九年级历史一模试卷
5 .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国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认同溯源】

材料一: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秦朝,“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中外历史纲要》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到秦朝才有“中国”这个具体概念?举例说明秦朝如何管理“它的土地、人民”?

材料二:元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为加强管辖,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中国”管理追踪】

材料三:

(3)据材料三判断图一中A和图二中B分别代表什么朝代。AB两个朝代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分别在a、b两地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
【史料分享】

材料四:

图一:汉代讲经图
此为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讲学画像砖。侧面反映了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尊崇儒学的态度及对后世的影响。

图二:北魏陶俑
琴是中原传统乐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琴乐渐为北朝社会接受,在雅集、宴饮等场合均可见到。

图三:达赖金印
此为雍正二年清世宗颁发给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的金印,说明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4)综合材料四及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能够缔造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4-05-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6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些诗句反映的现象与哪个朝代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探究二经济篇
(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战国时期,哪一项重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使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隋朝开通的大运河中心在何处?对当时的社会有何影响?
探究三科技文化篇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唐代和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
探究四感悟篇
(6)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得到哪些启示?
2024-05-09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秦朝统一的货币与文字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第三个环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体现的是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这项措施的实施有何作用?

材料四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经济政策"指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2024-05-0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中华文明的灿烂星河中,有无数闪耀着时代光辉的杰出人物,谱写下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奠基】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舟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禹王亭
(1)写出材料中“平定蚩尤乱”的事件名称。“禹王”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族联盟的首领?材料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黄金时代”是指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
【制度开创】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2)图中制度的创立者是谁?据图说说他在地方上开创了什么制度?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的“新经济政策”包括哪些措施。
【医学发展】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4)请写出东汉时全面阐述中医理论的著作名称。图片人物分别有何重大贡献?
【精神传承】
孽子孤臣一稚儒,
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
确保台湾入版图。

——张学良

滕城烈,台庄会战英雄血。英雄血,敌尸逾万,李公英杰。

——邓新诚《忆秦娥》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5)诗中称赞的民族英雄有何历史功绩?写出词中战役的名称。材料中毛泽东分析的是哪场战争?战争中的中国军人获得了怎样的美誉?
2024-04-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贡献了独特的“大一统”理念,这一理念已延续三千多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一统”之说是由董仲舒(前 179—前104)提出的,用以概括《春秋》一书的思想主旨。董仲舒认为,国家需要统一法令制度,而要实现法令制度的统一,还需要统一思想。思想的纷杂不一,会使得民众无所遵从。

——摘自学习强国

材料三 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1912年元旦发布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1)观察材料一中《秦朝形势图》和《清朝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议一议,秦朝的建立和清朝对边疆治理的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三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董仲舒选择了哪家学说作为国家统一的思想? 推行这一思想的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三中 1912年元旦发布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明确宣示了怎样的愿望?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大一统”理念的认识。
2024-04-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中外历史上不同的国家针对不同的形式进行了创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政治制度】

材料一   

图一 秦朝政治制度体系示意图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图一体系,秦朝首创了怎样的国家体制?写出材料一中“第五大发明”正式确立的人物及标志。

【边疆治理】

材料二   图二是元朝形势图。

(2)从图中看出AB两地已经纳入元朝版图,请说明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   如图。

     

图三 班禅金印                                                          图四 伊犁将军府
(3)材料三反映出清政府加强对什么地区的有效管理?并写出清政府有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经济制度】

材料四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4)指出材料四中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四指出这种“试验性疗法”的实质。
2024-04-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