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如图,在△ABC中,AC=BC,∠ACB=,点DBC延长线上,连接AD,过BBEAD,垂足为E,交AC于点F,连接CE.

(1)求证: CF=CD
(2)求证:
(3)探究线段AEBECE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17-08-14更新 | 13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2 . 已知直线y=x+b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D在x轴正半轴,且OD=6,点C,M是线段OD的三等分点(点C在点M的左侧)

(1)若直线AB经过点(4,6)
①求直线AB的解析式;
②求点M到直线AB的距离;
(2)若点Q在x轴上方的直线AB上,且∠CQD是锐角,试探究: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符合条件的点Q,使得sin∠CQD=?若存在,求出b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6-12-06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中考适应性数学试卷
3 . 定义:底与腰的比是的等腰三角形叫做黄金等腰三角形.
如图,已知ABC中,AB=BC,∠C=36°,BA1平分∠ABC交AC于A1

(1)=AA1•A C;
(2)探究:ABC是否为黄金等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提示:此处不妨设AC=1)
(3)应用:已知AC=a,作A1B1∥AB交BC于B1,B1A2平分∠A1B1C交AC于A2,作A2B2∥AB交B2,B2A3平分∠A2B2C交AC于A3,作A3B3∥AB交BC于B3,…,依此规律操作下去,用含a,n的代数式表示An﹣1An.(n为大于1的整数,直接回答,不必说明理由)
2016-12-06更新 | 1384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南平卷)数学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
小明遇到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D中,点E是边BC的中点,点F是线段AE上一点,BF的延长线交射线CD于点G.如果,求的值.

他的做法是:过点E作EH∥AB交BG于点H,则可以得到△BAF∽△HEF.
请你回答:(1)AB和EH的数量关系为 ,CG和EH的数量关系为 ,的值为 .
(2)如图(2),在原题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那么的值为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请你参考小明的方法继续探究: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DC∥AB,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AE和BD相交于点F. 如果,那么的值为 (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5 . 已知AB 是半圆O 的直径,点C 在半圆O 上.
(1)如图1,若AC=3,CAB=30°,求半圆O 的半径;
(2)如图2,M 的中点,E 是直径AB 上一点,AM 分别交CEBC 于点FD;过点F FGAB 交边BC 于点G,若ACE CEB 相似,请探究以点D 为圆心,GB 长为半径的⊙D 与直线A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6 . 数学活动课上,小颖同学用两块完全一样的透明等腰直角三角板ABC、DEF进行探究活动.
操作:使点D落在线段AB的中点处并使DF过点C(如图1),然后将其绕点D顺时针旋转,直至点E落在AC的延长线上时结束操作,在此过程中,线段DE与AC或其延长线交于点K,线段BC与DF相交于点G(如图2,3).
探究1:在图2中,求证:△ADK∽△BGD.
探究2:在图2中,求证:KD平分∠AKG.
探究3:
①在图3中,KD仍平分∠AKG吗?若平分,请加以证明;若不平分,请说明理由.
②在以上操作过程中,若设AC=BC=8,KG=x,△DKG的面积为y,请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7 . 在Rt△ACB和△AEF中,∠ACB=∠AEF=90°,若点P是BF的中点,连接PC,PE.
特殊发现:
如图1,若点E、F分别落在边AB,AC上,则结论:PC=PE成立(不要求证明).
问题探究:
把图1中的△AEF绕点A顺时针旋转.
(1)如图2,若点E落在边CA的延长线上,则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如图3,若点F落在边AB上,则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记=k,当k为何值时,△CPE总是等边三角形?(请直接写出后的值,不必说)
2016-12-06更新 | 7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莆田卷)数学
8 . 四边形ABCD中,点E是AB的中点,F是AD边上的动点.连结DE、CF.
(1)若四边形ABCD是矩形,AD=12,CD=10,如图(1)所示.

①请直接写出AE的长度;
②当DE⊥CF时,试求出CF长度.
(2)如图(2),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E与CF相交于点P.
探究:当∠B与∠PC满足什么关系时,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9 . 已知: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O,E是OC上的一点,过点A作AG⊥BE于点G,AG、BD交于点F.

(1)如图1,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求证:OE=OF;
(2)如图2,若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120°.探究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若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α,且AC⊥BD.结合上面的活动经验,探究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为                      (直接写出答案).
2016-12-05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市中考适应性数学试卷
10 . (1)问题探究
数学课上,李老师给出以下命题,要求加以证明.
如图1,在△ABC中,M为BC的中点,且MA=BC,求证∠BAC=90°.
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得到以下证明思路:
思路一 直接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思路二 延长AM到D使DM=MA,连接DB,DC,利用矩形的知识…
思路三 以BC为直径作圆,利用圆的知识…
思路四…
请选择一种方法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2)结论应用
李老师要求同学们很好地理解(1)中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直接运用(1)命题的结论完成以下两道题:
①如图2,线段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A,C,点D在⊙O上,且∠DAB=30°,OA=a,OB=2a,求证:直线BD是⊙O的切线;
②如图3,△ABC中,M为BC的中点,BD⊥AC于D,E在AB边上,且EM=DM,连接DE,CE,如果∠A=60°,请求出△ADE与△ABC面积的比值.
2016-12-05更新 | 14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漳州卷)数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