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75 道试题
1 .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如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1)当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ON时,发现反射光线逐渐______法线ON
(2)若将右半边纸板向后弯折,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______,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3)实验中能从多个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路,是因为光线在纸板上发生______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4)实验中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______前15cm处,再取一支与a大小______的未点燃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使之与蜡烛a的像______,此时b的位置就是蜡烛a______的位置;
(5)将蜡烛a逐渐靠近镜面,所成像将______镜面,所成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若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则在光屏上______接收到像,说明所成像是______像;
(7)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进行实验探究,目的是______
2024-01-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小东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使用薄半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透明平板玻璃,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从_________(选填“前”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_______所成的像;
②再拿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多个角度看上去都跟蜡烛A的像________,在蜡烛A、蜡烛B和透明玻璃下方做好标记;
③将蜡烛A靠近玻璃时,仿照步骤②再至少做5次实验;
④用_________测出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u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v,记入数据表格;
(3)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此时,人________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以上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
2024-01-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实验中选择平板玻璃而不选择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
(2)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选择______(选填“厚”或“薄”)的平板玻璃,在较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3)实验中选取两个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关系;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应该在蜡烛______(A/B)这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小明加大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在物理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多次测量。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______(选填字母符号)。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度,进行测量
B.“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被测物体的长度
2024-01-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4 . 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实验时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 ___________
(2)小明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将所选玻璃板垂直于桌面放在白纸中央,沿玻璃板 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表面在白纸上面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人眼从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同时也能看到蜡烛B的原理是 ___________;小明通过移动蜡烛B,观察到蜡烛B会在某一位置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强整理器材时将图丙的白纸沿玻璃板位置对折后,用一枚细针分别在A1A2A3处扎眼,打开白纸,发现B1B2B3处也有了针眼,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 ___________(选填“A”或“B”)。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2024-01-0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5 .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______。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小红想用家里的梳妆镜来实验,同桌小明告诉她不能用梳妆镜进行实验,因为______
(3)若在棋子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能/不能)呈现出像;实验时小明发现棋子A的像较暗,很难使棋子B与之重合,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棋子A的像,这样操作_____(选填“好”或“不好”);
(4)小红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如图乙所示),观察到两个像,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她按照图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距u/cm

4.2

5.0

6.8

10.0

像距v/cm

3.7

4.5

6.3

9.5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______(选填“物距”或“像距”)测量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cm。
2024-01-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6 . 小红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她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3)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4)当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它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将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红在图乙所示的白纸上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下列实验中与她多次实验的目的不同的是______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B.用刻度尺测橡皮的长度     
C.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6)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红分析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7)小红在A蜡烛烛焰的像处放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
(8)如图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成像在a   
B.成像在b   
C.成像在c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2024-01-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甲所示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选取两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小红按照图乙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分别测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到镜面的距离/cm

像到镜面的距离/cm

1

3.2

3.2

2

7.1

7.2

3

10.9

10.9

①由数据可得出结论:在误差范围内,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
②实验中,移去替代蜡烛在A处成像的等大蜡烛并放置一光屏,若出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024-01-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物理试题
8 .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实验中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能透光,既能成像,又便于确定像的 ___________
(2)小明如果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 ___________cm,才能与A的像再次完全重合;
(3)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像与物体大小 ___________;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 ___________,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___________
(4)如图2中的 A'B'是物体AB经过平面镜M后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__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垂直立在白纸上
(1)小丽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2)小丽把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说明物与像的___________;这里应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3)用一本书挡在玻璃板和B之间,小宇在书上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观察到A的像,这是因为此像是玻璃板反射而形成的 ___________像;
(4)在玻璃板所在的平面内向左移动玻璃板,则A的像相对蜡烛A ___________(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静止”)。
2024-01-0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__________放置在方格纸上;
(2)实验时,使用两个相同的棋子,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__关系;
(3)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棋子B与棋子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__________,此时,棋子B的位置就是棋子A的像的位置。将光屏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从光屏上不能直接观察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
(4)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并记录棋子A的像的位置,用__________测出每次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分析数据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5.50

8.00

10.20

12.00

15.10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5.50

8.10

10.20

12.10

15.10

2024-01-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