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14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航天器重复用往返太空更便捷

20228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其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及空间科学实验,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

②航天器的可重复使用技术是国际航天领域的焦点之一,也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一步作为前沿航天技术,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不仅可以降本增效,而且有望让太空旅游成为可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是指可以重复使用、能够迅速穿越大气层、自由往返于地球表面与太空之间、运送乘员和有效载荷的航天器,也可以指较长时间在轨停留和机动、完成各种任务的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推进飞行器、行星着陆器、航天飞机等。

20231214日,中国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在此之前,中国曾分别于202094日和202285日发射过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其中,2022年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成功返回地球,标志着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④可重复使用也是运载火箭发展的必经之路,将成为人类大规模进出空间的重要途径。【甲】近年来,中国在一次性运载火箭的技术基础上开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相关技术攻关,取得了积极进展。

⑤【乙】随着进出空间规模需求的快速增长,一次性运载火箭在发射成本、履约周期和产能需求等方面均面临巨大挑战,发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⑥综合来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在发射成本和发射频次上相比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具有明显优势,是实现天地往返运输等大规模、低成本进出空间运输系统的重要途径。

⑦在民营航天领域,中国航天企业近年来也相继开发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不久前,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垂直返回技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首次飞行试验,该火箭是中国首款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以液氧甲烷为燃料。朱雀三号箭体直径4.5米,一子级设计复用次数不少于20次,具备一箭多星、平板堆叠卫星集群发射的能力。朱雀三号贮箱结构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发射成本相较一次性使用火箭可降低80%至90%。

⑧【丙】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技术特征,能满足未来廉价。自由进出空间的发展需求。除了向空间站等系统补充人员和物资之外,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还可以搭载乘客,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效的太空旅行。

⑨未来,在太空旅行过程中,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动力系统沿用火箭发动机,起飞阶段就像火箭发射一样,爬升到距地球约100多公里的亚轨道上,停留约10分钟后,再依靠惯性像飞机一样返回地球,水平着陆。整个过程大约30分钟,全程都按照预定程序:全自动飞行。游客不用穿宇航服,甚至可以带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像航天员一样在舱内飘来飘去,透过窗户从太空眺望地球。

⑩可重复使用、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是未来航天器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在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发展方面还存在许多挑战。同时,维持航天器在轨期间的电力来源也需要先进的太阳能电池板或其他能够在太空中可靠运行的发电系统等。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首款以液氧甲烷为燃料的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
B.近年来,我国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相关技术攻关取得了积极进展,运载火箭走可重复使用道路是必然趋势。
C.文章中的加点词语“在此之前”“不少于”分别限制了时间和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D.当前,在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发展方面依旧存在挑战,但未来可重复使用、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将是航天器的重要发展方向。
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链接材料中的内容放在文中【甲】【乙】【丙】哪一处更合适?为什么?
【链接材料】

一次性运载火箭是人类长期进入空间的主要运输方式,为什么要发展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

4.学校举办航天科普活动,你作为科普小组成员,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解说词,向同学们介绍“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特点。
2024-06-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个人犯错或退缩时,常常有千百种借口,而执着进取只需要一个理由,我喜欢做这件事”“我想证明自己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2024-06-0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3 . 作文。

老北京的春节弥散着鞭炮带来的烟火气,腊八粥升腾起缕缕诱人的香气,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写尽思念的苦涩,孟郊在《游子吟》中道出母爱的甜蜜……人生百味,学会细品,方得成长。

请以“记忆中的那种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2024-06-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4 . 文学作品常常塑造一些勇于面对自己、努力改变境遇的女性形象。下列名著中的人物不属于这类形象的是(     
A.《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B.《艾青诗选》中的大堰河
C.《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达雅
2024-06-0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在春天的唱词

①江汉平原的燕子比炊烟飞得远,炊烟只往一个方向飞,燕子可以飞往任何方向。

②六岁以前,父母带着我借住在一户张姓人家里。张家是黄陂人,一家三口,有三间红瓦房。户主张爹爹是生产队里的屠户,因此他家中总是若有若无地飘荡着几丝荤腥气。老家江沿湾是个大村湾,里头还套着几个小村湾。我们借住的张家在前湾,亦称黄陂湾,整齐的红瓦房里住着清一色的黄陂移民。因此,与我童年的乡音产生碰撞最多的并不是原汁原味的汉阳土话,而是旁逸钭出的黄陂口音。

③一年之中,老家至少有八九个月的时间可以看到燕子它们在赭红色的屋顶上盘旋,那叫声听起来仿佛带着些许黄陂口音。隔壁刘家有个小妹,是我唯一的玩伴,她喜欢唱样板戏。刚听她用黄陂腔唱完一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我就觉得那些燕子的叫声,至少被她抢走了一半,我也会扯起嗓子,用汉阳乡土调高唱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这时我才会觉得,燕子的另一半叫声被我夺了回来。

④张家屋前横着一条水沟,一排枫杨树,把我童年的视野固定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由于少有玩伴,燕子就成了最能吸引我的事物。可我不明白:它们在这家做窝,在那家做,窝,为什么不在张家做窝呢?

⑤六岁那年,我被送到爷爷、奶奶身边寄养。他们住在离黄陂湾不远的土墩上,那里有一栋青砖青瓦的老屋,屋顶上散发着久远的乡土气息。老屋有一间正房、一间厢房和一间后房,整栋屋子仅正面墙上有一扇小窗。

⑥年久失修的墙面有多处裂纹,墙头和瓦缝里摇曳着几株蒿草老屋远不如张家的红瓦房宽敞,就连炊烟也显得格外蓬松,有时还会倒灌进来,呛得人直流眼泪。然而,就是这样一栋破旧的屋子,其大门右侧的墙壁上居然挂着一个完整的燕子窝!尽管燕子早已飞离,可这个空空的燕子窝还是让我兴奋不已。

⑦我很快就适应了老屋里的生活,春天也很快就搭着柳条上的暖风跟了过来。春风呵出来的每一口暖气,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老屋。先是墙脚缝里的苔藓有了越来越明显的绿意,接着是后门口的桃树,每根枝上的花蕾都兴奋地鼓起了腮帮子。

⑧我不止一次站在板凳上隔窗眺望,幻想着借助木框去定格窗外,窥探门前的小树林里还有哪些树木正在蠢蠢欲动,而小树林呢,里头总会响起杂乱而又有趣的乌鸣,让我的脑子一阵阵膨胀,好像随时会有什么新奇的事情蹦出来。

⑨老屋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呢,它还赐予了我好几个左邻右舍的小伙伴:我和他们用汉阳话互问互答,我从黄陂湾带来的孤独感很快被一扫而空我能感觉到,我在老屋门前奔跑的速度,比我在张家门前要快许多。

⑩那一年,老屋又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燕子回来了!它们是吹着口哨,突然冲进屋里的。两只燕子同时落在去年的旧巢上,衔回了春风一样的歌谣:叽叽叽叽咕,叽叽叽叽哩……我正听得入迷,奶奶从厨房里走出来,笑眯眯地问我:你晓得燕子唱的是什么歌吗?唱的是——不吃你的谷,不吃你的米,只在你的屋里做窝……我认真听了几遍,越听越觉得像,越听越觉得奶奶说的正是燕子唱的。

⑪我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兴奋,索性跑到屋外,在门前的苦楝树下手舞足蹈,模仿着燕子唱起来:不吃你的谷,不吃你的米,只在你的屋里做窝……那个春天,我把燕子的歌谣翻唱了不止一千遍。

⑫那是我在老屋度过的第一个春天,它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从那以后,凡是从燕子嘴里吐出的唱词,都可以被我随口翻译。

1.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燕子的活动“我”的活动
六岁以前在赭红色的屋顶上盘旋,歌唱____________
六岁那年早已飞离,只留下空空的燕子窝____________
那一年____________跑到屋外,模仿燕子唱起来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先是墙脚缝里的苔藓有了越来越明显的绿意,接着是后门口的桃树,每根枝上的花蕾都兴奋地鼓起了腮帮子。
3.有人认为,删去第⑫段并不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
4.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题目“燕子在春天的唱词”的作用。
2024-06-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刘挺卿,刘慎虚,姿容秀拔。九岁属文,上书,召见,拜童子郎。性高古,脱势利,啸傲风尘。后欲卜隐庐阜,不果。交游多山僧道侣。为诗情幽兴远,思雅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

卢鸿,博学,善八分书,工诗,兼画山水树石。开元初,玄宗备礼征再三。鸿遂至东都,谒见不拜。宰相问状,答曰:礼者,忠信所薄。臣敢以忠信见帝。召升内殿,置酒。拜谏议大夫固辞复下诏许还山

(节选自《唐才子传》)

【注释】①脱:放任,不拘束。②庐阜:庐山。③八分书:一种书法。
1.“后欲卜隐庐阜,不果”中的“果”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拜 谏 议 大 夫 固 辞 复 下 诏 许 还 山。
3.文中所写两人,你更欣赏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2024-06-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诸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文学家欧阳修,字_________,号醉翁。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佳木而繁阴(美丽)B.者胜(下棋)
C.树林阴(遮盖)D.觥交错(酒筹)
3.第三段主要描绘了哪四个场景?
4.作者在结尾部分才道出自己的身份姓名,其用意何在?
5.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琴、一局棋、一醉翁。根据本文内容简要谈谈作者的性格特点。
2024-06-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正月十五,春光融融、艳阳高照,①中华大地处处张灯结彩。时尚的街区热闹起来,②静默的小村沸腾起来。群众盛装齐聚,忸怩作态,猜灯谜、看舞龙、观舞狮、品元宵,体验节日民俗,欣赏吉祥文物,在浓浓春意中不以为然地开启了新一年的幸福美好。欢快的锣鼓声发人深省,舞龙灯、耍狮子、扭秧歌、打腰鼓□各种民俗表演纷至沓来,③一招一式逼迫群众和游客掌声不断,喝彩连连。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春光融(lóng)B.腾(fèi)C.元(xiāo)D.彩连连(hē)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忸怩作态B.不以为然C.发人深省D.纷至沓来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幸福美好”“时尚的街区”的短语类型不同。
B.文中“□”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省略号。
C.“热闹”“静默”“锣鼓”词性相同。
D.我国的节日大多都有相应的民俗,如春节吃饺子,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
2024-06-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
9 . “殷殷报国之志,拳拳爱国之心”,爱国是古典诗歌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下面表格是•小华同学关于爱国诗词的辑录和批注,请你阅读,并填入相应的古诗词名句。
爱国古诗词辑录
出处名句相关批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虽年迈却不服老,令人钦佩。
文天祥《过零丁洋》

(2)?留取丹心照汗青。

铁血丹心,绝不变节,拳拳爱国心,跃然纸上。
杜牧《泊秦淮》

(3)

借歌女之事,辛辣讽刺,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之情。
龚自珍《己亥杂诗》

(4)

虽已辞官离京,却仍心系朝廷。以花为喻,意象高洁,胸襟开阔。
2024-06-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一篇散文中对两棵枯死的水蜜桃树发出了这样的拷问:真奇怪,这些果树是同时播种,长在同一片土地上,受到相同的照顾,品种也都一样,为什么有的冬天以后就活不过来呢?经过思考,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想到,人世里的波折其实也和果树一样。有时候,面临冬天的肃杀,那些懦弱的人,就不能等到春天,只有永远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地过冬,才能在经历严寒之后还能满树繁叶,然后结出比剪枝以前更好的果实。然后,他对自己说:跨过去,春天不远了,我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
②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③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校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