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因此常用在缺乏空气的场合,如矿井、坑道、潜水、宇宙飞船等,以供呼吸应急用。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模拟过氧化钠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解中作供氧剂。
已知:A中分液漏斗盛放试剂为2.00mol/L盐酸、B中盛放试剂为饱和溶液,C中盛放试剂为过氧化钠,D中盛放试剂为足量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欲精确配制100mL2.00mol/L盐酸,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
A.量筒B.托盘天平C.胶头滴管D.100mL容量瓶
(2)A是实验室中制取的装置,锥形瓶中盛放试剂是________
A.B.C.D.
(3)B中盛放的饱和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A.鉴别HClB.除去HClC.鉴别D.除去
(4)C中发生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________
A.只升高B.只降低
C.既有升高,又有降低D.既不升高,也不降低
(5)下列关于试管F中收集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可以用分解制取B.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其某种同素异形体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6)某同学对部分相关知识梳理的思维导图如下所示,其中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AB.BC.CD.D
2023-06-14更新 | 3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2 . X、Y、Z、W、Q、R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最小,Y是形成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Z是短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A.第二周期IA族B.第三周期ⅡA族
C.第二周期IVA族D.第三周期IVA族
(2)Z与R形成的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
A.红色B.黄色C.绿色D.紫色
(3)W、Q、R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A.R>Q>WB.W>R>QC.Q>R>WD.W>Q>R
(4)已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Q>Y,则元素Q、Y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
A.Q>YB.Q=YC.Q<YD.无法判断
(5)下列各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
A.X和QB.X和YC.Y和QD.Z和R
(6)元素X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是3,则该核素的中子数是_______
A.1B.2C.3D.4
2023-06-14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3 . “匹伐他汀钙(M)”是一种用来降低胆固醇的新型他汀类药物,因其使用剂量小,耐受性好,安全性高被称为“超级他汀类药物(Superstatin)”,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进入取代基与苯环相连的位置有显著影响,是邻、对位定位基团,-COOH是间位定位基团。
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分子式为_______,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不能将反应1和反应2顺序颠倒的原因为_______
(4)G含有3个六元环,1mol的G转化成H需要脱去2mol水,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5)酸性: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6)若X的分子式比Q少2个C原子和4个H原子,则满足以下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i.无环状结构
ii.能发生银镜反应
iii.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3:1:1,则该结构简式为_______
2022-12-29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三双基考试化学试题
4 .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合成硫酸中重要的一步,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作用下的催化氧化历程如图所示反应

①的活化能为,反应②的活化能为,则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当(不参与反应)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10%、15%和75%时,在压强为下,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②在550℃、条件下进行反应。平衡时,若转化率为α,则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用含α和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写单位)
(3)以为基础固硫材料,探究复合不同的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催化的转化效率(用单位时间转化率表示)如图所示:

①仅使用而不使用催化剂获得的X线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同温度下,三种催化剂中催化剂效率最低
b.温度越高一定越有利于催化剂催化效率的提升
c.同温同压下,使用复合催化剂有利于提高的平衡产率
d.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历程,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实现加快反应速率
(4)某催化氧化生成反应的速率方程为:,根据表中数据,γ=_______
实验V
1mnpq
22mnp2q
3mn0.1p10q
4m2np1.414q
(5)利用反应既可消除污染又可以制备,将含有尾气和一定比例的空气通入悬浊液中,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测得溶液中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导致溶液中的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2022-12-29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三双基考试化学试题
5 . 连二亚硫酸钠()广泛用于纺织、印染、造纸等行业,因其使用时对织物的损伤很小,故又称“保险粉”。
I.制备
锌粉法是最早应用于工业生产连二亚硫酸钠的方法,其制备原理及装置如下: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
步骤2:打开仪器a的活塞,向装置C中通入一段时间,发生反应:
步骤3:打开仪器c的活塞滴加稍过量的NaOH溶液使装置C中溶液的pH处在8.2~10.5之间,发生反应
步骤4:过滤,将滤液经“一系列操作”可获得

已知: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
的化学性质相似。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d的名称为_______
(2)装置B(单向阀)的作用为_______
(3)一系列操作包括盐析、过滤、脱水、洗涤、干燥等操作,其中洗涤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
A.乙醇B.NaOH溶液C.水D.浓硫酸
(4)步骤3需控制溶液的pH在8.2~10.5之间,其原因为_______
II.含量的测定
称取2.0g制得的产品溶于冷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mol/L碱性标准溶液滴定,选择合适指示剂,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分别为19.98mL、20.90mL、20.02mL。
(5)是一种比较弱的氧化剂,能将氧化为,自身被还原为,滴定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6)选择指示剂时,指示剂的条件电位要在滴定突跃电位之间,本实验滴定突跃范围为0.01V~0.38V,根据下表,可选择_______为指示剂。
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条件电位颜色变化
提示剂条件电位(V)还原态氧化态
亚甲基蓝0.36无色蓝色
二苯胺0.76无色紫色
二苯胺磺酸钠0.84无色紫红
邻苯氨基苯甲酸0.89无色紫红
(7)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杂质不参与反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22-12-29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三双基考试化学试题
6 . 钪(Sc)是一种重要且价格昂贵的稀土金属,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超导等领域。从赤泥(含有Sc2O3、Al2O3、Fe2O3、TiO2等)中回收钪,同时生产聚合硫酸铁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Sc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_______
(2)在酸浸赤泥的后续萃取分离过程中,Fe3+与Sc3+会发生共萃而进入有机相,从而使后续分离难度加大,经探究温度、硫酸浓度与铁、钪的浸出率及分离系数(钪的浸出率和铁的浸出率比值)关系如下图所示,则酸浸的最佳浸出温度为_______℃,最佳硫酸浓度为_______mol/L。

(3)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有关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值如下表所示:
离子Fe2+Fe3+Al3+TiO2+
开始沉淀的pH7.01.93.00.3
完全沉淀的pH9.03.24.72.0
①已知TiO2和硫酸反应生成水溶性的TiO2+,则流程中TiO2+水解生成TiO2·xH2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试剂A常选用H2O2,写出其在生产、生活中可能的用途_______。(填一条即可)
③该工艺流程中引入“还原”与“氧化”这两个步骤的原因是_______
(4)含钪元素的微粒与lgc(F-)、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沉钪”时,溶液的pH=3,c(F-)=10-4 mol/L,则此时钪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填化学式)。

(5)“聚合”生成聚合硫酸铁铝AlFe(OH)2(SO4)2时,同时产生气体,该步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2-12-29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三双基考试化学试题
7 . 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对化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第ⅢA族B.第二周期第ⅣA族C.第三周期第ⅤA族D.第三周期第ⅥA族
(2)元素⑦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A.HClB.HClOC.D.
(3)元素⑤、⑥、⑧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⑤>⑥>⑧B.⑤>⑧>⑥C.⑧>⑤>⑥D.⑥>⑤>⑧
(4)下列各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的是     
A.②和④B.①和⑦C.③和⑥D.⑤和⑦
(5)元素②、③、④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④>③>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④>②>③
(6)元素⑥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元素⑥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⑥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C.元素⑥的氢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D.元素⑥的单质可与氧气发生反应
2022-07-10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7月份 ) 化学试题
8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之一,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实验室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的过程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为
A.坩埚B.圆底烧瓶C.分液漏斗D.天平
(2)该实验中所用容量瓶的规格是
A.50mLB.100mLC.250mLD.500mL
(3)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是
A.5.85gB.6gC.11gD.11.7g
(4)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瓶上除标有容积和刻度线外,还标有
A.温度B.压强C.酸式D.碱式
(5)如果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浓度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6)关于溶液配制过程,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B.玻璃棒用于搅拌和引流
C.烧杯和玻璃棒无需洗涤
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2022-07-10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7月份 ) 化学试题
9 .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工具。表中列出了①~⑩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一周期、第ⅣA族B.第二周期、第ⅣA族
C.第二周期、第ⅢA族D.第三周期、第ⅣA族
(2)元素⑦、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关系正确的是
A.⑦>⑩B.⑦=⑩C.⑦<⑩D.无法确定
(3)元素③、④、⑤、⑥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A.③B.④C.⑤D.⑥
(4)元素③、④、⑧、⑨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③B.④C.⑧D.⑨
(5)下列物质所含化学键类型与元素⑦、⑨形成的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B.HClC.D.
(6)下列关于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元素①的原子序数等于其核电荷数
C.元素⑦的单质常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D.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②
2022-07-1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7月份 ) 化学试题
10 . 化学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为检验反应的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基于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A.锥形瓶B.圆底烧瓶C.酒精灯D.分液漏斗
(2)在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
(3)装置②中的实验现象是白色粉末变蓝,这证明了产物中有
A.B.C.D.
(4)装置③中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性质是
A.酸性B.还原性C.氧化性D.漂白性
(5)装置④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A.吸收B.吸收C.吸收D.检验
(6)装置⑤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澄清石灰水变蓝B.澄清石灰水变红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澄清石灰水无现象
2022-07-10更新 | 4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1月份 ) 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