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绿矾(FeSO4·nH2O)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请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某绿矾中结晶水含量,按下图组装好仪器并检查气密性。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整个为装置A)称重,记为80.120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107.020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操作步骤为: 第一步: 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第二步:点燃酒精灯,小心加热;第三步:熄灭酒精灯 ;第四步:冷却到室温 ; 第五步:关闭K1和K2 第六步:称量A       。 请问: 第一步缓缓通入N2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95.320g。
③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n=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同学们查找资料可知,硫酸亚铁在高温下分解产物为Fe2O3 以及 SO2和SO3。为了验证硫酸亚铁分解的气体产物,将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强热充分反应后,管中残留固体为 _______ 色粉末。

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品红              b.NaOH                 c.BaCl2               d.浓硫酸             
(4)“严谨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科学精神”。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在上述32题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22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二模)
13-14高三上·上海黄浦·期末
2 . 纯碱是主要的化工原料,化学家发明了其不同的工业制法,其中法国化学家尼古拉斯·勒布朗早在1791年发明的工业合成碳酸钠的方法,简称勒布朗制碱法。该方法包括以下两个阶段:首先从原料氯化钠与浓硫酸在高温下的反应得到中间产物硫酸钠,然后通过硫酸钠与木炭和碳酸钙的反应来得到碳酸钠。各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aCl+H2SO4Na2SO4+2HCl↑
Na2SO4+2CNa2S+2CO2
Na2S+CaCO3Na2CO3+CaS
完成下列计算(计算过程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假设每一步反应物的量足够,反应完全,理论上每获得1kg纯度为80%的纯碱需要氯化钠的的质量是_________kg。
(2)步骤②碳单质过量时也同样可以反应获得Na2S,此时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其它条件不变,步骤②按此反应进行,每获得1kg纯度为80%的纯碱需要氯化钠的的质量是__________kg,此时消耗碳单质的量是原步骤②反应用碳量的____倍。
(3)通过定性分析,勒布朗制碱法获得的纯碱含有杂质CaCO3和CaS,为了测定产品纯度,取10g样品与稀硝酸反应,硫元素全部转化成淡黄色固体,称量其质量为0.16g,另取10g样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气体(忽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折算为标况下,体积为2.162L,计算求出该产品中Na2CO3的纯度。__________
(4)若除氯化钠和碳单质的量外,其它反应物足量,反应充分, 如果加入amol氯化钠时,生成的Na2CO3为yg,电子转移数为zmol,讨论分析当氯化钠与碳的物质的量之比x的值不同时,用函数式表示y和z的值是多少。
xyz

____
2016-12-09更新 | 13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3 .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制纯碱的中间产物,可用作膨松剂,制酸剂,灭火剂等。工业上用纯碱溶液碳酸化制取碳酸氢钠。
(1)某碳酸氢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称取该样品,用0.1000mol/L盐酸滴定,耗用盐酸20.00mL。若改用0.05618mol/L硫酸滴定,需用硫酸____________mL(保留两位小数)。
(2)某溶液组成如表一:
化合物Na2CO3NaHCO3NaCl
质量(kg)814.8400.397.3

问该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取出晶体后溶液组成如表二:
化合物Na2CO3NaHCO3NaCl
质量(kg)137.7428.897.3

计算析出的碳酸氢钠晶体的质量(保留1位小数)。____________
(3)将组成如表二的溶液加热,使碳酸氢钠部分分解,溶液中NaHCO3的质量由428.8kg降为400.3kg,补加适量碳酸钠,使溶液组成回到表一状态。计算补加的碳酸钠质量(保留1位小数)。____________
(4)某种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组成的晶体452kg溶于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44.8×103L(标准状况),获得纯的碳酸氢钠溶液,测得溶液中含碳酸氢钠504kg。通过计算确定该晶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4 . 氯化钠是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其晶体不带有结晶水,饱和食盐水也是实验室常用试剂。完成下列填空:
32.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离子和少量泥沙,某同学设计的提纯步骤依次为:溶解、过滤、加入沉淀剂、调pH、蒸发结晶。其中还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_
33.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检验阳极产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粗盐配制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则阴极区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4.氯碱厂称固体烧碱为“片碱”。用滴定法测定片碱中杂质Na2CO3含量的过程如下:
称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酚酞试液,用标准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再加甲基橙,继续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数据处理。实验中用于溶解片碱的蒸馏水必须事先煮沸一段时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用酚酞作指示剂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5.下列关于饱和食盐水的用途及装置设计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a.模拟工业制纯碱                         b.制乙酸乙酯实验中接受产物
c.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d.实验室制乙炔
36.在饱和食盐水中加入浓硫酸,会有大量固体析出。过滤、洗涤、得干燥固体。为确定该固体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测得溶液显中性;
②称取1.961 g固体于坩埚中加热,发现有水生成,继续加热至固体恒重,称量质量为1.331 g。判断固体已恒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1.331 g固体全部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干燥纯净沉淀1.165 g。则原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016-12-09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年第二学期高三(二模)化学试卷
5 . 化学学习中,有关物质性质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请阅读下列对应的内容,并按要求完成填空。
(1)实验室经常用烧杯进行性质实验研究,如图所示装置及下表中试剂,过一段时间实验1、2、3、4烧杯①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编号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
1淀粉碘化钾溶液浓硝酸
2酚酞溶液浓硫酸
3氯化铝溶液浓氨水
4湿润的红纸饱和氯水
(2)用下图装置:废铜屑制硝酸铜,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OH外,还有____(填写化学式)。

(3)浓氨水通常可以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及其相关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收集干燥的NH3,收集装置应选择(填装置序号)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②向浓CaCl2溶液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气体可制纳米级(粒子直径在1—10nm之间)碳酸钙,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下图是苯与溴发生反应并进行产物检验的反应装置:

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左低右高”的放置目的是____________,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
对于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有如下假设:
假设①: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单质硫。
假设②: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亚硫酸钠。
假设③: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钠。
为了探究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究竟有怎样的变化,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从试剂瓶中取出固体硫化钠样品,放在研钵中研碎。
②将研钵中的样品露置在空气中两天。
③从研钵中取出一药匙样品放在试管中,加入盐酸,试样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并放出大量气泡。
④立即加塞,用力振荡,产生浑浊,且气泡的量大大减少。
(5)解释加塞振荡后产生浑浊,且气泡大量减少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6)如果要验证③是否成立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6 . 钾是活泼的碱金属,钾和氧有氧化钾(K2O)、过氧化钾(K2O2)和超氧化钾(KO2)等多种化合物。
(1)钾和硝酸钾反应可制得K2O(10K+2KNO3→6K2O+N2),39.0g钾与10.1g硝酸钾充分反应生成K2O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某过氧化钾样品中氧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氧)为0.28,则样品中K2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用作供氧剂。13.2L(标准状况)CO2和KO2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8.8L (标准状况),计算反应消耗的KO2的质量________
(4)KO2加热至600℃部分分解得到产物A。6.30g产物A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钾并产生氧气1.12L(标准状况),试确定产物A中钾氧两种原子个数之比。如果产物A只含有两种化合物,写出所有可能的化学式并计算A中两种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010-08-13更新 | 10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