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部分氧化的铁铜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
B.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
D.
2020-02-05更新 | 120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2 . 为探究Na与CO2反应的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CO+2Ag(NH3)2OH=2Ag↓+ (NH4)2CO3+2NH3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
(2)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l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是m2g。再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其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称量硬质玻璃管
d.打开K1和K2,通入CO2至E中出现浑浊e.关闭K1和K2f.冷却到室温
(3)加热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钠块表面变暗,熔融成金属小球;
②继续加热,钠迅速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完全后,管中有大量黑色物质;
③F中试管内壁有银白物质产生。
产生上述②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固体产物中钠元素的存在形式
假设一:只有Na2CO3;假设二:只有Na2O;假设三:Na2O和Na2CO3均有;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验证上述假设:
步骤操作和现象结论
1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假设一成立
2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下表实验数据,写出Na与CO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m1m2m3
66.7g69.0g72.1g
3 . 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利用FeSO4制备还原铁粉的工业流程如下:
   
实验室中可用FeSO4(用铁粉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和NH4HCO3溶液在如下装置模拟上述流程中的“转化”环节。
   
(1)装置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装置B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欲将生成的FeSO4溶液和NH4HCO3溶液混合,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FeSO4溶液要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脱去产物FeCO3中的游离水,该过程中会有少量FeCO3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干燥后的FeCO3样品24.98 g,与炭混合后焙烧,最终得到还原铁粉12.32 g,计算样品中Fe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计算结果取整数)。

(4)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少量高铁酸钠.写出在用电解法制取高铁酸钠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5)25 ℃时,Ksp[Fe(OH)3]=4.0×1038 ,此温度下,若实验室中配制2.5mol/L 100mL硫酸铁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则至少需要加入10mol/L的硫酸______mL(忽略加入硫酸的体积)。
2019-02-26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4 . 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晒制蓝图时,用K3[Fe(C2O4)3]·3H2O作感光剂,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O4)3]2FeC2O4+3K2C2O4+2CO2↑:显色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 FeC2O4+K3[Fe(CN)6] →Fe3[Fe(CN)6]2+______,配平并完成该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③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检验Fe2O3存在的方法是:____
2019-09-08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5 . 氯气与碱溶液反应,在低温和稀碱溶液中主要产物是ClO和Cl,在75℃以上和浓碱溶液中主要产物是ClO3和Cl。研究小组用如下实验装置制取氯酸钾(KClO3),并测定其纯度。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添加药品,待装置Ⅲ水温升至75℃开始反应。
①写出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取消装置Ⅱ,对本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拆解装置Ⅰ前为了防止大量氯气逸出,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2)已知碱性条件下,ClO有强氧化性,而ClO3氧化性很弱。设计实验证明:碱性条件下,H2O2能被ClO氧化,而不能被ClO3氧化。_________________
(3)为测定产品KClO3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取2.45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
步骤2: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调至pH=10,滴加足量H2O2溶液充分振荡,然后煮沸溶液1~2分钟,冷却。
步骤3:加入过量KI溶液,再逐滴加入足量稀硫酸。(ClO3+6I+6H+=Cl+3I2+3H2O)
步骤4:加入指示剂,用0.50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00mL。(2S2O32—+I2=S4O62—+2I)
①步骤2的目的是________。写出煮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样品中KCl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KClO3相对分子质量:122.5)
6 . 肼(N2H4)是一种重要的液态火箭燃料,具有弱碱性和强还原性.工业上利用尿素[CO(NH22]、NaClO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水合肼(N2H4•H2O)、Na2CO3等产物.请回答:       
(1)上述生成水合肼的反应中尿素是________氧化剂还原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肼与盐酸反应可生成N2H6Cl2   , N2H6Cl2的水溶液显________性(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       
(3)查资料得,在高温下肼可将锅炉内壁表面的铁锈转化为致密的氧化膜.取3.2g肼与96g该铁锈样品(可看作是Fe2O3)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氮气等产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若要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上述反应生成固体产物中的金属阳离子,补充完整下列实验步骤:
所得固体溶入浓盐酸中;       ________
7 .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备。

已知:①2NO+Na2O2=2NaNO2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③酸性条件下,NO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Mn2+;Na2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加热装置A前,先通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将B瓶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可获得CuSO4·5H2O。
(3)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其中盛放的药品为 ____________(填名称)。
(4)充分反应后,检验装置D中产物的方法是:取产物少许置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则产物是NaNO2(注明试剂、现象)。
(5)为测定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4.00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代号)。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c.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14-15高三上·江西宜春·阶段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8 .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2)2 、NO2 、O2 乙:MgO 、NO2 、O2
丙:Mg3N2 、O2 丁:MgO 、NO2 、N2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 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____
②称取Mg(NO3)2固体3 。79 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 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 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_____是正确的。
②根据D 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褪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置进一步研究。
2016-12-09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9 . 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
(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Ⅰ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3)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
(4)取Y中的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 mol I 时,共转移3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钢铁分析中常用高氯酸(HClO4)溶解矿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制备少量高氯酸。该学习小组查阅到:
①HClO4浓度高于60%时遇含碳化合物易爆炸,浓度低于60%时比较稳定;
②NaClO4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得高氯酸[2NaClO4+H2SO4(浓)=Na2SO4+2HClO4],若采用真空蒸馏可得纯高氯酸;
③NaClO3在673K(400℃)分解产生NaClO4、NaCl和一种气体。
④Cl2与热的浓碱反应,氧化产物主要是氯酸盐。
(一)制氯酸钠


(1)从上面选取必要的装置制取氯酸钠,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述实验是否选择装置C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氯酸钠分解制高氯酸钠:为了制备高氯酸钠并推出氯酸钠分解制高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组装置(甲、乙)。该小组经过分析决定选用甲装置制备高氯酸钠,取NaClO3样品2.13g,加热充分反应后集气瓶中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下)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选用乙装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大量制备NaClO4常用高电流密度电解饱和NaClO3溶液的方法,试写出以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高氯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高氯酸:
用丙装置制备高氯酸,仪器F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向烧瓶中加入高氯酸钠,然后加入浓硫酸后,加热可制取高氯酸。实验开始前,胶塞及导管接口需要包锡箔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7-06-02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