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铜的其他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碱式氯化镁(MgOHCl)常用作塑料添加剂,工业上制备方法较多,其中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的工艺属于我国首创。某中学科研小组根据该原理设计如下装置图进行相关实验,装置C中CuO的质量为8.0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生成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 将装置A中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测得碱石灰的质量增加了a g,则得到碱式氯化镁的质量为_______g。
(5)反应完毕,装置C中的氧化铜全部由黑色变为红色,称其质量为6.8 g,且生成的气体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则红色固体是_______,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6)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装置C中的氧化铜反应完全后得到的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已知:①Cu2O+2H===Cu2++Cu+H2O
②限选试剂:2 mol·L-1H2SO4溶液、浓硫酸、2 mol·L-1HNO3溶液、10 mol·L-1 HNO3溶液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反应后装置C中的少许固体于试管中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2-05更新 | 380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8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0.65) |
解题方法
2 . A、B、C、D四种物质,A是红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根据推断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写出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9月22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周末培优
2018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3 . 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5)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22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9月18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4 . 碱式碳酸铜可用于有机催化剂、杀虫剂及饲料中铜的添加剂,还可用于烟火和颜料制造。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能否得到碱式碳酸铜?某班同学进行相关探究。
【沉淀制备】取一定量胆矾(CuSO4·5H2O)溶于水,再滴几滴稀硫酸,充分搅拌后得到一定体积的CuSO4溶液。向其中加适量Na2CO3溶液,将所得蓝绿色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1)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探究】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用制得的蓝绿色固体进行实验:

(2)D装置加热前,需要首先打开活塞K,用A装置制取适量N2,然后关闭K,点燃D处酒精灯。A中产生的N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除,避免干扰。C中盛装的试剂应是________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若蓝绿色固体的组成为xCuCO3·yCu(OH)2,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5)同学们查阅文献知:Ksp(CaCO3)=2.8×10-9,Ksp(BaCO3)=5.1×10-9,经讨论认为需要用Ba(OH)2代替Ca(OH)2来定量测定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其原因是________
a.Ba(OH)2的碱性比Ca(OH)2
b.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
c.相同条件下,CaCO3的溶解度明显大于BaCO3
d.吸收等量CO2生成的BaCO3的质量大于CaCO3,测量误差小
(6)D中反应完全后,打开活塞K,再次滴加NaNO2溶液产生N2,其目的是________。若定量分析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 g,装置F中使用Ba(OH)2溶液,实验结束后,装置E的质量增加2.7 g,F中产生沉淀19.7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0.65) |
5 .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某同学设计的从孔雀石中冶炼铜的方案如下(假设孔雀石中杂质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1)反应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反应②加入的金属可能是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018-09-15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4讲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教学案】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6 . 铜器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为了解铜在空气中的腐蚀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该绿色物质可能是铜的碳酸盐。
该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仪器略)。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固体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该绿色物质是一种纯净物,则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③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装置最后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14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4讲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押题专练】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铜器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该绿色物质是碱式碳酸铜。该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绿色物质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装置最后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
物质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
Fe(OH)31.93.2
Fe(OH)27.09.0
Cu(OH)24.76.7
若提供的药品有:Cl2、浓硫酸、NaOH溶液、CuO、Cu,试结合题给表格,简述除去步骤③溶液中Fe2+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1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4讲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押题专练】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0.65) |
解题方法
8 . A~F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产物水等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
(2)C和D的稀溶液不反应,但若B与C反应后再与D反应可生成A,试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的溶液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1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第四章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5讲 无机框图题的解答策略【押题专练】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9 . 某同学对Cu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研究的问题和过程如下:
(1)为探究Cu(OH)2是否和Al(OH)3一样具有两性,除选择Cu(OH)2外,必须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序号)。
a.氨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冰醋酸
(2)为探究不同价态铜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CuO粉末加热至1 000 ℃以上完全分解成红色的Cu2O粉末,该实验说明:在高温条件下,+1价的Cu比+2价Cu更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②向Cu2O中加适量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和一种红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在酸性溶液中,+1价Cu比+2价Cu更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3)为了探究氨气能否和氢气一样还原CuO,他根据所提供的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画),装置A产生氨气,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

①实验开始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K,发现浓氨水没有滴下,如果各仪器导管均没有堵塞,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装置E中收集到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无颜色变化,点燃的镁条可以在其中燃烧,则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C中的球形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1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3讲 铁及其化合物【押题专练】
10 . 某实验室模拟以工业用菱铁矿(FeCO3)含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原料制取纯净的FeCO3和氯化铜晶体(CuCl2·2H2O)的生产流程如下:

(1)盐酸溶解矿物样品时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写出向溶液A中加入NaCl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向沉淀B中依次加入盐酸和铁粉时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处理滤液D时,除产生沉淀外,还产生无色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018-08-23更新 | 3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高三化学(铁、铜及其化合物)一轮复习针对训练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