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6 道试题
2008·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2019-01-30更新 | 1298次组卷 | 55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019-01-30更新 | 3470次组卷 | 70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B.提出“春秋大一统”的主张
C.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D.《齐民要术》
2019-01-30更新 | 29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达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废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的见解。其中甲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见解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如果把它们对应起来,正确的是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道,乙——儒,丙——法
D.甲——道,乙——法,丙——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2019-01-30更新 | 4256次组卷 | 8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C.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2018-11-30更新 | 1518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1-15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主张与“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
B.“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
D.“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2018-11-07更新 | 5055次组卷 | 90卷引用: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10 . 孔子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李斯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材料说明
A.法家吸收了儒家思想
B.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
C.儒家遭到了法家的批判
D.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