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律疏议》是唐代最重要的法律文献,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律,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唐律疏议》节选

篇目条款
《名例》篇“十恶”罪分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谓告言(告发)、詈言、诅詈(辱骂诅咒) 祖父母、父母,绞: 祖父母、父母在, 别籍异财, 徒三年; 供养有缺, 徒二年……”
《户婚律》“诸里正, 依令: 授人田, 课农桑”;“户内永业田, 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每丁, 租二石, 调丝、绢、绵三两……”:“诸卖口分田者,一亩笞十, 二十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地还本主,财没不追。”
《职制律》“诸州岁别贡人”“若别敕令举(颁布敕令特别选拔) 及国子诸馆年常送省者,为举人。皆取方正清循, 名行相副”;“诸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 一尺杖一百, 一尺(同匹) 加一等, 十五正绞”。
其它毁伐树木、稼穑者,各计赃, 准盗论; 诸不修堤防及修而失时者, 主司杖七十……水雨过常, 非人力所防者, 勿论。
根据材料的相关信息,指出《唐律疏议》的史料价值并运用其史料价值对唐代社会的某一特征或现象加以阐释。   (要求:利用材料中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认识正确,史论结合,阐释清晰)
2024-03-0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大赛事的开幕式文艺表演往往具有极高的关注度,是赛事承办城市展示自身地区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与城市理念的契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部分文艺表演场景如下:

2008人击缶倒计时                      3000儒生吟诵《论语》

视频呈现笔墨纸砚                 活字印刷术表演“和”字符号

丝绸之路沟通中西文明                 提线木偶再现国粹京剧

——选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文艺表演“灿烂文明”板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他国家某一城市,为该地重大赛事的开幕式文艺表演拟定一个板块主题,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演场景,并予以说明。(要求:板块主题明确;表演场景合理;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3-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视角内容

中国的兵是民族的基本问题。春秋以前军队是贵族阶级的军队,文武兼备。战国以降,兵日益走向职业化,沦为君主的工具。贵族精神衰落,爱国观念的逐渐消失,兵文化的缺失导致两千余年的中国社会没有真正的兵,这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匮乏。

中国的家族是社会的基本问题。春秋战国时代,大家族制度衰微,汉代把已衰的古制又恢复过来。大家族制度维护了社会稳定,但也抑制着公民观念的形成。大家族制度占主导,导致两千余年的中国社会没有真正的国民,这是基本秩序的混乱。

中国的元首是政治的基本问题。秦汉以后,由于“君权”为首的元首真正长期作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导致两千年来的中国社会没有真正的政治生活,这是政治制度的弊端。

——摘编自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1938年)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3-0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监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申报》是近代中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民营报纸。全国抗战爆发后,《申报》作为第三方报纸,其报道多角度呈现了共产党形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申报》关于共产党的报道(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节选)

报道主题报道内容
国共合作(关于红军改编的报道)“第八路军现在已经改编完成, 朱德等愿真诚跟随蒋委员长, 与全国友军一起……为中国的自由独立而不懈奋斗。”
抗战贡献(关于社会各界贺电的报道)“第八路军朱总指挥、彭副总指挥,暨前线诸将士均鉴,平型一役, 已佩神威, 捷报传来……此后出奇制胜, 谨电驰贺。”
军民关系(记者报道)“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在与日本人进行游击战时,常得到民众的帮助……社会各界人士愿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捐款捐物。”
皖南事变(刊登国民政府下发的通告)“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命叛变,袭击友军,已由顾司令长官紧急处置,绳以军法, 将该军全部解散,编遣竣事。”

——摘编自陈鸿《抗战时期<申报>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

评述《申报》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呈现。
5 . 《贸易打造的世界》是一部讨论全球贸易的经典著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贸易打造的世界》书籍目录

目录

具体内容(节选)

Ⅰ市场准则的形成中国朝贡制度;
交易与折磨:世界贸易与近代初期法律文化。
Ⅱ运输手段木材、风、造船、货运:中国为何未雄霸海上;
稳赚的生意和部分实现的希望:英属印度的铁路建设。
Ⅲ致瘾性食品的经济文化咖啡社会角色的转变;
甜味革命;
鸦片如何使世界运转。
Ⅴ暴力经济学没人性的买卖,道理何在;
西印度群岛海盗—当年的企业狙击手;
奴隶制终结后的解放、契约仆役、殖民地种植园。
Ⅶ世界贸易、工业化、去工业化蔗糖业:最早的工厂;
值钱纤维:棉花如何成为工业时代的织物。

——【美】彭慕兰、史蒂文·托皮《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


根据材料,概括两个影响世界贸易形成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读。(要求:明确写出两个影响因素,解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2-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相和合。在伦理道德、个体修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即仁爱、正义、礼仪、智慧、诚信
在个人进取和担当方面:《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彰显着担当精神。在国家治理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孔子提倡“为政以德”,《礼记·礼运》提倡“天下为公”
在国家形态结构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大一统”,成为中国人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摘编自王震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补充表格中空白部分内容并加以说明。(要求:补充内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67年,英国航海家德雷克第一次探险航行,横越大西洋到达加勒比海;1569年,第二次探险航行,从加勒比海再往前到达中美洲;1577年,第三次探险航行,抵达南美洲东海岸。

新航路开辟以来,在海外探险和殖民掠夺的推动下,近代海外贸易不断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推动因素,这些因素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存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指出一条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并加以阐释。(要求:体现“发展动力”,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4-02-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党际交流属于执政党直接的对外组织传播,因此有很鲜明的特征和研究价值,如下表所示。

时段时期主要特征
1921—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外事工作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为新中国发展建设和外交外事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外事工作主要任务是冲破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孤立、遏制、包围和威胁,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安全,争取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
1978—2012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外事工作主要任务是配合国家经济建设,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合作环境、周边环境、安全环境、舆论环境,构建对外关系新格局
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外交外事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杨洁篪《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外事工作的光辉历程和远大前景》

任选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吸收元代教训并结合宋朝地方治理经验,在地方实行军政、民政双轨体制,内地建立以布政使司为代表的民政体系;边疆、战略要地设立以卫所、都司为代表的的军政体系,确保了边疆稳定;同时在西南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册封西藏宗教领袖。明中叶后,鉴于南北形势变化,中央政府委派高级文官以“兵部尚书”等名义充任地方总督,主管一省或多省军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身份担任一省巡抚,主管民政。通过这些措施,明朝巩固了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基本肃清东南沿海倭寇;东北的蒙古、女真也一度被限制在山海关以外。万历年间还成功抵御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据顾诚《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等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明朝制度“因势而变”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论述。据此,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至少两个具体制度,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明朝除外)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1933年,罗纳德写道: “中国的科举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传播,并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实施和发展行政精英制度的基础。毫无疑问,美国公务员竞争考试的特点主要受英国的影响,而英国的公务员制度则来源于中国。”

笔者认为,由于古代中国与近代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而二者就不是单纯地被借鉴与借鉴的关系,可以说,二者是在披着考试这一相同方式的外衣上,各有各自鲜活的特点。

——摘编自曾华《科举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之比较研究》


以上材料是部分学者对中国科举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关系的一些认识。围绕“中国科举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