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25 道试题
1 .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且的中点.

(1)证明:
(2)若,直线与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ⅰ)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昨日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数学试题
2 . ①在高等数学中,关于极限的计算,常会用到:i)四则运算法则:如果,则,若B≠0,则;ii)洛必达法则:若函数的导函数分别为,则
②设k是大于1的正整数,若函数满足:对,均有成立,则称函数为区间(0,a)上的k阶无穷递降函数.结合以上两个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①

(2)试判断是否为区间上的2阶无穷递降函数;并证明:.
3 . 在数列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已知数列满足
①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②若,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证:
7日内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数学试题
4 . 已知函数.
(1)时,求的零点个数;
(2)若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大值;
(3)求证:.
7日内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八校2024届高三三模适应性检测数学试卷
5 . 在数列的第项与第项之间插入个1,称为变换.数列通过变换所得数列记为,数列通过变换所得数列记为,以此类推,数列通过变换所得数列记为(其中).
(1)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项数为,其前项和为,若,求数列的项数;
(2)若数列的项数为3,的项数记为
①当时,试用表示
②求证: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4届高三5月考前指导数学试题
6 . 已知抛物线,动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分别过点、点作抛物线的切线,直线轴交于点,直线轴交于点,相交于点.当点时,的外接圆的面积是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若直线的方程是,点是抛物线上在两点之间的动点(异于点),求的取值范围;
(3)设为抛物线的焦点,证明:若恒成立,则直线过定点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4届高三5月考前指导数学试题
7 . 设,函数
(1)当时,求过点且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方程:
(2)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证明:为定值.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模拟预测数学试题
8 .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存在常数,使得对任意都成立,则称数列具有性质
(1)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求证:数列具有性质
(2)设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具有性质
①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且,求的值;
②求的最小值.
7日内更新 | 23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四模数学试题
9 . 甲乙两人参加知识竞赛活动,比赛规则如下:两人轮流随机抽题作答,答对积1分且对方不得分,答错不得分且对方积1分,然后换对方抽题作答,直到有领先2分者晋级,比赛结束.已知甲答对题目的概率为,乙答对题目的概率为P,答对与否相互独立,抽签决定首次答题方,已知两次答题后甲乙两人各积1分的概率为.记甲乙两人的答题总次数为.
(1)求P
(2)当时,求甲得分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3)若答题的总次数为n时,甲晋级的概率为,证明:.
10 . 设有穷数列的项数为,若正整数满足:,则称为数列的“点”.
(1)若,求数列的“点”;
(2)已知有穷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前项和为.若数列存在“点”,求正数的取值范围;
(3)若,数列的“点”的个数为,证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