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3 道试题
1 . 圆轴的负半轴和正半轴分别交于两点,是圆与轴垂直非直径的弦,直线与直线交于点,记动点的轨迹为
(1)求轨迹的方程;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倾斜角确定的直线称为定向直线.是否存在不过点的定向直线,当直线与轨迹交于时,;若存在,求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23-11-24更新 | 568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数学试卷
2 . 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点,且圆心C在直线上.
(1)求圆心为C的圆的一般方程;
(2)已知Q为圆C上的点,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24-01-14更新 | 718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思南县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题
3 . 如图1,在菱形中,,将沿着翻折至如图2所示的的位置,构成三棱锥
   
(1)证明:
(2)若平面平面,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4 . 在正方体中,分别是棱上异于端点的动点,将经过三点的平面被正方体截得的图形记为.如图中时截面图形为矩形.
   
(1)在图中作出截面图形为梯形的情形;(直接画出图形即可,不需说明)
(2)当点中点时,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023-12-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普通高中质量监测数学试卷
6 . 阅读材料:
差分和差商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芝诺,曾经提出“飞矢不动”的怪论.他说箭在每一个时刻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因而在每一时刻都没有动.既然每个时刻都没有动,他怎么能够动呢?为了驳倒这个怪论,就要抓住概念,寻根究底.讨论有没有动的问题,就要说清楚什么叫动,什么叫没有动.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在时刻u和后来的一个时刻v不同,我们就说他在时刻uv之间动了,反过来,如果他在任意时刻有相同的位置,就说它在uv这段时间没有动.这样,芝诺怪论的漏洞就暴露出来了.原来,动或不动都是涉及两个时刻的概念.芝诺所说“在每一个时刻都没有动”的论断是没有意义的!函数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或变化.研究函数,就是研究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变化的情形至少要看两个自变量处的值,只看一点是看不出变化的.设函数在实数集上有定义.为了研究的变化规律,需要考虑它在中两点处的函数值的差.定义(差分和差商)称为函数的差分,这里若无特别说明,均假定.通常记叫做差分的步长,可正可负.差分和它的步长的比值叫做的差商.显然,当位置交换时,差分变号,差商不变.随着所描述的对象不同,差商可以是平均速度,可以是割线的斜率,也可以是曲边梯形的平均高度.一般而言,当时,它是在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显然,函数和它的差商有下列关系:某区间上,单调递增函数的差商处处为正,反之亦然;某区间上,单调递减函数的差商处处为负,反之亦然.可见,差商是研究函数性质的一个有用的工具.回答问题:
(1)计算一次函数的差商.
(2)请通过计算差商研究函数的增减性.
2023-11-28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普通高中质量监测数学试卷
7 . 某学会创办了一个微信公众号,设定了一些固定栏目定期发布文章.为了扩大其影响力,后台统计了反映读者阅读情况的一些数据,其中阅读跳转率记录了在阅读某文章的所有读者中,阅读至该篇文章总量的x%时退出该页面的读者占阅读此文章所有读者的百分比,例如:阅读跳转率表示阅读某篇文章的所有读者中,阅读量至该篇文章总量的20%时退出该页面的读者占阅读此篇文章的所有读者的5%,现从该公众号某两个栏目中各随机选取一篇文章.分别记为篇目AB,其阅读跳转率的折线图如图所示.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1)随机选取一名篇目A的读者,估计他退出页面时阅读量大于文章总量的80%的概率;
(2)现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阅读量没有达到30%的篇目B的读者中抽取6人,任选其中2人进行访谈,求这两人退出页面时阅读量都为文章总量的10%的概率.
2023-11-2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普通高中质量监测数学试卷
8 . 为了备战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24法国巴黎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刻苦训练,成绩稳步提升.射击队的某一选手射击一次,其命中环数的概率如下表:

命中环数

10环

9环

8环

7环

概率

0.32

0.28

0.18

0.12

求该选手射击一次:
(1)命中9环或10环的概率;
(2)至少命中8环的概率;
(3)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
2023-11-19更新 | 565次组卷 | 9卷引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9 . 已知直线经过点,且与直线垂直.
(1)求直线的方程;
(2)若直线与直线平行,且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求直线的方程.
10 . 如图,在三棱柱中,分别为的中点,设
   
(1)用表示向量
(2)若,求
2023-11-15更新 | 391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