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 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考察调研50多次,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全党就如何弘扬务实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做出表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1)依据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理论学习方法,指出“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2)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拟定两个微调研议题。
示例:以家乡的特色农业发展,调研乡村振兴的举措。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良渚、宋韵、诗词、丹桂,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揭开神秘面纱,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东道主中国以绵延五千年的文化印记,向八方宾朋展现一个文明古国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彰显文化自信。

亚运会的细节处处流露着中国韵味:吉祥物“江南忆”的名字出自白居易的诗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其设计则取材于三个世界文化遗产;会徽“潮涌”来自钱江潮“弄潮儿”的典故,象征勇立潮头的奋进精神;奖牌“湖山”则呼应着西湖山水。开幕式上,由裸眼3D视觉技术构筑而成的拱宸桥虹跃运河,此岸连接古代,彼岸通往现代。历史与现代隔桥对望,一眼千年,让无数观众感慨科技的魅力。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实践。通过这次赛事,我们可以看到亚洲各国人民携手共进、共创美好的愿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是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彰显文化自信的。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彰显了悠久的历史传承、鲜明的时代印记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契合的古诗词。
2024-03-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大搞技术封锁,抬高贸易壁垒,冲击多边贸易体系,国际贸易环境越来越严峻。面对重重挑战,中国继续减降关税。自2024年1月1日起,中国对101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并对部分产品实施零关税,如降低氯化锂、低砷萤石、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等国内短缺的资源,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对部分抗癌药、罕见病药的药品和原料等实施零关税,降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的进口关税。为支持和帮助最不发达国家,我国继续对与我国建交并完成换文手续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特惠税率。中国减降关税的举措让各国商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走进寻常百姓家。以阿根廷为例,受减降关税等贸易利好政策推动,中阿双边贸易额近年来逆势上扬,2023年已经达到约255亿美元。

材料二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习近平主席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高度,提出坚守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六大要素贯通了个人、社会、国家、世界多个层面,蕴含着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和价值实现的共通点,画出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同心圆,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揭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邃的价值内涵。


(1)中国减降关税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意义。
2024-03-0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源型地区是依托本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特殊类型区域。我国资源型地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由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历史欠账较多,这些地区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受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保障能力偏弱等影响,其转型发展难度较大也成为不少资源型地区的一道复杂现实考题。

黑龙江大庆坚持“油头化尾”发展方向,打通石油精深加工产业链,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山西吕梁近年来在做大做强做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推进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改变“一煤独大”的格局。福建龙岩永定区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在煤矸石清运后的土地上因地制宜种树或修复成耕地,推动矿山复绿、点绿成金。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说明资源型城市应如何答好转型发展的这道复杂现实考题。
2024-03-0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色,是南平可持续发展最靓丽的底色;生态,是南平乡村振兴最美丽的名片。

南平市坚持以青山为底、逐绿而行,因地制宜切实将竹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2023年,南平市举全市之力,着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围绕“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抢抓“双碳”目标和“以竹代塑”重大机遇,通过实施“丰产竹林培育工程”,加快丰产高效竹林集成示范片建设;做好竹科技、竹工艺、竹产业的统筹发展。同时充分发掘和利用竹元素的文化内涵,讲好竹故事,扩大竹影响,打造“竹文化+”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品牌,不断开发文创产品,创新了竹文化发展机制。


结合材料,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南平市是如何“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构建中国话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具备天下情怀和人类视野。

当我们在一幅画前驻足、当我们在一支旋律中沉思、当我们越过语言的藩篱在一部小说里与遥远的灵魂相遇,那时文化艺术的创造者来自哪片土地、说着哪一种语言,都不再是彼此理解的障碍。那一刻,我们确知,人类的观念、情感可以越过地域、民族、文化的区隔而彼此相连。这种交流将推动人类在疾速变幻、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领会人类共同的命运,领会中国的道路、方案和智慧可以为人类提供了新的选择。

文艺是“世界的名片”,其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近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流浪地球》《三体人》《人世间》等一批优秀影视作品扬帆出海、破圈传播,它以艺术的方式生动呈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既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也向各国人民展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力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沟通交流。


(1)构建中国话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具备天下情怀和人类视野。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中华优秀文艺作品扬帆出海的积极意义。
(3)请就新时代青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出两条建议。
2024-03-0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7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最重要的精神命脉,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材料一   2023年11月,央视打造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成为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又一大亮点。节目创造性地把视角放到了宗师们“千古名篇”诞生的背后故事,以八位文化宗师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为线索,通过“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的节目模式,揭秘一代宗师磅礴跌宕的人生故事,直击传承千载的“唐宋名篇”诞生的历史瞬间。整季节目打造近200个实体场景,以电影级的高质感,生动还原了八位宗师的生活场景。多位专家学者组成探访团,首次完成古装实景穿越,古今“双向穿越”的巧思,为观众营造了“文心相通、古今共鸣”的文化磁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专家与主持人一起现场讲解,为观众带来生动注释,带领观众一同探寻一代宗师信念与追求的起点,让观众真切了解到《马说》《师说》《原道》《醉翁亭记》等传世名篇诞生的伟大瞬间。观众通过节目领略到诗词歌赋的魅力,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唤醒了植根于观众心中的文化记忆,让古文化的魅力得以焕发新的生机。

材料二   人民至上,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和人民群众观点的高度凝练概括,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承传与创新。《尚书·五子之歌》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呼吁“得民心者得天下”。历经时代更迭,董仲舒提出“天立王以为民”,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直到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政治主张,传统民本思想体系更加完善。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始终以人民群众为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民维护自身根本利益而由其中先进分子组成的政治集团,坚持来自人民、植根人民,贯彻人民的意志,忠实为人民服务,紧紧依靠人民去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民本思想,带领依靠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该节目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让传统“民本”思想彰显时代价值的意义。
(3)某校将开发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校本课程,请你按照下列要求为该校设计两项相关课程。
(要求:简要写出课程名称及其主要内容。示例:国家博物馆之旅:介绍国家博物馆的珍宝及其背后的故事,并开展研学实践。)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10月17日是第八个国家扶贫日。八年时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回顾中国脱贫攻坚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广大扶贫干部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他说自己一生最得意的是“把我变成了农民,把农民变成了‘我’”。李保国变成农民,赢得了农民的信任;把农民变成“李保国”,成为懂技术、能致富的农业专家。

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是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张妈妈”。有一回,张桂梅病危住院,甚至希望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自己,她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她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黄大发,贵州省遵义市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乡亲们在悬崖绝壁上一锤锤凿、一钎钎撬,历时36年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说,“愚公移山就是为人民服务,让我再活一次,我还做‘愚公’。”


(1)广大扶贫干部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结合材料,运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直面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这一思想深刻阐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新境界,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天人合一”“顺天时,量地利”“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深刻反思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基础上,站在人类命运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我们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2)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3)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请就如何学习《纲要》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4-03-0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材料一   2017年以来,四川已先后接受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四川省委省政府严格对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指出的突出问题,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部门管行业”的思路,先后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文件,为整改工作提供行动指南,据此制定高标准的整改方案和任务清单。在整改过程中,四川始终坚持“一盘棋”思维,把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和国家移交四川的长江黄河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有机结合,统一标准和要求,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同时,四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继续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截至2022年8月底,两轮中央环保督察224项整改任务已完成172项,信访问题办结率达到97.5%。值得关注的是,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成都市锦江流域治理、绵阳市磷石膏综合整治、攀枝花市矿山治理修复4个案例,入选全国督察整改看成效正面典型。

材料二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江西从未停步。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江西省精准施策,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以上,保持全国第二;靖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赣南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九江夹地合作“共抓大保护”等特色改革品牌持续打响;全流域生态补偿、国土空间规划、河湖林长制、生态司法改革、绿色金融创新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35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能引领全国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先进文化在四川生态环保整改工作中的作用。
(2)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不仅属于江西也属于全国。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知识加以说明。
(3)美丽中国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请你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两条建议。
2024-03-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汽车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   新能源汽车的火灾事故频发。“现在新能源汽车是否安全?”“有没有技术解决新能源的火灾事故?”在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中国一汽董事、总经理邱现东对动力电池板块的布局,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如下介绍。

在电池系统上,聚焦安全性、能量密度、低温性能几大核心要素,打造适用于纯电车型的高能高安全全天候电池系统,实现全场景无热失控、零下10℃能量无衰减,打破用户对电池安全与驾驶性能的焦虑。电池产业链供应链上,一汽围绕自主可控、智慧订阅、绿色循环等全方位加速构建动力电池产业供应链。中国一汽将会打造高质量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共建新时代绿色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圈。


(1)中国一汽在电池系统以及电池产业链上的做法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请结合材料一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汽车曾经改变世界,而你要改变汽车。”“中国制造,今天车辙遍布世界,你是先行者,你是领航员。”2023年3月4日,香港科学家陈清泉荣获“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由于幼年经历的动荡时局,陈清泉深刻体会一个强大的国家对个体命运的重要。“落后就要挨打,个体的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我感受很深。”从回到祖国开始,陈清泉就立下了科技报国的宏愿。在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学习时就思考将电动机作为动力来源,将研究方向聚焦于电动汽车。他创造性地把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为现代电动车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曾指出:“上半场是电动化,现在要进入下半场,核心技术是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科学家就是要找出自然界的规律,造福人类。搞科研,要有前瞻性的思维……找准了方向就要坚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陈清泉能够成为汽车领航员的原因。
2024-03-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