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066 道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
1 .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文化积淀和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为保护和传承吉林市的文化遗产,学校开展“爱我家乡,文化寻根”语文活动。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活动任务。
【材料一】

因明清沿江建有吉林船厂城,故吉林市有“船厂”之称。吉林船厂是明初关外第一大官办工厂,是明代东北亚丝绸之路水路的重要支撑点。吉林城重建五次,绵延三百余年,形成了船厂特有的古城文化,康熙皇帝东巡吉林城时所作《松花江放船歌》就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

【材料二】

在清光绪年间,京剧就传入吉林城,故吉林市被誉为京剧的第二故乡。吉林市历史名人牛子厚创办的“喜连成社”,对京剧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培养了梅兰芳和周信芳等许多京剧大师。因此,吉林市不仅在京剧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也成为京剧艺术的重要传承地。

【材料三】

江水南流夜有声,万家灯火夹江明。河灯寄情,文化留香。三百年前,从松花江上出现第一盏承载着人们美好祈愿的河灯开始,松花江放河灯的习俗已成为吉林市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符号。当夜幕初降,月上柳梢,万盏河灯顺流而下,江上灯火点点,岸边人潮涌动……

活动一:专题设置
(1)根据上面材料,依次设置三个活动专题。仿照专题一,为另外两个专题命名。
专题一:地名溯源       专题二:______       专题三:______
活动二:资料查询
(2)“文化寻根”过程中,小林同学准备搜集吉林市纺织、冶炼等手工生产的历史文献资料。下面选项中,与搜集内容相关的书籍是(       
A.B.C.D.

活动三:文化探究
(3)留住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悠久的吉林市文化遗产众多,下面选项中,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A.松花江上放河灯B.北山庙会
C.明清吉林船厂遗址D.乌拉满族民居建造技艺

活动四:校刊征稿
(4)为让全校更多的同学参与“爱我家乡·文化寻根”活动,校刊编辑部发布了征稿启事。下面的征稿启事中,格式与内容各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征稿启事

亲爱的同学们:

为弘扬吉林市的创新精神,激发同学们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兴趣,校刊将出一期以“爱我家乡·文化寻根”为主题的专刊,希望全校同学踊跃投稿。

具体要求:

一、稿件内容:探寻吉林市文化遗产,表达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文稿篇幅:600字左右。

三、截止时间、交稿地点:6月15日前将稿件交至校刊室。

校刊编辑部

2024年5月21日

2024-06-0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坚持体育锻炼为什么这么难

①体育锻炼有益健康,但坚持起来却非易事。如果想坚持锻炼,人们还是需要想办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

坚持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犹如高速运转的机器需要润滑剂一般。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提高脑细胞的供氧和功能。还可以使脑细胞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可以使人产生愉悦和镇静作用的物质,所以经常运动会使人心情和精神状态都变好。另外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和关节的活力,保持动作的灵活以及反应的敏捷,运动还可以增强重要脏器的功能,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但很多人的运动量却远远不够,为什么做一件好处多多又不难进行的事情就这么难?研究人员发现,除身体状况不允许、现代生活方式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障碍:我们的大脑不希望我们锻炼。

③在人类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的生活必须依赖体力活动,如寻找食物或种植农作物。人类进化生物学家丹尼尔·利伯曼解释说,人类进化到可以忍受高强度的活动,但也倾向于在可能的情况下休息,例如狩猎采集者不会出门慢跑来消耗多余的能量。

④研究体育锻炼的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副教授马蒂厄·布瓦贡捷说,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乘自动扶梯而不是走楼梯,这种本能并非不好,只是现代生活给了人们太多机会让人们屈服于对休息的偏好,以至于已经达到一个对健康不再有益的极端

⑤如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

⑥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开始任何事情之前,先为自己设定明确的运动目标。这可以是每周几次的锻炼,每次的运动时长,或者特定的健康目标。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激发动力,使运动不再是虚无缥缈的计划。选择喜爱的运动:许多人因为选择了不喜欢的运动而导致懒惰和拖延。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兴趣,还能让运动变得更加愉悦。制定合理的计划:制定一份合理的运动计划,考虑到自己的工作、家庭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的计划不仅有助于坚持,还可以避免因为时间冲突而产生的懒惰和拖延。寻找运动伙伴:与他人一起运动不仅能增加趣味性,还可以相互鼓励,减少懒惰和拖延的可能性。逐步增加运动量:刚开始进行运动时,不必过于激进。逐步增加运动量,给身体足够的适应时间。这样可以降低运动的难度,避免因为运动过于艰难而导致的懒惰和拖延。

⑦克服运动时的懒惰和拖延,建立健康生活的起点并非易事,但却是迈向健康、活力人生的关键一步。通过以上做法,我们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注意身体信号、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将运动与全面的健康理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生活的目标。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克服运动懒惰和拖延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之道,迎接更加健康、积极的人生。

1.阅读文章,请写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选文第②段“研究人员发现,除身体状况不允许、现代生活方式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障碍:我们的大脑不希望我们锻炼”中加点的“研究人员发现”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4.阅读全文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说说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到体育锻炼上的坚持。
2024-06-05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在交流过程中,小林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笔记内容,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这部小说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带领的中国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B.《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代表作品。小说讲述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自己拥有一辆车的梦想,经历三起三落终究走向沉沦的悲剧,反映了旧中国社会底层劳动民众的悲苦命运。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这部书揭示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有“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D.《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书中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揭示和批判了科举制度的荒唐腐朽及其对整个社会的严重毒害。
2024-06-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
4 . 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主题古诗文名句出处
亲近自然诗人借群鸟欢跃表明春天已至,以此传达喜悦之情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①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蕴含哲思“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激励我们要坚定信心,乐观面对人生中的困境与迷茫。《游山西村》
羁旅思乡人们常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人在异乡、远离亲人的孤独与忧伤之情。《天净沙·秋思》
志趣意愿诸葛亮通过“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表明自己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志向。《出师表》
2024-06-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后汉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作文要求:
①要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2024-06-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6 .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与引领。小林同学梳理了一些文学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助其成长的老师(师傅),请你帮他完成表格。
文学名著学生(徒弟)老师(师傅)情节梗概人生影响
《西游记》孙悟空唐僧悟空炫耀袈裟唐僧立刻劝阻________
《朝花夕拾》“我”(鲁迅)藤野先生___________使鲁迅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简·爱》“我”(简·爱)_________“我”受诬陷,她安慰并帮“我”洗脱冤屈使简·爱学会宽容和隐忍
2024-06-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易(0.8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陶渊明是______(朝代)诗人、辞赋家。
2.关于词义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较辨析理解词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属”,与《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的“属”语义相同,都解释为“类”。
B.以今证古理解词义:“绝路”在现代汉语中意为“走不通的路”,那么“绝境”在文中可理解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C.结合语境理解词义:“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延”字,根据上下文语境可译为“邀请”。
D.借助偏旁理解词义:“诣”偏旁为“讠”,通常与言语、说话有关,“诣太守”中的“诣”字,意为“拜访”。
3.用自己的话说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意思。
4.本文篇幅虽短,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请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偶遇桃林→发现(进入)桃源→①→离开桃源→②
5.“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虽跨越时代,历经千年,为什么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2024-06-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白桃花次乾斋侍读韵

王丹林

相逢不信武陵村,合是孤峰旧托根。流水有情空蘸影,春风无色最销魂。

开当玉洞谁知路?吹落银墙不见痕。多恐赚他双舞燕,误猜梨院绕重门。

【注释】①乾斋:人名。次韵:古体诗词一种写作方式。②武陵村:《桃花源记》中所写的世外桃源。③合是:应是。孤峰:指杭州西湖的孤山,山上多开白梅花。托根:附着生根。④玉洞:指武陵村之入口处。⑤赚:欺骗。
1.诗中“相逢不武陵村”中“信”的意思是______。
2.下面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典故,用“武陵村”比喻繁华的都市。
B.颔联中前一句化用俗语“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后一句化用诗意“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C.颈联与《桃花源记》中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都写出了入口的隐秘。
D.诗人通过歌咏白桃花,表达了对白桃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作为咏物诗,此诗的高超之处在于诗句含蓄隽永,不着痕迹,全诗处处写白桃花的“白”,而诗句中不着一个“白”字。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这一高超之处。
2024-06-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自古沙场征战,英雄多出少年。从______,到______。少年英雄,策马扬鞭,锐不可。自古文章盛事,俊杰亦多出少年。从______,到______。少年俊杰,妙笔生花,经lún天下.可以说,少年是一种精神、一种风采,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它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它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它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它是“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使命情怀。奋斗吧,我中国少年!前进吧,我少年中国!

1.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拼音和汉字。
①锐不可______       ②经lún______天下
2.下面汉字书写,属于楷体字的一项是(       
A.B.C.D.
3.将下面语句填入原文横线处,以下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①“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苏东坡       ②“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的霍去病
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辛弃疾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王勃
A.③②①④B.②③④①C.①④③②D.②④①③
4.下面选项与文中画线句的复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即使你不能像太阳一样伟大,也可以像月亮一样发光。
B.既然我们已经错过了太阳,就不如坐下来静赏月亮。
C.乌鸦尚且知道反哺,何况我们人类呢?
D.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登临山巅。
2024-06-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难忘今宵终有别

张建鲁

2022年6月19日的凌晨,《南方都市报》要闻部一位记者突然打来电话,要我为乔羽先生的溘然仙逝说几句话。这真是晴天霹雳!我顿时泪如雨下,仿佛一双无形的大手,一下把我的内心掏得空空。整个上午,我被揪心和悲痛缠绕,茶饭不思,一任《我的祖国》的旋律在低回徘徊。

我相信,一定会有不少文友对我的创作方向生发过疑惑,一个主写小说的作家,怎么会对歌词创作那么迷恋?尽管我出过歌曲集、歌词集,写的歌词也还不够好,远达不到经典歌词的水平,但我的确是乔羽老爷子手把手带出来的学生,老人家一直对我的歌词创作寄予厚望。

记得1999年夏天,老爷子回济宁探亲,我们在酒店相见,我恭敬地呈上自己新出版的诗集《乡思情韵》。老爷子接过去,一边翻一边说:“这书名起得好,一个人,一个有赤子情怀和文人情怀的人,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他做什么,思乡之情永远是一根绵绵不断的金线、优秀的诗人、作家、艺术家,无不有着深厚而浓烈的乡思情韵,这也正是他们艺术创作的源泉所在。”

2002年春节过后,我专程到老爷子家探望,老爷子非常高兴,亲切地对我说:“建鲁啊,你的诗集,我仔细看了,诗作展示出来的乡情、诗情、才情令人高兴。其实,你的许多乡情诗歌、战地诗作,稍作改动就是很好的歌词,大可以谱曲演唱,让更多的人能够在优美动听的歌曲中听到你的心声。”我没想到,老人家会给我稚嫩的创作这么高的评价!我把这看作是一个前辈对后辈的奖掖和鼓励、关爱和呵护。老人家又说:“我可以教你,我可以带你。”我汗颜,说:“在我心目中,您老早就是我的恩师了!我的少年时代就是唱着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长大的。一个‘荡’字在我心中‘荡’了几十年.还有那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歌词,多么朴实的话语,却描绘出了那么美的意境和幸福的童年时光。”

老爷子说:“一首好歌词,一定是一首好诗。但一首好诗,不一定是一首好歌。”

老爷子这是真的在教了呀,我屏住呼吸,仔细地聆听。

“歌词不能太实,太实了近似照相,就没有了灵气。也不能太虚,太虚了叫人摸不着边际,不知道到底想说什么。诗是语言的艺术,讲究含蓄和意境。好的诗词,都需要提炼精华,更需要细心揣摩。巧思妙想,语言生动,言简意深。歌词则应多为作曲者留下创作和提升的空间,这样才能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我从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玉食,高堂华屋,而是当作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说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字里行间要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眷恋,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字词,要朴实无华,要真情直达。”

1999年春,我与乔羽先生见面,老爷子夸我:“你不仅诗写得好,文作得棒,你还能创下这么大的产业。不仅是军旅诗人,还是商旅纳税人,了不得!为了让你更直观、更亲近地看到歌词的写法,看到歌曲与诗歌的异同,我打算给你专门写一首歌词,歌名我已经想好了,就叫《与人方便》。你不是生产方便面吗?这就是灵感和素材。”1999年冬,我去北京拜望乔羽先生。这次前往,我详细向老爷子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过后老爷子便写出了《与人方便》的歌词:

宁肯自己揽下困难/也给别人留下方便/如果你有这种心愿/你将感到地阔天宽/你的目光将会更加远大/你的笑容将会更加灿烂/你将赢得四海朋友/你将招来八方财源/我说这话你不信/劝你不妨试试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也是真/这也是关/这也是善

乔羽先生是将歌词录于一张宣纸之上的,所以谱曲的歌词成了我们食品集团之歌,裱挂在我办公室墙面上的书法,成了我的座右铭,它时刻激励和鞭策着我,做人做事,笃行向前。

当时,老爷子在送我这幅墨宝时,格外用心,居然两次落款,两次题跋,五方钤印。金石书画名家、西泠印社会员谢长伟先生经常来我的办公室做客,他的解读是,我还从没见过乔老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上钤过这么多印章!印章上的一个“乔父”,已经说明了老人家与你关系的非同寻常.一个“大吉祥”,蕴含和寄托着他老人家的深刻寓意和良好祝愿,这是老人家对你人生和事业的双重祝福和期望。仔细研究这首歌词,你就会发现,这绝不单纯是为你写的厂歌,而是写出了人生世事和为人处世的真知灼见,其哲言睿语,给人很多启发。这应当也是老人家对你的赠言、寄语和教诲了。所以,你把它挂在办公室,视为座右铭是正确的。

我喜欢老爷子的每一首作品,在他的指教和影响下,这些年我也尝试着创作了大量歌词,并出版了两卷本的歌词集.通过研读老爷子的作品,我知道了歌词要有真情实感,要通俗易懂,要用心雕琢出诗情画意,要有清新优美的语言。无论借物寓情,还是借景抒怀,都要把爱注入笔端,融入字里行间,融入时代奔腾的血脉。

乔羽先生离开我们,不觉已近周年,但老人家留下来的《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思念》《难忘今宵》《夕阳红》等经典作品,等待着我们继续传唱。

乔羽先生,永远不朽!

(有删改)

1.从全文看,文章开头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2.请按事情发生先后顺序,概括“我”与乔羽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3.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三处“荡”的含义,

我的少年时代就是唱着歌曲《让我们起双桨》长大的。一个“”字在我心中“”了几十年。

4.文章结尾作者深情写道:“乔羽先生,永远不朽!”通读全文回答,乔羽先生有哪些“不朽”?
2024-06-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