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00 道试题
1 . 乙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一种重要原料。下列两种方法可生产乙炔。
碳化钙晶胞示意图:

(1)甲烷在电弧中经极短时间加热分解产生乙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的变化为_______
③乙炔分子中键和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
(2)工业上曾用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②碳化钙晶体中哑铃形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碳化钙晶体中1个周围距离最近围成的几何图形为_______(填正方形、正四面体或正八面体)。
2024-04-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化学试卷
2 . 为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综合实验①、②和③,可得出5%的过氧化氢溶液最适合用于分解制氧气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升温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快慢的影响
C.综合实验②和③,可得出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最佳反应条件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
3 . 最近,科学家开发一种宽温域的锂离子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极电势高于Y极电势
B.放电时,X极电极反应式为
C.充电时,电极Y与电源负极连接
D.充电时,每生成1.4 g Li时理论上转移电子数约为
2024-04-06更新 | 5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4 . 下列叙述中,事实与对应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解释
A第一电离能:N>ON的价层电子排布是2s22p3,为半充满较稳定
B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的Cl-有6个离子键具有饱和性
C熔点:晶体硅<碳化硅晶体硅和碳化硅均属于共价晶体,原子半径:Si>C,键长:Si-Si>Si-C,键能:Si-Si<Si-C
D酸性:HCOOH>CH3COOHH3C-是推电子基团,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减小
A.AB.BC.CD.D
5 . 近期好多人被流感困扰,冯老段长也未能幸免,鉴于自己丰富的经历,他第一时间去药店买子达菲,吃了药几天后就康复了。达菲的主要成分为磷酸奥司他韦,奥司他韦被称为流感特效药,具有抗病毒的生物学活性,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B.分子中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2种
C.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mol奥司他韦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2024-04-04更新 | 108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X、Y、Z、W、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Z元素原子与X元素原子形成的XZ分子与分子的价电子总数相同,W元素原子的M层只有一个电子,Q元素为金属元素,且Q元素原子的+1价离子的M层电子轨道全充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B.简单离子半径:W>Y>Z
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Y>Z>XD.X、Z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极性分子
7 . 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R原子核外电子占据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电子数相等,基态Y原子核外s、p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X、Z至少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恢复至原来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和Z分别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离子键的百分数:YX<YZ
B.简单氢化物分子的键角:R>X>Z
C.简单氢化物中键能:X>Z
D.上述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X

8 . 用“—”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省略未成键电子即可得到结构式,例如NH3的结构式为。已知一种麻醉剂的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X、Y、Z、W、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EZ是一种强氧化性弱酸
B.X分别与Y、Z都能形成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C.原子半径:Y>Z>W>X
D.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9 . 氟化钾镁是一种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材料,主要应用于激光领域,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配位数为12
B.每个位于距其最近且等距的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
C.若位于晶胞的体心,则位于晶胞的面心
D.若晶胞参数为a nm,则晶体的密度是
2024-04-02更新 | 105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10 . Na2S2O3∙5H2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制备和应用如下。
Ⅰ.制备Na2S2O3∙5H2O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g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馏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min。回答下列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
(2)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还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
Ⅱ.分离Na2S2O3∙5H2O。已知: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分离Na2S2O3∙5H2O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4)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要_______(填操作),其目的是________;操作②的包括的过程是快速过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是用_______(填试剂)作洗涤剂。
(5)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呈微黄色浑浊为止,蒸发时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________
Ⅲ.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表(所取溶液体积均为10mL):
实验编号实验温度/℃c(Na2S2O3)/mol·L-1c(H2SO4)/mol·L-1
250.10.1
250.10.2
500.20.1
500.10.1

(6)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填实验编号)。
(7)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填实验编号)。
2024-04-02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