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8 道试题
1 . Co、La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及生活方面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o的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
(2)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的配位数为_______。区别两种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
(3)的八配位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作配体,配位原子为C,而不是O,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键。

(4)在储氢和超导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高压下,中的每个结合4个形成类似的结构独立存在,即得到晶体。则_______。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

2024-05-17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将盐酸分别滴加到浊液中,体系中)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的变化曲线
B.
C.c点溶液中:(不考虑水的电离因素)
D.点坐标为
2024-05-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1,6—烯炔类化合物在膦配位的铑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进行不对称环化异构,生成五元杂环化合物,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均不存在手性碳原子B.甲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可用新制银氨溶液鉴别甲和乙D.甲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5个取代基的共有6种
2024-05-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甲烷干重整(DRM)是利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合成气,作为可持续替代燃料。DRM的主要反应为:
Ⅰ.   
Ⅱ.   
该过程中还伴随积碳反应的发生。
(1)一定压强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化合物的焓变为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已知的摩尔生成焓分别为。则的摩尔生成焓为_______
(2)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实验测得在下,平衡时各组分的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625℃达到平衡时,积碳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
②为了消除积碳带来的影响,反应选择在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下进行。
(3)在不同压强下,按照投料,假设只发生反应Ⅰ和Ⅱ。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反应Ⅰ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三者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
②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四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铝箔、等杂质),从废旧锂离子正极材料中回收氧化钴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废旧电池拆解提取正极材料前,需将其浸入溶液中,其目的是________
(2)滤液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酸溶”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不用盐酸替代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
(4)不宜使用沉钴的原因是________
(5),若“沉钴”开始时,为了获得纯净的,应控制溶液的________
(6)若最终得到产品,则可以重新制备________正极材料(含钴)。
2024-05-05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亚硫酸钠可用作人造纤维稳定剂、造纸木质素脱除剂等。某课题小组利用二氧化硫制备亚硫酸钠并测定其含量,装置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所装试剂为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时,关闭活塞,通入过量,再打开活塞,充分反应后即可制得亚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上述装置中存在的一处缺陷是________
(4)亚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从装置溶液中获得的方法是________
(5)测定上述产品中亚硫酸钠样品含量。其装置如图所示:

①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样品并加入水将其溶解,锥形瓶中加入水、淀粉溶液,并预加的碘标准溶液,搅拌。
②持续通入氮气,再加入过量磷酸,加入并保持微沸。同时用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时滴定消耗了碘标准溶液。
③做空白实验,消耗了碘标准溶液。
该样品中亚硫酸钠的含量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先加入磷酸再通入氮气,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24-05-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已知橙红色的配离子可被氧化成淡蓝色的配离子的还原产物是),现用浓度分别为溶液进行实验,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之和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三组实验中,反应速率都是前期速率增加,后期速率减小
C.的硝酸进行实验,平衡时的平均消耗速率为
D.平衡后加水稀释,增大
2024-05-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以废料铅膏(等)为原料,制备超细,实现铅循环再利用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②溶解在溶液中(杂质不溶于)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B.步骤Ⅱ,若滤出的沉淀中混有,该滤液中
C.过程中为提高产品产率,滤液3应循环使用
D.精制的操作是在用碱溶解,然后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2024-05-05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乙二胺四乙酸,简写为)滴定时发生反应:(无色)   (无色)   ;二甲酚橙溶液呈黄色,在时能与结合,时与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紫色。用测定某混合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实验步骤为:
①取混合液于锥形瓶中调值,滴加几滴二甲酚橙溶液,用浓度为标准EDTA溶液滴定至颜色突变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此时消耗EDTA的体积记录为数据一。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缓冲溶液调至合适数值,再用EDTA滴定至颜色突变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再次消耗EDTA体积记录为数据二。
③重复以上实验三次,数据一的均值为,数据二的均值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②值调好时溶液为黄色B.步骤①与步骤②突变颜色相同
C.D.若步骤①中多滴了EDTA,则测得偏高
2024-05-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乙二胺四乙酸,简写为)滴定时发生反应:(无色)   (无色)   ;二甲酚橙溶液呈黄色,在时能与结合,时与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紫色。用测定某混合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实验步骤为:
①取混合液于锥形瓶中调值,滴加几滴二甲酚橙溶液,用浓度为标准EDTA溶液滴定至颜色突变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此时消耗EDTA的体积记录为数据一。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缓冲溶液调至合适数值,再用EDTA滴定至颜色突变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再次消耗EDTA体积记录为数据二。
③重复以上实验三次,数据一的均值为,数据二的均值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滴定管量取混合液
B.配制EDTA标准液时可以用底部有少量蒸馏水的容量瓶
C.二甲酚橙与结合形成化合物能力比EDTA强
D.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自然垂直
2024-05-0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