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285 道试题
1 . I 碱法脱硫。用K2CO3溶液吸收H2S。
已知:常温下,氢硫酸和碳酸的电离常数如表。
二元酸Ka1Ka2
H2S1.1×10-77.1×10-15
H2CO34.5×10-74.7×10-11

1.K2CO3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K+]= []+ 2[] +[OH-]B.[K+]= []+[] +[OH-]
C.[K+]= 2[]+ 2[] +2[H2CO3]D.[K+]= []+ [] +[H2CO3]
2.常温下,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与NaHCO3溶液的pH___________
A.前者大     B.后者大     C.无法比较
向某FeCl2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HS溶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得
[Fe2+]=8.88×10-5mol•L-1.(常温下,Ksp(FeS)=6.3×10-18)
3.计算溶液中的=___________
II. 热分解法脱硫。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2S(g)S2(g) + 2H2(g)。
4.985℃时,若加入1mol H2S,经过5s达到平衡,此时H2S的转化率为40%。
则v(S2) =___________,该温度下K=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II. Fe2(SO4)3脱硫。
吸收液[Fe2(SO4)3]作用原理如下:
① H2S(g)⇌H2S(aq)   ②H2S(aq) ⇌H++HS- ③HS-+2Fe3+=S↓+2Fe2++H+
一定条件下测得脱硫率与Fe3浓度以及溶液起始pH的关系如图所示。

5.当Fe3+的浓度大于10 g·L-1时,脱硫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6.吸收液过滤出S后,可通入空气再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IV. 电化学法脱硫(如图)

7.脱硫时,电流从电极___________经负载流向电极___________。(均选填“A”或“B”) 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2 . 实验室可用KSCN或K4[Fe(CN)6]来检验Fe3+。FeCl3 与KSCN溶液混合,可得到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K4[Fe(CN)6]与Fe3+反应可得到一种蓝色沉淀KFe[Fe(CN)6],该物质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K+未画出),则一个晶胞中的K+个数为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3 . 化合物Na3CrO8的负离子结构可表示为,则Cr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呈四面体构型,结构为, Cr2O由两个四面体组成,这两个四面体通过共用一个顶角氧原子彼此连接,结构为。则由n (n>1)个通过顶角氧原子连结的链式结构的通式为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4 . 蛋氨酸铜的结构式如图。

该螯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
A.配位键B.氢键C.离子键D.金属键
2024-04-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5 . 锰、铬、铜、铁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有五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6 . 甘氨酸(分子式C2H5NO2)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_个σ键。甘氨酸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A. sp                           B. sp2                           C. sp3   
甘氨酸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为___________
A. C                                 B. O                                C. Na                            D. N
2024-04-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7 . 化合物I是一种用于合成缓解肌肉痉挛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1.有机物F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有机物I与L生成M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有机物H中手性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
A. 0                           B. 1                            C. 2                                 D. 3
2.设计步骤A到B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过量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与有机物D反应生成C7H5O3Na,该物质是___________
A. NaCl                    B. NaOH                         C. Na2CO3                       D. NaHCO3
试从氢键的角度解释D在冷水中溶解度小而加热时溶解度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
4.乙醛在强碱溶液中加热反应完毕后,对该反应产物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存在顺反结构B.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与乙醛互为同系物D.1 mol该物质只能与1 molH2加成
5.已知K是一种二元醛,请写出K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F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
①能水解,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红外光谱显示含有两种六元环
7.参考上述信息,写出以甲苯和Ph3P=CHCOOC2H5为原料制备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8 . 利用滴定法可以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原理如下:
①2Cu2+ + 4I=2CuI↓+ I2     ②I2 +2 S2O32–=2I+S4O62–
1.需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需要的物理量除胆矾晶体的质量外,还需要___________;判定滴定终点的方法为___________
2.将制得的胆矾(CuSO4•5H2O)进行热重分析,其热重曲线(即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4-04-1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9 . 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利用废铜(含少量铁)和硫酸制备胆矾的过程如下:

已知:
离子Cu2+Fe2+Fe3+
开始沉淀时的pH4.75.81.9
完全沉淀时的pH6.79.03.2

1.灼烧后的固体用硫酸溶解。配制100 mL 1.50 mol·L-1 硫酸溶液,需用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__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粗CuSO4溶液中存在的正离子除Cu2+外,还有___________
除杂操作为:在粗CuSO4溶液中滴加 3% H2O2溶液,再慢慢加入CuCO3粉末,调节溶液pH至一定范围,再加热至沸腾并过滤。
3.可用来替代CuCO3粉末的试剂是___________。
A.Na2CO3B.Cu(OH)2C.NaOHD.CO2
4.pH范围应控制在___________之间。
A. 1.9~9.0                    B. 5.8~6.7                    C. 3.2~4.7                       D. 5.8~9.0
目的是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10 . 芬顿试剂是以H2O2和Fe2+组成的水溶液体系,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其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芬顿试剂可以处理含酚废水
B.反应1为决速步骤
C.反应2的活化能比反应1的小
D.反应1的机理为:H2O2 + Fe2+ + H+=Fe3+ + ·OH + H2O
2024-04-1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