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1)Cu与浓硫酸反应制备的实验探究。
①写出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所示,气体发生装置选取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气体收集装置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丁”“戊”或“己”)。

(2)Zn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实验探究。
结合实验室制备H2的反应,某实验小组猜想Zn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生成物中含有H2杂质。该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对Zn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混合物进行实验探究:

①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盛有浓NaOH溶液,实验开始时,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混合气体中含有足量的H2,则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C中盛装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通过装置E的球形干燥管中盛有的试剂所产生的现象,可推断出Zn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混合物中含有H2,该球形干燥管中盛装的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兴趣小组分析了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Fe3O4、FeO等)制备铁红(Fe2O3)的流程图并进行了铁红性质实验。
(一)铁红制备的流程图分析:

(1)写出焙烧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完成操作1,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你认为对气体C最佳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冷却后排入空气
B.燃烧后排放
C.再通入反应炉
(4)反应1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 ℃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2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表,你认为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
物质XK2SO4NH4Cl(NH4)2SO4
溶解度g(25℃)34.0
11.137.219.2
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钾晶体时,可选用下列______(选填序号,下同)洗涤剂
A.氯化钾饱和溶液
B.水
C.硫酸钾饱和溶液
为检验硫酸钾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________,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观察现象即可判断。
A.硝酸银溶液
B.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C.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二)铁红的性质实验
(1)实验装置
已知: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H2SO4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3H2OCO2↑+CO↑+4H2O

①实验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则B、D中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③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据分析与计算:
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进行热反应分析,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2。

已知铁的氧化物有FeO、Fe3O、Fe2O3,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够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①800 ℃以上时,管内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写出管内固体质量由48 g变为46.4 g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评价
请指出问题讨论中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1-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4
14-15高一上·广东东莞·期末
3 . 某化学小组为了证明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他们制备二氧化硫和氯气所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Na2SO3+H2SO4 = Na2SO4+H2O+SO2
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1)用来制取氯气的装置是______ (填字母),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性质。
(2)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B、D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均褪色。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____ (填" B”或“D")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装置D中的品红溶液换成紫色的石蕊溶液,则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将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查阅资料得知:两种气体按体积比1:1混合,再与水反应可生成两种常见的酸,因而失去漂白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27更新 | 1265次组卷 | 10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
4 . 如图为实验室制备乙炔并进行性质验证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开始前,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
(2)实验室制备乙炔的方程式为___
(3)仪器A在安装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为防止气体生成的速率过快,由A滴入B的试剂为___
(4)装置C可选用的试剂为___(写出一种即可),其作用为___
(5)反应开始后,D中的现象为___,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
(6)D中验证实验结束后。B中反应仍在继续。此时可撤去装置D,在装置C之后连接收集装置,以下装置中最适合用于收集乙炔的是___
   
2019-11-13更新 | 86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章 烃
5 .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
   
(1) 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__________
abcd
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
(3) 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离子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F中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6 . 某研究小组制备氯气并对产生氯气的条件进行探究。

(1)装置A中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利用了浓HCl的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A中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的杂质可能是___________
(3)B用于收集Cl2,请完善装置B并用箭头标明进出气体方向。___________
(4)C用于吸收多余的Cl2,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该小组欲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制Cl2的影响,设计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现象
I常温下将MnO2和12 mol·L-1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
II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III加热MnO2和4 mol·L-1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
①已知MnO2呈弱碱性。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

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将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18-07-02更新 | 668次组卷 | 2卷引用:期中模拟卷(二)——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用黄铁矿(FeS2,其中硫元素为-1价)在高温下和氧气反应制备SO2
4FeS2+11O28SO2+2Fe2O3,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当该反应转移2.75 mol电子时,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L。
(2)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测定SO2催化氧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的熔点为16.8 ℃,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简述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硫酸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试写出一个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束后,若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 g,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n g,则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
(3)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7-08更新 | 50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培优提升卷)-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章末集训必刷卷(新教材人教版)
8 .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Cl2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取Cl2,制得的Cl2体积总是小于1.12 L(标准状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________(填试剂或用品名称)。
2017-11-27更新 | 160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综合测评(四)
2014·山东日照·一模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请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也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处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应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编号IIIIII
a干燥的有色布条碱石灰湿润的有色布条
b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有色布条
c湿润的有色布条浓硫酸干燥的有色布条
d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
(5)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烧杯中的溶液不能选用下列中的_____(填字母编号)。
a.饱和NaOH溶液b.饱和Ca(OH)2溶液
c.饱和Na2S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
2016-12-09更新 | 1220次组卷 | 2卷引用:沪科版高中化学二单元《 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单元检测题2
10 . 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SO2B.用装置乙验证SO2的漂白性
C.用装置丙收集SO2D.用装置丁处理实验中的尾气
2024-03-25更新 | 939次组卷 | 108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二册(人教2019版)第五章 素养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