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Al(OH)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l(OH)4]-结合H+的能力比
B用pH试纸测定NaCl和NaF溶液的pHpH(NaCl)<pH(NaF)F元素非金属性强于Cl
C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Fe(NO3)2晶体已氧化变质
D溴乙烷、乙醇及固体NaOH混合加热,产生的气态物质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A.AB.BC.CD.D
2021-03-25更新 | 7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化学20210323-001【高三下】
2 .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提纯含有少量苯的苯酚:向含有少量苯的苯酚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除去有机相
B.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将盛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平衡球,分别置于冷水和热水中,观察气体颜色的变化
C.将硝酸亚铁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可推知该样品已经氧化变质
D.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与NaCl共热制取少量HCl,也可以用浓硫酸与KI共热制取HI
2021-05-12更新 | 31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题
3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1 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0.1mol·L-1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结合H的能力比的强

B

将FeCl2样品溶于试管中,加入氯水,继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FeCl2样品已经被氧化变质

C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sp(AgCl) > Ksp(AgI)

D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Fe2+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
A.AB.BC.CD.D
2021-03-10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30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为了测定某氯化钙样品中钙元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已打乱):
①将沉淀全部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10%H2SO4和适量的蒸馏水,使沉淀完全溶解,溶液呈酸性,加热至75℃,趁热用0.0500mol·L-1KMnO4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所用KMnO4溶液的体积。
②过滤并洗涤沉淀。
③准确称取氯化钙样品0.2400g,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6mol·L-1的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完全溶解,再滴加35.00mL0.2500mol·L-1(NH4)2C2O4溶液,水浴加热,逐渐生成CaC2O4沉淀。经检验,Ca2+已沉淀完全。
④再重复以上操作2次并进行数据处理。
完成下列各题:
(1)上面的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填序号)。
(2)写出步骤①中加入KMnO4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滴定终点判断的依据是___
(4)某次实验滴定结束时滴定管内的液面见图,则此时液面读数为___mL。

(5)实验最终测得氯化钙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38.00%(样品中不含其它含有钙元素的杂质),下列说法能合理解释该实验结果的是___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已部分变质
B.滴定过程中,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上的KMnO4溶液
C.滴定时有部分高锰酸钾溶液滴在了实验台上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后又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
5 . 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10.0g样品,并设计用如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图中的E和F构成量气装置,用来测定O2的体积。
(1)写出以下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B:__。装置C:__
(2)装置F的仪器名称是__
(3)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
(4)为准确读出氧气的体积需进行以下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_
A.调整量筒高度,使广口瓶E与量筒F内液面相平
B.将气体冷却至室温
C.平视,使凹液面最低点与视线水平相切再读数
(5)已知F中量出水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1.12升,求过氧化钠的纯度___
2021-04-06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瑞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Ⅰ.无机盐A由4种常见的元素组成(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为探究A的组成,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D为单质,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溶液B显酸性。
(1)写出组成A的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写出A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同时满足:
①其中一种反应物必须是A中的阴离子;②反应原理与“Cu2++4NH3·H20Cu(NH3)+4H2O”相同
Ⅱ.锶(Sr)和镁位于同主族,锶比镁更活泼,锶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氮化锶,已知氮化锶遇水剧烈反应。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制备氮化锶利用氮气样品来制取氮化锶

已知:①所使用的氮气样品可能含有少量CO、CO2、O2等气体杂质。
②醋酸二氨合亚铜CH3COO[Cu(NH3)2]溶液能定量吸收CO,但易被O2氧化,失去吸收CO能力;连苯三酚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O2
(1)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装置D能持续提供N2,这是利用了N2_____的物理性质。
(2)装置F、G、H盛装的试剂分别是_____(填代号)。
A.浓硫酸   B.连苯三酚碱性溶液   C.醋酸二氨合亚铜溶液
(3)方案设计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产品变质,提出改进方案为:_____
2020-11-14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9-20高一·浙江·阶段练习
7 . 为测定已部分变质为Na2CO3的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图安装好仪器,打开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

请填空:
(1)Q内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 种气体。
(2)为测出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硫酸前必须关闭_________ (填“K1”“K2”或“K3”,下空同),打开____________
(3)当上述反应停止时,使K1、K2、K3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4)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缓缓打开K1的理由是__________
2020-12-06更新 | 4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双师 (47).
19-20高二·浙江·阶段练习
8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分析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结论
A将Fe (NO3) 2样品溶于稀H2SO4,滴加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Fe(NO3)2样品已氧化变质
B将铁片投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溶液中存在Fe3+
D向NaAlO2的试管中滴加碳酸氢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合氢离子的能力比
A.AB.BC.CD.D
2020-11-0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48
19-20高三上·浙江·开学考试
9 . 溶液在空气中缓慢变质为中的一种或几种。已知: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关于溶液变质情况的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不变浑浊,再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中一定含有
B.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溶液变浑浊,则样品中至少含有,中的一种
C.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加热,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溶液变浑浊,则样品中至少含有中的一种
D.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前者未完全褪色,后者变浑浊,则样品中一定含有
2019-09-2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超级全能生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9月)化学试题
10 . 下列实验方案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检验亚硫酸钠是否变质先将亚硫酸钠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溶液,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B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加入适量的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弃去沉淀
C除去NaCl晶体中混有杂质先将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蒸发结晶并趁热过滤弃去滤液
D检验中存在溴元素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加入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A.AB.BC.CD.D
2019-08-20更新 | 137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35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