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16 道试题
1 .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D中溶液变蓝
B.装置B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确保C的黄色溶液中无,排除氯气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D.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非金属性Cl>Br>I
2 . 某学习小组将的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准备
(1)稀浓度的测定。
①用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溶液,下列仪器需要用到的有________

②下列操作可能造成测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B.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壁   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2)在酸性条件下可溶解在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探究
【实验任务】利用原电池装置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查阅资料】其他条件相同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
【进行实验】
(3)利用下表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4,记录数据。

装置

实验序号

烧杯中所加试剂

电压表读数

1

20.0

/

10.0

2

20.0

1.0

9.0

3

20.0

2.0

4

25.0

1.0

4.0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子对电压的影响可忽略。
①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________
②由实验2和4测得,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
(4)由(3)中实验结果小组同学对“电压随减小而增大”可能的原因,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随减小而增强。
猜想2:酸性条件下,的还原性随减小而增强。
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在(3)中实验1~4的基础上,利用下表装置进行实验5~7,并记录数据。

装置

实验序号

操作

电压表读数

5

直接测左边装置图中的电压

6

________(填“左”或“右”)侧烧杯中滴加溶液。

7

向另一侧烧杯中滴加溶液。

实验结果为:________,说明猜想2不成立,猜想1成立。
【实验结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等因素有关。
2024-03-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3 . 已知:2Fe+3Br2=2FeBr3,2Fe3++2I-=2Fe2++I2,3Fe2++NO+4H+=3Fe3++NO↑+2H2O,现将Fe(NO3)2溶液分别滴入到以下溶液中:①H2SO4;②HNO3;③溴水;④碘水。其中能使Fe2+转变成Fe3+的是
A.只有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全部
2024-03-0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
4 . 已知有如下反应:
①2Fe3++2I-=2Fe2++I2
②2Fe2++Cl2=2Fe3++2Cl-

(1)判断上述三个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分子或离子是___________
(2)若某溶液中有Cl-和I-共存时,为氧化I-而使Cl-不被氧化,应选用上述反应中的___________离子作为氧化剂。
2024-03-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
5 . 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B.8∶1C.7∶8D.7∶1
2024-03-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B卷
6 . 下列各组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或通入)X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离子组试剂离子方程式
A少量氨水
B过量铜粉
少量氯气
D足量氯气
A.AB.BC.CD.D
2024-02-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部分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是O2B.氧化性Na2FeO4比Z的强
C.反应1中Na2O2只作氧化剂D.反应2中每生成1molZ转移2mole-
2024-02-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阜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8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B.向酸性溶液中滴加溶液:
C.溶液中滴加至溶液呈中性:
D.用醋酸除水垢:
2024-02-2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庐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通入足量的稀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中,先变成,后又变成
B.从上述反应可知氧化性: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D.若通入的完全反应,则通入的和逸出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10 . 某课外活动小组欲验证干燥氯气有无漂白性以及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根据已有的仪器设计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各仪器装置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填接口字母)
a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h
(2)装置I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为了除去混有的少量HCl气体,装置Ⅱ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装置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一段时间后,向装置Ⅳ中加入四氯化碳,震荡静置,四氯化碳在___________层(填“上”或“下”),呈现___________色验证了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装置V中现象为___________验证了干燥氯气无漂白性。
(5)装置Ⅵ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