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6 道试题
1 . 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处理镍钴矿硫酸浸取液(含)实现镍、钴、镁元素的回收。

已知:1.过一硫酸()的电离第一步完全,第二步微弱。
2.25℃时,相关物质的如下:

物质

a

b

回答下列问题:
(1)Ni属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区。
(2)混合气在“氧化”中,产生,其中S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滤渣”的成分之一是软锰矿的主要成分,由氧化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其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若使沉淀完全(浓度),需调节pH不低于________
(5)上述表格中a________b(填“大于”、“小于”或“无法确定”)。
(6)“沉钴镍”后需将钴镍渣洗涤干净,实验室检验其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
(7)滤液2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2 . 立德粉(主要成分为BaSO4ZnS)常用作颜料。以粗氧化锌(主要成分为ZnO,还含少量CuO、Fe3O4等杂质)和BaS为原料制备立德粉的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酸浸”过程中Cu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分离出Fe(OH)3的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
(4)“除杂Ⅱ”中加入过量的锌粉主要除去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5)“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
(6)8.34 g绿矾()晶体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温度为 时固体N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取适量 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 得到一种红棕色固体物质Q ,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 . 某科研小组通过以下方案制备连二亚硫酸钠()并测定其纯度。
资料:具有强还原性,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且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不溶于乙醇,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低于52℃时在水溶液中以形态结晶,高于52℃时在碱性溶液中脱水成无水盐。
回答下列问题:
(1)无氧条件下,用锌粉还原的混合液,即可制得连二亚硫酸钠;

操作步骤:连接装置,关闭三通阀→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称取一定质量Zn置于三颈烧瓶中→___________(填标号)pH传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A.注入的混合液→充入→抽真空
B.抽真空→注入的混合液→充入
C.抽真空→充入→注入的混合液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滴加稍过量NaOH溶液控制pH在8.2~10.5之间,使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将所得溶液分批逐步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搅拌,水蒸气加热略高于52℃左右结晶→___________→用乙醇洗涤→干燥,可获得
(3)隔绝空气加热固体完全分解得到固体产物,但实验过程未能做到完全隔绝空气,设计实验证明该分解产物中含有___________
(4)下图是硫的四种含氧酸根的结构推断具有强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该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将转化为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未配平)。
实验过程:称取0.25g产品加入三颈烧瓶中,维持氮气氛围,加入适量NaOH溶液,再滴加0.10 标准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22.00mL标准溶液。则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杂质不参与反应,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024-05-22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4 . 从某工厂铜电解车间产生的难溶副产物黑铜泥(主要成分为)和废水车间产生的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中回收铜和砷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沉铜过程主要发生反应易分解生成微溶于水的;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小。
(1)升温能加快氧化浸出的速率。温度过高时,浸出速率反而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
(2)被氧化为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沉铜前,需要对氧化浸出液进行稀释。稀释倍数对沉铜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稀释倍数较小时,滤渣2中As含量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粗三氧化二砷中砷含量的测定。
ⅰ.取0.1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NaOH溶液,使样品完全溶解;
ⅱ.加入适量乙酸铅溶液,消除-2价硫的干扰;
ⅲ.用稀硫酸调pH=8,加入3g碳酸氢钠和少量淀粉溶液;
ⅳ.用碘标准溶液(溶质按计)滴定,将砷氧化至最高价态。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碘标准溶液VmL。
已知:样品中砷只以+3价的形式存在。
①若样品中有-2价硫,没有步骤ⅱ,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样品中砷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③步骤ⅲ中加入碳酸氢钠,能保持滴定过程中溶液pH基本稳定,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5 . 某化学小组探究硫酸铁铵的反应。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迅速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和大量气泡;继续滴加,当气泡量明显减少时,试管口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开始逐渐变蓝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无丁达尔现象),继续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依然为棕红色,放置两天无明显变化
已知:(棕红)
(1)①实验Ⅰ中产生红褐色沉淀与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由实验Ⅰ可得出与结合的能力:___________(填“>”、“<”、“=”)。
(2)资料显示,可以氧化。针对实验Ⅱ中的现象,小组同学又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溶液(pH=1.78)中加入0.5mL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2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向2mL溶液(pH=2.03)中加入0.5mL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5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①实验Ⅲ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Ⅱ、Ⅳ中现象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3)针对实验Ⅲ、Ⅳ的现象差异,小组同学提出猜想:pH影响了的氧化性或的还原性,并实施实验。
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1.按如图搭好装置,接通电路,电压表读数为0.6V;
2.向a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不变;
3.向石墨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变为0.5V。
①a、b分别是___________
②结合电极反应解释步骤3中电压表示数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
③补充实验Ⅵ:向实验Ⅱ得到的棕红色液体中加入3滴10%稀硫酸,棕红色迅速变黄,检测到。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Ⅵ中氧化还原反应明显加快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实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有关。
2024-05-22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2024·陕西榆林·三模
6 . (三氯化六氨合钴,)是合成其他含钴配合物的重要原料,实验室中可由金属钴及其他原料制备
已知:①在时,恰好完全沉淀为
②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易潮解,Co(Ⅲ)的氧化性强于
制备步骤如下:
Ⅰ.的制备:用金属钴与氯气反应制备,实验中利用如图装置(连接处橡胶管省略)进行制备。

Ⅱ.在锥形瓶内加入研细的水,加热溶解后加入活性炭作催化剂。
Ⅲ.冷却后,加入浓氨水混合均匀。控制温度在10℃以下并缓慢加入溶液。
Ⅳ.在60℃下反应一段时间后,经过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橙黄色的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用图中的装置组合制备,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在制备时,加入浓氨水前,需在步骤Ⅱ中加入,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
(5)步骤Ⅲ中在加入溶液时,控制温度在10℃以下缓慢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在步骤Ⅳ中过滤、洗涤、干燥之前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制得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
2024-05-22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检测(三模)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7 . 某科研小组模拟工业尿素法生产硫酸肼(),并测量其纯度。具体方案为:在尿素溶液中逐滴滴入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然后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制得肼,利用氮气吹出混合物中的肼,用硫酸吸收肼制备硫酸肼。制备实验装置如下:

已知:
①肼极易溶于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高温作用会爆炸分解;
②硫酸肼为无色无味鳞状结晶或斜方结晶,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和二氯乙烷等有机溶剂;
③密度:(硫酸肼)>(二氯乙烷)>(稀硫酸)。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尿素溶液的装置名称为___________;实验开始时装置B中肼不足量时可以得到酸式盐,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为___________
(3)装置A中发生反应制备肼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装置B中二氯乙烷的作用为:①防倒吸;②___________。使用冰水浴的作用为___________
(5)装置B反应完全后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硫酸肼,洗涤过程中最好选择下列洗涤剂(填字母)___________。
A.冷水B.热水C.无水乙醇D.饱和食盐水

(6)测定产品中硫酸肼的质量分数。称取m g所得晶体溶于水,加入适量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该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c 的碘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无毒气体产生。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滴定终点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 mL,产品中硫酸肼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8 . 氯化氰,又名氯甲氰,熔点为,沸点为,剧毒,可溶于水、乙醇、乙醚等,受热易分解,易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某小组制备氯化氰并探究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D装置中盛放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的作用是_______
(3)B、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相同,其作用是_______。F装置的作用是降低温度,其中干冰起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
(4)在条件下,由制备氯化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的电子式为_______
(5)上述实验中,完全反应时收集到,则产率为_______%(保留2位小数)。
2024-05-21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名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考试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9 . 以溶液、浓盐酸为腐蚀液,能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腐蚀。某小组对此反应过程进行探究。
资料:i.水溶液中:呈无色;呈黄色;呈棕色。
ii.;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将等体积的溶液a分别加到等量铜粉中,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溶液a

现象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蓝色变浅,5h时铜粉剩余

浓盐酸(产生无色气泡,溶液无色;继而溶液变为黄色;较长时间后溶液变为棕色,5h时铜粉剩余

溶液()和浓盐酸(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棕色,无气泡;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颜色变浅,后接近于无色,5h时铜粉几乎无剩余

(1)Ⅰ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对于实验Ⅱ的现象进行分析。
①经检验Ⅱ中气体为。分析气体产生的原因,进行实验:将溶液加到铜粉中,溶液慢慢变蓝,未检测到
依据电极反应式,分析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Ⅱ中溶液变为黄色,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Ⅰ、Ⅲ,分析实验Ⅲ中将溶液a加到铜粉中未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①假设1:增大,白色沉淀不能稳定存在。
实验验证:取Ⅰ中洗涤后的沉淀,加入饱和NaCl溶液,白色沉淀溶解。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沉淀溶解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假设2:增大,白色沉淀不能稳定存在。
实验验证: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假设2不合理。
(4)实验Ⅱ、Ⅲ对比,实验Ⅱ中产生气泡,实验Ⅲ中无气泡。分析可能原因______
(5)结合现象和化学反应原理解释选择与浓盐酸的混合液而不单独选择溶液或浓盐酸做腐蚀液的原因_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10 . 废电池中含磷酸铁锂,提锂后的废渣主要含和金属铝等,以废渣为原料制备电池级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均难溶于水。
ii.将转化为有利于更彻底除去
(1)酸浸前,将废渣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
(2)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加入硝酸溶解的原因:________
(3)在酸浸液中加入进行电解,电解原理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电解过程中不断增大。结合电极反应说明在电解中的作用:________

(4)“沉淀”过程获得纯净的。向“氧化”后的溶液中加入HCHO,加热,产生NO和,当液面上方不再产生红棕色气体时,静置一段时间,产生沉淀。阐述此过程中HCHO的作用:________
(5)过滤得到电池级后,滤液中主要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
(6)磷酸铁锂-石墨电池的总反应:
①高温条件下,、葡萄糖()和可制备电极材料,同时生成CO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二模)化学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