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实验小组探究双氧水与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表:

序号

实验装置及操作

   

   

   

实验现象

无明显变化溶液立即变为黄色,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温度升高;最终溶液仍为黄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少量无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加深,温度无明显变化;最终有紫黑色物质析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B.对比②和③,酸性条件下氧化的速率更大
C.实验②③中的温度差异说明,氧化的反应放出大量热
D.对比②和③,③中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分解的速率大于氧化的速率
2023-04-27更新 | 5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
2 . 冠醚能与碱金属离子结合(如图所示),是有机反应很好的催化剂,能加快KMnO4与环己烯的反应速率。

   

用结合常数表示冠醚与碱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结合常数越大两者结合能力越强。
碱金属离子
结合常数
冠醚
Na+
(直径:204pm)
K+
(直径:276pm)
冠醚A(空腔直径:260~320pm)1991183
冠醚B(空腔直径:170~220pm)3713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推测结合常数的大小与碱金属离子直径、冠醚空腔直径有关
B.实验   c(Na+):①>②>③
C.冠醚通过与K+结合将携带进入有机相,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D.为加快KMnO4与环己烯的反应速率,选择冠醚A比冠醚B更合适
2023-04-26更新 | 794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3 . Rh(I)-3-羟基-2-硝基吡啶催化甲醇羰基化制备乙酸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催化剂活性,其机理如图所示。已知:TS1、TS2、TS3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反应过程中仅有键的断裂与形成
B.CO做配体时,C的配位能力小于O
C.增大Rh(I)-3-羟基-2-硝基吡啶的用量,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D.通过定量测定发现,反应过程中物质②含量最少,其可能原因是②→③为快反应
2023-04-25更新 | 51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
4 . 的综合利用是实现“双碳”的重要手段。利用钌(Ru)基催化剂将转化为有机原料甲酸的反应机理按照反应I、II、III依次进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II中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成H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反应过程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发生了变化
5 .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用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过程如图。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添加不同助剂(催化剂中添加助剂Na、K或Cu后可改变反应的选择性),经过相同时间后测得的转化率和各产物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
助剂的转化率/%各产物的物质的量分数/%
其他
Na42.535.939.624.5
K27.275.622.81.6
Cu9.880.712.56.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i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ii步的低
B.产物中的键角均为120°
C.对于单位时间内乙烯的产量来说,添加助剂K的效果最好
D.催化剂的使用可以提高低碳烯烃的平衡产率
6 . 某化学反应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2L的密闭容器中只充入3.0molA,A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实验①相比,②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B.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③增大了压强
C.适当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
D.0~20min,实验②中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5 mol·L-1·min-1
2023-04-21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题
7 . 三元催化器是重要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加快反应速率
B.三元催化器的使用可以降低光化学烟雾
C.催化转化反应中,、碳氢化合物均作还原剂
D.该催化转化器中可能发生反应
2023-04-21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题
8 . 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草酸(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实验
温度

有关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s

酸性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H2O

V/mLc/ molL-1V/mLc/ molL-1V/mL
A29320.0240.10t1
BT120.0230.1V18
C31320.02V20.11t2
(1)草酸为弱酸,写出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___________(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___________、T1=____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若t1<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0-8s内,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KMnO4) ___________
Ⅱ.催化剂在生产和科技领域起到重大作用。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用控制变量法比较和对分解的催化效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4)定性分析:某同学通过观察甲中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快慢,由此得出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结论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___________
9 . 为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是CO2循环再利用最有效的技术之一。
(1)二氧化碳甲烷化时发生的反应为:CO2(g)+4H2(g)CH4(g)+2H2O(g)
①298K时,已知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kJ·mol-1

②能判断该过程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CO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CO2的生成速率与H2O的生成速率相等
③有利于提高体系中CO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使用高效催化剂B.增加CO2投入量C.延长反应时间D.及时分离CH4
(2)催化剂的选择是CO2甲烷化的核心,金属Ni或Ni-CeO2均可作为催化剂。反应相同时间,测得CO2转化率和CH4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高于320°C,以Ni-CeO2为催化剂,CO2转化率略有下降,而以Ni为催化剂,CO2转化率却仍在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CH4的选择性公式:CH4的选择性=×100%)

(3)Ni-CeO2催化CO2加H2生成CH4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则发生的副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CO2甲烷化发生反应CO2(g)+4H2(g)CH4(g)+2H2O(g),由于该反应存在副反应,反应的CO2不能100%转化为CH4,生成的CH4须依据CH4的选择性公式进行计算。某温度,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4molH2,10min后达到平衡,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4的选择性分别为80%、90%,则CH4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2023-04-1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锂电池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用“循环电沉积”法处理某种锂电池,可使其中的Li电极表面生成只允许通过的和C保护层,工作原理如图1,具体操作如下。

i.将表面洁净的Li电极和电极浸在溶有的有机电解质溶液中。
ii.0-5min,a端连接电源正极,b端连接电源负极,电解,电极上生成和C。
iii.5-10min,a端连接电源负极,b端连接电源正极,电解,电极上消耗和C,Li电极上生成和C,步骤ⅱ和步骤iii为1个电沉积循环。
iv.重复步骤ⅱ和步骤ⅲ的操作,继续完成9个电沉积循环。
(1)步骤ii内电路中的______________迁移(填“Li电极”或“电极”)。
(2)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步骤ⅱ电解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步骤ⅲ中,Li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和C只有在的催化作用下才能发生步骤ⅲ的电极反应,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历程中存在碳氧键的断裂和形成
b.反应历程中涉及电子转移的变化均释放能量
c.催化剂通过降低电极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2023-04-1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 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