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用下图所示装置(C中盛放的是过氧化钠)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做供氧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中盛放的溶液也可以用溶液替换
B.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
C.B、C装置之间最好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将6.2 g 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中,则固体增重3.0 g
2024-02-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2 . 实验室用浓硫酸与铜丝加热生成的制备少量并检验性质。

Ⅰ.生成并检验性质
操作及现象:点燃酒精灯,试管ⅰ中有白雾生成,铜丝表面产生气泡;试管ⅱ中溶液红色褪去,试管ⅲ中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将铜丝抽离硫酸并停止加热。
(1)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ⅱ中现象说明具有______作用。
(3)若将试管ⅲ与试管ⅱ位置互换,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能否作为是酸性氧化物的证据?说明理由:______
Ⅱ.制备并检验性质
(4)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进行实验:

①A中溶液褪色,说明具有______性。
②B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C中无明显现象,甲同学通过检测的生成证明发生反应:取1mL C中溶液于试管中,______(填试剂、操作和现象)。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没有排除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______
综合甲、乙同学的实验可知,能将氧化。
3 . 某兴趣小组探究铜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1)实验中发现装置①中试管底部有白色粉末生成,其成分可能为___________
a.CuSO4·5H2O    b.CuO    c.Cu(OH)2       d.CuSO4
(2)试管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3)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试管④中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5)装置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4-01-31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4 . 某小组从电极反应的角度研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1)实验室以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氧化反应为,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
(2)当氯气不再逸出时,固液混合物A中仍存在和盐酸.小组同学分析认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的氧化性和-的还原性均减弱,为此进行探究.
实验任务探究离子浓度对氧化性的影响
提出猜想
猜想a:随减小,的氧化性减弱.
猜想b:随增大,的氧化性减弱.
查阅资料电极电势是表征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物理量.电极电势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电极电势越小,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验证猜想用溶液、溶液和蒸馏水配制混合液(溶液总体积相同),将电极置于混合液中测定其电极电势,进行表中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电极电势/V
120200
2mn10
3201010
①根据实验1和2的结果,猜想a成立.补充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1和3的结果,猜想b成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用电极电势关系表示).
探究结果固液混合物A中仍存在和盐酸的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溶液中减小、增大,氧化性减弱.
③根据上述探究结果,小组同学作出如下推断:随增大,还原性增强.
实验验证:在固液混合物A中加入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加热.证明推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3)根据电化学的相关知识,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电解池装置,成功实现了铜与稀硫酸制氢气.

图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资料i.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成(棕黑色)、(绿色)、(紫色);ⅱ.浓碱条件下,可被还原为;ⅲ.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通入
I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B中试剂是___________
(2)通前,Ⅱ、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棕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I、Ⅱ通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______
(4)根据资料ⅱ,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Ⅲ中放置后的悬浊液,加入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Ⅲ中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Ⅲ中放置后的悬浊液,加入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
6 . 某化学小组研究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下列实验中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均在注射器中完成,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记录如表:
序号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
实验1加入适量铜片与2mL的浓硝酸。反应剧烈,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立即呈绿色。
实验2加入过量的铜片与2mL0.5mol/LHNO3溶液。产生无色气泡,溶液逐渐变为蓝色。注射器中的气体始终无色。反应结束后,向注射器中充入一定量的O2,气体迅速变为红棕色
实验3加入过量的铁粉与2mL0.5mol/LHNO3溶液,立即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为很浅的绿色,反应结束后将气体通入有空气的容器无明显变化,点燃,有尖锐的爆鸣声,容器壁出现无色液滴;取反应后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立刻得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加热后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铜与浓HNO3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对实验1所得溶液呈绿色,而实验2所得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提出猜想。
查阅资料:
i.NO2溶于稀硝酸会反应:而溶于浓硝酸不反应,使溶液呈黄色;
ⅱ.NO2与水反应时会有部分发生反应:,HNO2是弱酸,无色,不稳定。
ⅲ.离子颜色为绿色。
猜想1:NO2溶于浓硝酸,与蓝色溶液混合而呈现绿色。
猜想2:HNO2电离出的结合为(绿色)。
①向浓硝酸中通入NO2,溶液呈黄色,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后呈绿色,证实猜想1合理。
②研究猜想2是否为实验I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实验如下。

a.证明溶液A中含有HNO2的证据是___________
b.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硝酸,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结果表明,猜想2不是实验I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实验2中充入O2后气体变为红棕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查阅文献:铁粉与稀硝酸反应会生成H2.由实验3中的实验现象可知,过量的铁粉与0.5mol/L稀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中除了H2外,还有___________生成。写出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甲同学对实验3产生H2的原因提出假设: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乙同学认为该假设不合理。依据是实验2中观察到了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该现象能说明假设不合理。
(6)结合以上实验可知,金属与硝酸反应的产物与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2024-03-27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3-24高三上·北京房山·期末
7 . 某学习小组对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制取氮氧化物的反应。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装置B中液面上方为无色气体,C中液面上方为红棕色气体。
①为排尽整套装置内的空气,先打开弹簧夹,通入_______(填化学式),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②C中液面上方为红棕色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学习小组在做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时观察到了以下现象:实验Ⅰ中蓝色溶液A遇铜片立即产生气泡,而相同条件下实验Ⅱ中硝酸遇铜片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才有少量气泡产生。实验操作如下:

实验Ⅰ:

实验Ⅱ:

分析蓝色溶液A的成分后,学习小组探究蓝色溶液A与铜片能够立即发生反应的原因。
①假设1:___________(填化学式)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实验验证:向硝酸中加入少量硝酸铜固体,溶液呈蓝色,放入铜片,无明显变化。
结论:假设1不成立。
②假设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向A中鼓入数分钟得溶液C,相同条件下,铜片与A、C溶液的反应速率:______(填“”“”“”)。实验证明假设2成立。
③经检验,蓝色溶液A中还含有少量亚硝酸
设计实验证明也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操作和预期的现象是:___________。向含有铜片的溶液B中___________
实验总结:对铜与硝酸的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4)请推测与浓硝酸反应中参与的可能的催化过程:
   ___________
2024-01-22更新 | 540次组卷 | 2卷引用:大题02 化学实验综合题(分类过关)-【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8 . 某实验小组用漂白粉[主要成分为]和浓盐酸制备氯气,进行相关性质实验,并模拟制备“84”消毒液,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
(2)验证新制氯水的组成

①关闭,打开,至C中的水变为浅黄绿色时关闭

②取C中溶液,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③甲同学打开,将C中溶液放入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甲同学认为溶于水生成。乙同学认为甲的结论不正确,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拟制备“84”消毒液并测定其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操作为关闭,打开,至E中充满大量黄绿色气体时关闭。写出E中发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E中溶液V mL,先加入足量双氧水,发生反应,再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m g,试计算所制“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用含“V”和“m”的式子表示)。
9 . Ⅰ、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NH3能还原Cu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为___________
(2)请将提供的装置按合理顺序连接:g→___________→___________→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证明NH3能还原Cu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Ⅱ、试管中装有某未知A溶液,装置密闭,操作过程中未见气球中有颜色变化(如下图)
(5)无色A溶液加热后变红,停止加热后溶液又变成无色,则A溶液是___________
(6)红色A溶液加热后变成无色,停止加热后溶液又变红色,则A溶液是_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题
10 . 某小组同学分别探究溶液、溶液的性质。
Ⅰ.探究溶液的性质。
(1)预测具有氧化性,因此可以与Zn反应,此时Zn体现______性。
(2)预测具有还原性,预测依据是______,因此可以与酸性溶液反应。
(3)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序号

操作

i

滴加溶液

iii

加入少量锌粉

iii

滴加酸性溶液

①i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为红褐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
②iii中的现象是______
(4)某同学认为中现象并不能证明具有还原性,他的理由有二:①将酸性高锰酸钾稀释也可能产生该现象,②为证实该反应中确实被氧化,需要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试剂______,观察到现象______
Ⅱ.探究溶液的性质。
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并观察到对应现象:

操作

现象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而后红色褪去


(5)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6)vi中滴加氯水过程中,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Ⅲ.小组同学探究vi中褪色原因,提出两种假设:a.铁离子被转化,b.被转化。
(7)进一步预测可能被转化为,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预测,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
2024-01-2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