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某同学做“FeSO4被HNO3氧化”的实验,发现溶液变深棕色。猜想可能是生成的NO2或NO与Fe2+或Fe3+反应,使溶液变为深棕色,设计下列装置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后关闭c打开a、b,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__
(2)反应开始时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关闭_____(选填“a”“b”“c”),打开_____(选填“a”“b”“c”)及分液漏斗活塞,反应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证明NO与Fe²⁺反应。
(4)完成(3)中实验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a通一段时间N2,更新丙、丁中试剂,关闭a和b,打开c及分液漏斗活塞。反应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证明NO2也可与Fe2+反应。对此你认为这个结论_______(填“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若你认为合理此空不用填)。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甲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A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B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方案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2024-04-1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一)
2 . 甲同学设计图1装置探究硫和氯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则B中的试剂是_______(填名称),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2)实验过程中,C中产生浅黄色沉淀,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通过实验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则从原子结构角度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
(3)若利用上图装置探究碘和氯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需要改动的一处是_______。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图的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呈_______色;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却未见液体流下,原因可能是_______

2024-04-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实验室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备并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C中试剂为滴有KSCN溶液的溶液;D中试剂为的饱和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A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①溶液变红的原因为___________
②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该猜想:_____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取D中适量溶液,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实验能否证明氯气具有氧化性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
2024-01-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Ⅰ.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含硫化合物(NH4)2S2O8的性质,设计如下实验探究(NH4)2S2O8的氧化性。
实验操作:向小试管中加入溶液,并滴入两滴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少量溶液,试管中溶液立即变蓝,取上层清液检验,证明溶液中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检验该溶液中存在的具体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
(3)实验结论:的氧化性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I2
已知:I2可与发生反应:,为了进一步探究的反应速率,小组同学设计下表实验:
试验编号溶液/溶液/蒸馏水/0.4%的淀粉溶液/滴溶液/变色时间/s
a4.004.022.0立即
b4.01.0230

(4)上述实验b中的______________
加入溶液后溶液变蓝的时间明显增长,小组同学对此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1:反应的速率远低于反应的速率;
猜想2:先与反应,消耗完后才与反应。
为验证上述猜想,小组同学补充下表实验:
试验编号溶液/碘水/溶液//0.4%的淀粉溶液/滴溶液/实验现象
c20201000.2下层溶液显浅紫色
d05200220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一段时间后又变蓝

(5)验证猜想1的实验设计为_______(填“实验c”或“实验d”下同),验证猜想2的实验设计为_______
(6)实验c中下层溶液显浅紫色的原因为_______
(7)由上述实验可知_______(填“猜想1”或“猜想2”)成立。
Ⅱ.Na2S2O5常用作纺织业棉麻脱氯剂;酸化时可放出SO2气体,其制备工艺流程
如下:

(8)Na2S2O5的名称为_______(选填“焦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
(9)“反应I ”中应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反应后析出的固体产物是_______
(10)“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1)若反应条件或用量等控制不当,则所得的Na2S2O5产品中往往含有杂质。
①若产品中含有杂质Na2SO3,其具体原因可能是_______(任答一条即可)。
②若检验产品中含有杂质Na2CO3,下列试剂的使用顺序依次为_______(填编号)。
a.稀硫酸 b.澄清石灰水 c.品红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12)Na2S2O3也可用作棉麻的脱氯剂。
①Na2S2O5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Na2S2O5与Na2S2O3脱氯等效时,消耗二者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2023-12-15更新 | 408次组卷 | 2卷引用:题型17 化学实验综合-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5 . Ⅰ.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490mL 0.25mol·L−1的NaOH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称取NaOH质量为___________g。
(2)在配制的过程中一定不需要使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A.烧杯     B.药匙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E.锥形瓶       F.胶头滴管
(3)下列的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内原来存有少量的水未进行干燥
B. 称量固体时,所用砝码已生锈
C. NaOH固体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进行转移
D. 定容时仰视视刻度线
E.定容时液面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Ⅱ.某学习小组为探究CO2与过氧化钠反应时是否需要与水接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先打开K2,关闭K1,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先打开K1,关闭K2,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4)装置②是为了除去CO2中的HCl气体,所选试剂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浓H2SO4    B.饱和Na2CO3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
(5)从上述试剂中选择,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其作用为___________
(6)甲同学根据实验现象认为:CO2与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据此推断他观察到的步骤1和步骤2的a处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
(7)乙同学对此结论提出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同学的理由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6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不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


a中反应

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

A

Cu与浓生成品红溶液褪色

B

C与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铁钉与浓生成淀粉-KI溶液变蓝

D

浓NaOH与溶液生成酚酞溶液变红
A.AB.BC.CD.D
2024-05-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
②将除杂装置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____
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发生的反应有,另外还有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2)探究的性质
①取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是否氧化了而产生,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取少量,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滴加盐酸,有产生。
i.由方案中溶液变红可知中含有_____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i.方案可证明氧化了。用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根据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而方案实验表明,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滴入和足量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证明氧化性,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4-05-0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检测化学试卷
8 . 某课外小组探究Cu(Ⅱ)盐与Na2S2O3溶液的反应。
【查阅资料】
ⅰ. 2+Cu2+[Cu(S2O3)2]2-(绿色),2+Cu+ [Cu(S2O3)2]3-(无色):
ⅱ. 2NH3+Cu+[Cu(NH3)2]+(无色),[Cu(NH3)2]+遇空气容易被氧化成[Cu(NH3)4]2+ (蓝色);
ⅲ. 易被氧化为
【猜想假设】
同学们根据资料认为Cu(Ⅱ)盐与Na2S2O3可能会发生两种反应:
假设1:Cu2+在溶液中发生配合反应生成[Cu(S2O3)2]2-
假设2:Cu(Ⅱ)有氧化性,Cu2+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
实验一:探究CuSO4与Na2S2O3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实验序号V1(mL)V2(mL)逐滴加入Na2S2O3溶液时的实验现象

a1.50.5溶液逐渐变为绿色,静置无变化
b1.01.0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成浅绿色,静置无变化
c02.0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浅至无色,静置无变化

(1)根据实验a的现象可推测溶液中生成的含Cu微粒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甲同学认为实验一可证明假设2成立,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CuCl2与Na2S2O3的反应。

(3)乙同学利用已知资料进一步证实无色溶液中存在Cu(Ⅰ),他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氨水,___________(补全实验方案),则说明含Cu(Ⅰ)。
(4)经检验白色沉淀中含CuCl,请写出继续加Na2S2O3溶液后CuCl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经检验氧化产物以形式存在,写出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获得结论】
(6)综合以上实验,同学们认为Cu(Ⅱ)盐与Na2S2O3在溶液中的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得到实验结论,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下面的横线中。
A配合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①随n():n(Cu2+)的增大,二者发生___________的趋势减弱;
②Cu(Ⅱ)盐的阴离子为Cl-时能增大Cu2+发生___________的趋势。
2024-04-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诊断化学试题
9 . 兴趣小组查阅文献后,设计实验对苯酚的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ⅰ. 25℃,相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Ka1(H2CO3)=4.2×10−7Ka2(H2CO3)=5.6×10−11Ka(C6H5OH)=1.3×10−10
ⅱ.苯酚与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6C6H5OH [Fe(C6H5O)6]3−(紫色)+6H+
Ⅰ.探究苯酚酸性的强弱
(1)苯酚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酸性强弱顺序为CH3COOH>H2CO3> C6H5OH,所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探究苯酚与铁离子的显色反应
实验1实验2

兴趣小组对以上实验的现象提出猜想。
猜想1: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促进作用。
猜想2: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抑制作用。
(3)向实验1反应后溶液中继续加入固体,若溶液颜色无变化,则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向实验1反应后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固体(填化学式),若溶液颜色变为浅紫色,说明猜想2成立。
(5)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猜想3:溶液的会影响显色效果,并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现象
3向2mL苯酚溶液(调节)中滴加0.1mol/LFeCl3溶液溶液显紫色
4向2mL苯酚溶液(调节)中滴加0.1mol/L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5向实验4所得悬浊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至过量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紫色;继续滴加盐酸,溶液由紫色变为浅黄色
①实验4中生成的红褐色沉淀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5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溶液由紫色变为浅黄色,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024-04-26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已知:①草酸是一种弱酸,草酸晶体(H2C2O4·2H2O)易溶于水,受热易熔化、气化和分解。②草酸分解产生。③草酸钙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1)草酸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草酸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验证草酸分解的产物用到下列仪器,仪器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仪器可重复使用);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该套装置___________(填“是”或“否”)完善,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3)盛装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4)证明有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