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人物

内容

将军冯邕之妻元氏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
长乐长公主元瑛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
乐安郡公主元仲英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
该表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
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
2 . 北齐编修的《魏书》,明确将鲜卑族源纳入炎黄谱系,称东晋掌权士族和南朝君主及宗室为“岛夷”。南朝梁的《宋书》,则称在北方建立政权的胡人为“索(北方少数民族的发辫)虏”。南北方此举的根本目的在于(     
A.明“夷夏之辨”B.构建政权合法性
C.承续华夏正统D.阐发大一统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古发现,后燕昌黎太守崔遹于395年葬于今辽宁省朝阳县附近。其墓圹与棺木形制是慕容鲜卑式样,但随葬器物如陶器、漆器、铜魁、铜刀、砚板、铜钱、铜弩等物与汉晋中原地区墓葬相似。这体现了(     
A.中华文明分布比较广泛B.鲜卑经济与汉晋实力相当
C.北魏与东晋的贸易频繁D.鲜卑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4 . 如表《魏书》记载的部分皇帝赏赐
道武帝登国3年(388年)杂畜十余万……各有差
明元帝永兴5年(413年)赏征还将士牛马、奴婢各有差
太武帝始光4年(427年)留文武生口、缯帛、马牛各有差
由此可知(       
A.北方游牧经济衰落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鲜卑民族习俗的延续D.俸禄制改革不彻底
7日内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部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一词大体起源于魏晋,最初用于天文领域。后统治者借用为宫门名,如后赵“西中华门”、北魏“中华门”、南朝梁“东、西中华门”等。而后,不论南朝北朝,“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由此可见,“中华”一词的使用(     
①表明其使用范围扩大   ②标志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③反映其内涵不断丰富   ④折射出南北朝文化交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6-06更新 | 26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6 . 下图是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造成货币使用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货币政策B.手工业的地域性特色
C.政局稳定指数的差异D.经济重心的向南转移
2024-06-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七)历史试卷
7 . 宇文泰在执掌西魏朝政期间,采用汉族士人苏绰建议,颁布了“先洗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六条诏书,让地方官遵照执行,牧守令长不通者不能为官,还开设学校,选拔中下级官吏学习其内容。六条诏书的颁布(     
A.开启北方政权封建化进程B.巩固北方黄河流域统一的局面
C.奠定后世心学的理论基础D.体现儒道法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2024-06-0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对峙,在政治上互不承认。南朝《宋书》对北魏祖先的记述中提道:“索头虏姓拓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北朝《魏书》中提道:“拓跋鲜卑为黄帝少子昌意之后。黄帝以土为德,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这些记载反映了南北政权(     
A.对彼此正统地位否定B.对华夏文化的共同认同
C.政权更迭均十分频繁D.族群界限已经基本消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北魏石刻书法艺术成就显著,在平城时期书体由隶向楷转变(图1),在洛阳时期,石刻书法继续向楷体转变,字体撇捺舒展开张,横竖含蓄内敛(图2)。魏碑石刻的发展反映出(       

A.书法成为一种艺术B.北方艺术风格雄健
C.民族交融程度加深D.鲜卑族完成封建化
2024-06-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中国古代不少人口迁移运动都带有政治权力的影子,迁移的动因有避难、迁都、垦荒等。而由最高统治者主导的内聚式的人口迁移运动,往往带有增强文化向心力的意图,最适合作为其依据的是(     
A.秦朝将六国贵族迁入咸阳B.北魏贵族移居并改籍洛阳
C.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偏安D.清前期移湖广之民人四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