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平均值不等式是最基本的重要不等式之一,在不等式理论研究和证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基本不等式就是最简单的平均值不等式.一般地,假设n个非负实数,它们的算术平均值记为(注:),几何平均值记为亦(注:),算术平均值与几何平均值之间有如下的关系:,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上述不等式称为平均值不等式,或简称为均值不等式.
(1)已知,求的最小值;
(2)已知正项数列,前n项和为.
(i)当时,求证:
(ii)求证:.
7日内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数学试题
2 . 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下凸数列.
(1)证明:任意一个正项等比数列均为下凸数列;
(2)设,其中分别是公比为的两个正项等比数列,且,证明:是下凸数列且不是等比数列;
(3)若正项下凸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证:.
3 .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抛物线的焦点为ABC上不同的三点.
(1)求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过点,且斜率,求面积的最小值;
(3)若直线相切,求证:直线也与相切.
2024-06-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4 . 矩形ABCD中,PQ为边AB的两个三等分点,满足R是折线段BC-CD-DA(不包括AB两点)上的动点,设
(1)当△APR是等腰三角形,求
(2)当R在线段BC(不包括BC两点)上运动时,证明:
(3)当R在线段CD(包括CD两点)上运动时,求的最大值.
2024-06-0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数学试卷
5 . 差分法的定义: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时,.例如: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前项和为,因为,所以
(1)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求的前项和
(2)若,且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证明:
6 . 定义:若曲线或函数的图象上的两个不同点处的切线互相重合,则称该切线为曲线或函数的图象的“自公切线”.
(1)设曲线C,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曲线C的图象,并判断C是否存在“自公切线”?(给出结论即可,不必说明理由)

(2)证明:当时,函数不存在“自公切线”;
(3)证明:当时,.
2024·全国·模拟预测
7 . 一般地,抛物线的三条切线围成的三角形称为抛物线的切线三角形,对应的三个切点形成的三角形称为抛物线的切点三角形.如图,分别为抛物线的切线三角形和切点三角形,为该抛物线的焦点.当直线的斜率为时,中点的纵坐标为

(1)求
(2)若直线过点,直线分别与该抛物线的准线交于点,记点的纵坐标分别为,证明:为定值.
(3)若均不与坐标原点重合,证明:
2024-05-30更新 | 37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抢分卷(三)数学试题
8 . 彗星是太阳系大家庭里特殊的一族成员,它们以其明亮的尾巴和美丽的外观而闻名,它的运行轨道和行星轨道很不相同,一般为极扁的椭圆形、双曲线或抛物线.它们可以接近太阳,但在靠近太阳时,由于木星、土星等行星引力的微绕造成了轨道参数的偏差,使得它轨道的离心率由小于1变为大于或等于1,这使得少数彗星会出现“逃逸"现象,终生只能接近太阳一次,永不复返.通过演示,现有一颗彗星已经“逃逸”为以太阳为其中一个焦点离心率为的运行轨道,且慧星距离太阳的最近距离为.
(1)求彗星“逃逸”轨道的标准方程;
(2)设双曲线的两个顶点分别为,过作双曲线的切线,若点P为双曲线上的动点,过P作双曲线的切线,交实轴于点Q,记直线交于点M,直线于点N.求证:MNQ三点共线.
2024-05-16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教研联盟高三调研测试(二模)数学试卷
9 . 设抛物线,过点的直线与交于两点,且.若抛物线的焦点为,记的面积分别为.

       

(1)求的最小值.
(2)设点,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为,求证:直线过定点.
(3)我国古代南北朝数学家祖暅所提出的祖暅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当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记线段与抛物线围成的封闭图形为轴旋转半周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为.试用祖桓原理的数学思想求出的体积.
2024-05-14更新 | 6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数学试题
10 . 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为,右焦点坐标为为坐标原点.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点的上方),过点分别作的平行线,交于点,过点且斜率为4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点的上方),再过点分别作的平行线,交于点,这样一直操作下去,可以得到一列点.
证明:①共线;
为定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