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3 道试题
1 . 学校篮球队30名同学按照1,2,…,30号站成一列做传球投篮练习,篮球首先由1号传出,训练规则要求:第号同学得到球后传给号同学的概率为,传给号同学的概率为,直到传到第29号(投篮练习)或第30号(投篮练习)时,认定一轮训练结束,已知29号同学投篮命中的概率为,30号同学投篮命中的概率为,设传球传到第号的概率为
(1)求的值;
(2)证明:是等比数列;
(3)比较29号和30号投篮命中的概率大小.
2022-10-17更新 | 211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优生抽测数学试题
2 . 我们常常运用对同一个量算两次的方法来证明组合恒等式,如:从装有编号为个球的口袋中取出个球,共有种取法.在种取法中,不取号球有种取法;取号球有种取法.所以.试运用此方法,写出如下等式的结果:___________.
2022-10-17更新 | 1614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
3 . 从有3个红球和4个蓝球的袋中,每次随机摸出1个球,摸出的球不再放回,记表示事件“第次摸到红球”,
(1)求第一次摸到蓝球的条件下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
(2)记表示同时发生的概率,表示已知都发生时发生的概率.
①证明:
②求
2022-10-15更新 | 140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安丘、诸城、高密)三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考数学试题
4 . (1)已知是自然数,是正整数,且.证明组合数性质:
(2)按(1)中的组合数性质公式,有.请自编一个计数问题,使得为该问题的两个不同的解法,并简要说明解法的依据.
2023-06-20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5 . 数论领域的四平方和定理最早由欧拉提出,后被拉格朗日等数学家证明.四平方和定理的内容是:任意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不超过四个自然数的平方和,例如正整数.设,其中abcd均为自然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是__________
2023-04-05更新 | 2062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一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6 . 某工厂两条生产线分别生产甲、乙两种元件,元件质量按测试指标划分为:指标大于或等于76为正品,小于76为次品.现分别从两条生产线随机抽取元件甲和元件乙各100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统计如下:
测试指标
元件甲12840337
元件乙17840287
(1)试分别估计生产一件元件甲、一件元件乙为正品的概率;
(2)生产一件元件甲,若是正品则盈利90元,若是次品则亏损10元;生产一件元件乙,若是正品则盈利100元,若是次品则亏损20元,则在(1)的前提下:
①求生产5件元件乙所获得的利润不少于300的概率;
②记XY分别为生产1000件元件甲和1000件元件乙所得的总利润,试比较的大小.(结论不要求证明)
2022-09-11更新 | 54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入学定位考试数学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7 . 从有3个红球和3个蓝球的袋中,每次随机摸出1个球,摸出的球不再放回,记表示事件“第次摸到红球”,,2,…,6.
(1)求第一次摸到蓝球的条件下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
(2)记表示同时发生的概率,表示已知都发生时发生的概率.
(ⅰ)证明:
(ⅱ)求.
2023-01-12更新 | 94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月第二次联考数学试题
8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某区组织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答活动,该活动有单人赛和PK赛,每人只能参加其中的一项.据统计,中小学生参与该项知识竞答活动的人数共计4.8万,其中获奖学生情况统计如下:

奖项

组别

单人赛

PK赛获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中学组

40

40

120

100

小学组

32

58

210

100

(1)从获奖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若已知抽到的学生获得一等奖,求抽到的学生来自中学组的概率;
(2)从中学组和小学组获奖者中各随机抽取1人,以表示这2人中PK赛获奖的人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3)从获奖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设这3人中来自中学组的人数为,来自小学组的人数为,试判断的大小关系.(结论不要求证明)
2023-01-04更新 | 70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诊断性评价数学试题
9 . 为了研究高三年级学生的性别和身高是否大于170cm的关联性,调查了某中学所有高三年级的学生,整理得到如下列联表:

性别

身高

合计

低于170cm

高于170cm

14

7

21

8

11

19

合计

22

18

40

(1)依据α=0.05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该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的性别与身高有关联?
附:n=a+b+c+d

α

0.1

0.05

0.01

0.005

0.001

2.706

3.841

6.635

7.879

10.828

(2)考虑以Ω为样本空间的古典概型,设XY为定义在Ω上,取值于的成对分类变量,已知都是互为对立事件.令为零假设或原假设.证明:若零假设成立,则独立.
10 .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生物遗传学的过程中,为验证高尔顿提出的关于儿子成年后身高y(单位:)与父亲身高x(单位:)之间的关系及存在的遗传规律,随机抽取了5对父子的身高数据,如下表:
父亲身高160170175185190
儿子身高170174175180186
(1)根据表中数据,求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利用回归直线方程分别确定儿子比父亲高和儿子比父亲矮的条件,由此可得到怎样的遗传规律?
(2)记,其中为观测值,为预测值,为对应的残差.求(1)中儿子身高的残差的和并探究这个结果是否对任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都成立?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及公式: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