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昔者,李广之为将军,其材气超绝,汉之边将无出其右者。盖以兵居郡者四十余年,以将军出塞者岁相继也,而大小之战七十余。遇以汉武之厚于赏功,自之出,克敌而取侯封者数十百人。广之吏士侯者亦数辈,而广每至于败衄废罪,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以当幕府之责。当时后世之士,莫不共惜其材,而深哀其不偶也。窃尝究之,以广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此所以勋烈、爵赏皆所不与,而又继之以死也。

夫部曲行阵、屯营顿舍,与夫昼夜之警严、符籍之管摄,皆所谓军之纪律。虽百夫之率,不可一日辄废而缓于申严约束者也。故以守则整而不犯,以战则肃而用命。今广之治军,欲其人人之自安利也。至于部曲、顿舍、警严、管摄一切弛略,以便其私而专为恩,所谓军之纪律者,未尝用也。故当时称其宽缓不苛,士皆爱乐,而程不识乃谓:“士虽佚乐为之死敌然敌卒犯之无以禁也。”此其恩不加令,而功之难必也。士诚乐死之矣,然其纪律之不戒也,亦所以取败也。故曰:厚而不能令,譬如骄子,不可用也。

昔者,司马穰苴然擢于闾伍之间而将齐军,一申令于庄贾,而三军之士莫不备争为之赴战,遂一举而摧燕、晋之师。彭越起于群盗百人之聚,其所率者皆平日之等夷,一旦号令,斩其后期,众皆莫敢仰视,遂以其兵起为侯王,卒佐高祖平一天下。二人者,岂复所谓素抚循之师者哉!以其得治军之纪律,能使夫三军之士必死于令故也。广不求诸此,乃从妄人之谈,而深自罪悔于杀已降,以为祸盖莫大于此者,亦已疏矣。

(节选自何去非《李广论》)

材料二: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①败衄:挫败损伤,多指战事失败。②不偶:这里指命运不好。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士A虽B佚C乐为之D死E敌F然敌卒G犯之H无以I禁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霍,指西汉武帝时期名将卫青、霍去病,皆以武功著称,后世并称“卫霍”。
B.且,指将近,与《陈情表》中“且臣少仕伪朝”的“且”意思不同。
C.卒,指仓猝、突然,与《赤壁赋》中“而卒莫消长也”的“卒”意思相同。
D.鄙,指郊野,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鄙”的“鄙”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对于立功者的赏赐丰厚,被封侯的有数十上百人,李广及其手下的将士也被封侯。
B.作者认为,部队的编制队形、驻扎宿营以及昼夜的警戒、符节号令和兵籍的管理等,都关乎军纪。
C.李广不用军纪治理军队而想使士卒安乐而舒适,虽然得到士兵的爱戴,但程不识对此有不同看法。
D.作者举司马穰苴和彭越严明军纪而取得成功的例子,与李广形成了对比,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4.把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所以勋烈、爵赏皆所不与,而又继之以死也。
(2)虽百夫之率,不可一日辄废而缓于申严约束者也。
5.两则材料都对李广进行了评价,何去非与司马迁对待李广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04-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庄宗既殖,百官三笺请嗣源监国,嗣源乃许之。甲午,入居兴圣宫,始受百官班见。庄宗后宫存者犹千余人,宣徽使选其美少者数百献于监国,监国曰:“奚用此为!”对曰:“宫中职掌不可也。”监国曰:“宫中职掌宣谙故事,此辈安知!”乃悉用老旧之人补之,其少年者皆出归其亲戚,无亲戚者任其所适。监国下教,数租庸使孔谦奸佞侵刻穷困军民之罪而斩之,凡谦所立苛敛之法皆罢之。又罢诸道监军使。以庄宗由宦官亡国,命诸道尽杀之。

丙午监国自兴圣宫赴西宫服斩衰于枢前即皇帝位。既而御衮冕受册,百官吉服称贺。敕中外之臣毋得献鹰犬奇玩之类。量留后宫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百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自余任从所适。诸司使务有名无实者皆废之。分遣诸军就食近畿,以省馈运。除夏、秋税省耗。节度、防御等使,正、三、端午、降诞四节听贡奉,毋得敛百姓;刺史以下不得贡奉。以工部尚书任圜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圜忧公如家,简拔贤俊,期年之间,府库充实,军民皆足,朝纲粗立。敕防御、团练使、刺史、行军司马、节度副使,自今皆自朝廷除之,诸道无得奏荐。戊戌,帝殂。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

材料二:

呜呼,自古治世少而乱世多!三代之王有天下者,皆数百年,其可道者,数君而已,况于后世邪!况于五代邪!予闻长老为予言:“明宗虽出夷狄,而为人纯质,宽仁爱人。”于五代之君,有足称也。其即位时,春秋已高,不迩声色,不乐游畋,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兵革粗息,年屡丰登,生民实赖以休息。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屡以非诛杀臣下。至于从荣父子之间,不能虑患为防,而变起仓卒,卒陷之以大恶,帝亦由此饮恨而终。若从荣之变,任圜、安重诲等之死,可谓上下相徇,而毁誉乱真之敝矣。凡为国者,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

【注】①嗣源,即后唐明宗李嗣源。②从荣,李嗣源次子。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丙午A监国自兴B圣宫C赴西宫D服E斩衰G于枢前H即皇帝位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阙,在文中是缺少之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的“阙”意思相同。
B.衮冕,是古代皇帝和三公的礼服,他们在祭祀天地宗庙等重大活动时才穿戴。
C.期年,为一年之意,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期年之后”的“期年”意思相同。
D.辜,是罪过的意思。这一含义常在成语出现,如:“累及无辜”“辜恩背义”等。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去世之后,李嗣源监管国事,宣徽使挑选了几百个年轻漂亮的宫人送给他,他拒绝并遣散了庄宗后宫的所有人。
B.伶宦之祸在庄宗朝尤为突出,庄宗由于任用宦官而导致亡国,为了不重蹈覆辙,李嗣源就命令各道把宦官全部杀掉。
C.李嗣源即位后,为节省财政开支,大量裁减宫内各类勤杂人员,还下令减免各类赋税,并强调不得加重百姓的负担。
D.欧阳修认为,在五代的君主中,李嗣源是值得称赞的。他虽然出自少数民族,可是不近声色,宽厚仁慈,爱护百姓。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宫中职掌宜谙故事,此辈安知!
(2)兵革粗息,年屡丰登,生民实赖以休息。
5.司马光和欧阳修对李嗣源的评价有何不同?请根据材料概括。
2024-02-2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八月辛巳旦,东南由山足细道趣霍邑。渊恐宋老生不出,李建成、李世民曰:老生勇而无谋,以轻骑挑之,理无不出。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渊与数百骑先至霍邑城东数里以待步兵,使建成、世民将数十骑至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之状,且诟之。老生怒,引兵三万自东门、南门分道而出,渊使殷开山趣召后军。后军至,渊欲使军士先食而战,世民曰:时不可失。渊乃与建成陈于城东,世民陈于城南。渊、建成战小却,世民与军头临淄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冲老生陈,出其背,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渊兵复振,因传呼曰:已获老生矣!老生兵大败,渊兵先趣其门,门闭,老生下马投堑,刘弘基就斩之,僵尸数里。日已暮,渊即命登城,时无攻具,将士肉薄而登,遂克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材料二:

太宗曰:朕破宋老生,初交锋,义师少却。朕亲以铁骑,自南原驰下,横突之,老生兵断后,大溃,遂擒之。此正兵乎,奇兵乎?靖曰:陛下天纵圣武,非学而能。臣按兵法,自黄帝以来,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且霍邑之战,师以义举者,正也;建成坠马,右军少却者,奇也。太宗曰:彼时少却,几败大事,曷谓奇邪?靖曰:凡兵以向前为正,后却为奇。且右军不却,则老生安致之来哉?《法》曰:‘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此所谓以奇为正也。太宗曰:霍去病暗与孙、吴合,诚有是夫?当右军之却高祖失色及朕奋击反为我利。孙、吴暗合,卿实知言。太宗曰:凡兵却,皆谓之奇乎?靖曰:不然。夫兵却,旗参差而不齐,鼓大小而不应,令喧嚣而不一,此真败也,非奇也;若旗齐鼓应,号如一,纷纷纭纭,虽退走,非败也,必有奇也。《法》曰‘徉北勿追’,又曰‘能而之不能’,皆奇之谓也。太宗曰:霍邑之战,右军少却,其天乎?老生被擒,其人乎?靖曰:若非正兵变为奇,奇兵变为正,则安能胜哉?故善用兵者,奇正,人而已。变而神之,所以推乎天也。太宗俯首。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又称《李靖问对》《李卫公问对》,是李靖编著的一部军事问题言论辑录。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当右军A之B却C高祖D失色E及朕奋F击G反H为我利。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麾,同“指挥”,发号施令。文中意思是指点比画。麾,古时军队指挥用的旗子。
B.后军,意思是后续部队。古代作战常将部队分为前军与后军两部分,以便相为呼应。
C.少却,文中指稍微后退,其中的“却”与成语“盛情难却”中的“却”意思相同。
D.示,文中指装样子,与《鸿门宴》中“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的“示”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老生本来紧闭城门,但李建成、李世民带人在城门下装作包围之状并用激将法引出宋老生。
B.刚交战时李建成故意摔下马,军队退却,宋老生追杀过去,李世民断其后路,打败了宋老生。
C.唐太宗与李靖探讨用兵的正法和奇法时,重点分析霍邑之战,对话中充满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李靖说,兵法千变万化,正奇相为转化,关键在于指挥者的智慧,唐太宗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
(2)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
5.如何判断军队退却是不是用奇兵?请根据材料二作答。
2023-12-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

(节选自《史记·李陵传》)

材料二:

及贰师击匈奴,上诏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向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无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陵于是出居延,至浚稽山止营,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引士出营外为,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太息曰:“兵败,死矣!”于是尽斩旌旗,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久之,上悔陵无救,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三》)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间隔符号/将句子划分。

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期限,与“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的”期”字意思不相同。
B.引,退却,与“虞常果引张胜”的“引”字意思不相同。
C.绝,断绝,与“秦伏兵绝其后”的“绝”字意思相同。
D.陈,陈列,与“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的“陈”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说,李陵奉命出征,以避免让李广利受到集中攻击;材料二说,李陵接受了为李广利押运辎重的任务,还主动带五千勇士分散单于兵力。
B.材料二写李陵与匈奴作战时,让前行队伍拿戟与盾牌,后行队伍握弓弩。他挥师进攻,千弩齐发,敌人应弦而倒,然后汉军追击杀死几千敌人。
C.材料一写汉武帝在李陵投降之后,族杀了李陵的家人;材料二写后来汉武帝对没有救援李陵感到后悔,就派人慰劳赏赐得以逃脱的李陵余部。
D.对于李陵兵败投降一事,材料一简述了李陵被单于兵围击、最终被招降的过程;材料二详写了李陵英勇作战的情节,表现了他失败投降的无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2)至浚稽山止营,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
5.李陵兵败的客观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023-11-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白,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注】①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②靧(huì):洗脸。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释A囚B辟为C参谋D未几E辞职F李阳冰为当G涂令H白依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名字。对人称字,以表尊敬。
B.“因以命之”与“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C.“与吴筠善”与“曲罢曾教善才服”(《琵琶行》)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D.“饮徒”中的“徒”,表示“一类人”,与成语“徒有其名”的“徒”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年轻时就才华出众,益州长史苏颋见到他惊为“天才英特”,认为“少益以学”完全能赶上汉代的司马相如。
B.李白才思敏捷,写文章一气呵成。他醉酒稍醒时,为玄宗撰制乐章,挥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而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
C.李白为人傲慢,放荡不羁。玄宗喜爱他的才华,多次宴请他。李白侍奉玄宗,经常喝醉酒,并多次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
D.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在永王李璘幕下当僚佐,李璘失败李白论罪当斩。李白曾救过郭子仪,这时得郭子仪全力营救,最终免于被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2)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5.文中评价李白“骜放不自修”,请结合文章列举三处简要说明。
2023-10-2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此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亦在逐中。斯乃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非世而恶A利B自托于无C为D此非士之情也E故斯将西F说秦王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度楚王不足事”与“度义而后动”(《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度”字意思相同。
B.黔首,指平民、老百姓。“黔”指黑色,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
C.“阴遣谋士赍持……诸侯”与“藉寇兵而赍盗粮”(《谏逐客书》)两句中的“赍”字意思相同。
D.“损民以益仇”与“日益骄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益”字意思不同。
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厕所中的老鼠和粮仓中的老鼠的生活情境类似,这引发了李斯的感慨,于是李斯离开楚国去秦国。
B.李斯西游秦国,先得到秦相吕不韦赏识,为郎官;后为秦王所用,先后担任长史、客卿、廷尉、丞相。
C.韩国人郑国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现。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请求秦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
D.李斯为长史辅佐秦王,向秦王献计对付诸侯,如以财诱惑、以利剑刺杀,显示出高超的政治能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
(2)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5.材料一中说,“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结合材料二分析李斯是如何成功做到这一点的。

7 .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之,以为寡人

(选自《韩非子•难一》)

【注】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②衽:衣襟。③哑: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乐为人君”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不知太守乐其乐也”的第一个“乐”字含义相同。
B.“援琴”是“拿琴”,“援”与《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的“援”字含义相同。
C.“释之”指“放了他”,“释”与成语“如释重负”的“释”字含义相同。
D.“以为寡人戒”指的是“把它作为我的警戒”,“戒”与“孟母戒子”的“戒”字含义不同。
2.下列对倒装句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之违”正确的语序是“莫违之”,宾语前置句。
B.“师旷侍坐于前”正确的语序是“师旷于前侍坐”,状语后置句。
C.“太师谁撞”正确的语序是“太师撞谁”,宾语前置句。
D.“今有小人言侧者”正确的语序是“今有(于)侧言小人者”,状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
3.下列对人物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旷听到国君言辞不当就“援琴撞之”,正面写出了师旷的目无君主、胆大妄为。
B.当晋平公问他“撞谁”,他说“今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写出了师旷的机智镇静。
C.当晋平公承认是自己失言,师旷进一步指出“是非君人者之言也”,更凸显了师旷进谏的勇敢正直。
D.当身边大臣都建议惩办师旷,晋平公却说“释之,以为寡人戒”,可见晋平公知错就改,善于纳谏。
4.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2)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
2023-09-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天道福善祸淫,事犹影响。昔启民亡因来奔,隋文帝不吝粟帛,大兴士众,营卫安置,乃得存立。既而强富子孙不思念报德才至始毕即起兵围炀帝于雁门。及隋国乱,又恃强深入,遂使昔安立其国家者,身及子孙,并为颉利破亡,岂非背恩忘义所至也!”群臣咸曰:诚如圣旨。”

贞观九年,太宗谓魏征曰:顷读周、齐史,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齐主深好奢侈,所有府库用之尽,乃至关市无不税敛。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然天元、齐主若为优劣?征对曰:二主亡国虽周,其行则别。齐主懦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亡灭。天元性凶而强,威福在己,亡国之事,皆在其身。以此论之,齐主为劣。

节选自《贞观政要·辩兴亡》


【注】①启民:东突厥可汗,始毕、处罗、颉利是他的三个儿子。顿利可汗于贞观四年与唐交战,兵败被俘。②齐主:北齐后主高纬,北齐世祖高祥之子。③天元:北周宣帝宇文赟,自称天元皇帝。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而强富A子孙B不思念报德C才D至E始毕F即起兵G围炀帝于雁门。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容,即随口,与《屈原列传》中“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的“从容”意思不同。
B.相悬,文中指彼此差距大,其中的“悬”与成语“悬而不决”中的“悬”意思不同。
C.凶年,文中指兵灾之年,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凶年免于死亡”的“凶年”意思相同。
D.略,文中是全、都之意,与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略无慕艳意”的“略”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与侍臣讨论周兴、秦亡的经验教训,他认为,周朝得天下后推行仁义,所以国祚长,而秦朝得天下后施行欺诈和暴力,所以国祚短。
B.唐太宗认为隋文帝在天下大旱时不爱惜百姓却吝惜粮食,隋炀帝继承父业,依仗国家富庶,挥霍无度,极尽奢侈之能事,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C.颉利可汗趁隋末大乱,以兵强马壮的优势,长驱直人中原,攻打以往帮助过他们的隋朝,而如今颉利可汗被唐击败,这是背恩忘义导致的。
D.唐太宗认为北周、北齐这些末代亡国的君主,所做坏事多数都很类似,他们极尽奢侈之事,四处征税,导致亡国,相比较,北齐国君更为恶劣。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
(2)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
5.请结合材料概括贞观君臣通过辩兴亡之道得出哪些治国良策?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文段二: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 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案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减)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A所B定太子C在君侯与高之口耳D君E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F世世称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当时平民用黑巾覆头,故称为“黔首”,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如《侍坐》中的“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B.客,指相对于“主”的外来人,也指寄居他乡的人。文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C.“崩”古代专指天子的死。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死曰死。
D.五刑,中国古代五种主要刑罚的统称。先秦的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腰斩属于大辟之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从山川河流这类人们最易接受的道理说起,用太山之大、江海之深作比喻,论证了王者治国应当“不却众庶”,广用客卿。
B.材料一明确指出逐客的结果是使天下人止步不敢入秦,这从本质来上说就是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
C.李斯的子女都成为了皇亲国戚,在文武百官都去给李斯敬酒庆祝生日时,李斯却长叹不已,万物盛极则衰,好景不长,不知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D.李斯被判腰斩,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赴刑场,他感叹想和孩子再牵着黄狗出去打猎这样普通的人生幸福都无望了,不禁悲痛万分,父子相对而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2)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
5.文段二中李斯有三次“叹息”:“李斯喟然而叹曰”“斯乃仰天而叹”“顾谓其中子,叹曰”,请结合文本内容解释其“叹息”的原因。
2023-09-01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而入。见叔牂,曰:子之马然也。对曰:非马也,其人也。既合而来奔。

宋城,华元为,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竟于楚,殆将毙矣。姑益其疾。乃去之。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肠熊踏不熟,杀之,置诸舂,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兖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节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晋灵公A不君B厚C敛D以雕墙E从台上弹F人G而观H其辟丸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元为植”的“植”名词用作动词,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植”字用法相同。
B.骖乘是古代乘车陪坐在右边的人,又称为“车右”,地位最高的人坐在左边,居中的是御者。
C.诗即《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本文中的句子语出自《诗经·大雅》。
D.“贼民之主”的“贼”意为杀害,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忍能对面为盗贼”的“贼”字意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国想要赎取华元,车马仅送去一半,华元就了逃回来,进城后见到了他的车夫,并且一起逃到了鲁国。
B.华元在巡视工作时受人嘲讽,华元让骖乘反驳筑城的人,面对役夫的怨愤,华元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C.秦国攻打晋国,赵盾认为,宗族在楚国争权夺利,很快就要完了,应加重他们的弊病,最终离开了郑国。
D.士会对晋灵公做事感到很担心,三次前去劝谏,晋灵公尽管在口头上说要改错,但在行动上还是不改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2)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5.士会曾三次劝谏晋灵公,其劝谏的话语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请据此简要概括士会劝谏语言的巧妙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