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材料二:

余尝病天下《地志》谬误,非特妄引古记至记今时山川道里远近方向率与实舛,令人愤叹!设每邑有笃学好古能游览者,各考记其地土之实据,以参相校订,则天下《地志》何患不善。余尝以是语告人。嘉定钱辛楣学士、上元严东有侍读,因为余言:泰安聂君《泰山道里记》最善。心识其语,比有岱宗之游,过访聂君山居,乃索其书读之。其考订古今皆详核可喜,学士、侍读之言不妄也。

余疑《水经注》于汶水左右水源流方面,颇有舛误。又谓古奉高在今泰安右汶东。故古登封,入奉高境西行,度环水而北,至天门,历尽环道,跻岱,乃得封所。马第伯记可覆案也。往昔在济南,秋霁登千佛山,望岱巅诸峰遥相接。窃谓历城以南诸山,皆泰山也,后人多为之名耳。今阅是书,每与余意合,而辨正尤起人意。聂君欲余序以重其书,余浅学又偶过臆度,徒幸有合于好古力索久往来是山中者。聂君足重余耳,余安足重聂君哉!

(姚鼐《<泰山道里记>序》)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非特妄引A古记B至C记今时D山川E道里F远近G方向H率与实舛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中的“居”是停留的意思,与“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的“居”意义相同。
B.戊申晦,指戊申日的晚上。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搭配来纪年、纪日,文中的丁未、戊申分别指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日。
C.《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北魏郦道元对汉代《水经》作注,大量补充记述河流水道,内容生动丰富。
D.登封,即登泰山封禅。古代帝王到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在泰山筑坛祭天叫封,在山南梁父山辟基祭地叫禅。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穿”“越”“至”等词语连贯而下,既活画出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又写出他急于登泰山的浓厚游兴。
B.“苍山负雪”“半山居雾若带然”化动为静,或拟人或比喻,用语传神,设喻新奇,是写景的妙句。
C.“令人愤叹”虽是充满个性的愤激之语,却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符合作者主张的“义理”理念。
D.书序一般是对某作品的著作意旨、经过、编次体例等作说明,评价作者及其创作,而材料二却突破了常规。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窃谓历城以南诸山,皆泰山也,后人多为之名耳。
5.材料二中,姚鼐认为《泰山道里记》是一本怎样的书?
2024-02-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陆文夫

昨夜一场风雨,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

这围墙要倒,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它至少百年了,几经倒塌,几经修补。历次的修补都不彻底,三十多米长的围墙高低不平,弯腰凸肚,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何况一场风雨!

早晨,开碰头会。现在我们研究一下围墙的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吴所长用圆珠笔敲敲桌面,原来的围墙和我们单位的性质不协调,新围墙一定要新颖别致,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古典派黄达泉接茬儿了:围墙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富有装饰意味,它对形成建筑群落的风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代派朱舟把茶杯一放:我们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造得高大牢固。两派之外的何如锦开口了:最合理的办法就是把塌下来的再垒上去,这在围墙的历史上是有例可循的。”“我想问一下,这围墙到底怎么修啊!这是行政科的马而立。

这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某些人见到他就疑虑:整天衣冠楚楚,活儿没有少干,身上却不见泥污,这就形迹可疑。如果整天穿工作服、劳动鞋在人前走来走去,那就另有一种效果:这人老成持重,艰苦朴素。稳妥往往是缓慢的同义语,这马而立却灵活得像自行车的轮盘,一拨便能飞转。

到底怎么修嘛,我提出了原则,同志们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这就看你的了。吴所长拍拍马而立的肩膀,好好干!

一支烟还没有抽完,马而立已蹬起自行车直奔房屋修建站……

星期六晚上,设计所门前拉起了临时电线,四只两百支光的灯泡把马路照得灼亮。砖瓦、石灰、琉璃砖装过来;垃圾、碎砖运出去。星期天清早开始砌墙。马而立忙得飞起,还拉住看门的洪老头做帮手。泡茶,敬烟,寻找各色小物件,有时还飞车直奔杂货店。电灯直亮到夜间十一点。

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白墙,黑瓦,宝蓝色的漏窗泛出晶莹的光辉。树枝摇曳,灯光闪烁,好像童话般的世界深藏在围墙的里面。抬起头来,可以看到主建筑的黑色屋顶翘在夜空里,围墙带着和主建筑相似的风格进入了整体结构。附近的马路也变样了,好像是到了什么风景区的入口。

马而立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办得最完美的一件大事!他在会议室的长沙发上睡了下去。这一觉睡得很沉。

星期一早晨,上班的人们被突兀而起的围墙惊呆了,虽然人人都希望围墙赶快修好,如今却快得叫人毫无思想准备。如果工程是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今天加一尺,明天高五寸,人来人往,满地乱砖泥水,工程结束时人们会跟着舒口气。如今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不习惯,太扎眼。谁都看得出,这围墙比原来的好,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得有点那个,吴所长始终不发表意见,他觉得这围墙似乎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又像在想象之外。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哎,没想到马而立的手脚这么快!

被征求过意见的人很不满,觉得这围墙吸收正确的意见太少!他们指指点点:这围墙不中不西,穿西装戴瓜皮帽,缠绿围巾,这打扮是哪个朝代的?”“是呀,围墙是墙,造个大屋顶干什么呢?”“太单调啦,应当在中间造两个方如意!”“两头应该造尖角,翘翘的。所有感到有点那个的人都把围墙的缺点找了出来,他们批判能力总是大于创造能力。

马而立——吴所长叫人了。洪老头,你看见马而立上班没?有人嚷嚷着帮忙找了,要对这个罪魁祸首当场质疑。

看门的洪老头火气很大:别鬼叫鬼喊的啦,人家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像你!洪老头对那些轻巧话儿很反感,人家马不停蹄,衣服都和上泥水和汗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说这围墙很好看。

马而立揉着眼睛爬起来了,朦朦胧胧挨了一顿批……

冬天,设计所召开建筑学年会,几位专家一进门便被这堵围墙吸引住了,左看右看,都赞不绝口。会议上专家们以围墙为话题:这围墙回答了城市建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有民族风格,又不盲目复古;经济实用,和原有建筑物的风格统一。

设计所的到会者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吴所长说:这主要是指导思想明确,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充分的讨论。各派代表人物也沾沾自喜地夸耀自己的贡献。

马而立没权参会,只是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忙得飞起。不知道他又从什么地方弄来四只熊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所长把确定围墙设计方案和修建围墙的重任交给马而立,表现了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的信赖和赏识,而马而立的表现也超出了他的期望。
B.围墙获得了建筑专家众口一词的赞誉,各派代表人物马上转为夸耀自己的贡献,这生动地刻画出这些人见风使舵、无劳而抢功的丑态。
C.熊熊的炭火盆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令人舒适,可读者的心却舒展不起来,小说的结尾也有讽刺意味,引发我们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D.小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叙述了一个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畸形心理,揭示了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弊端。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这段文字营造了优美和谐的意境,与前文中的各派相持不下的争议、马而立与工人们抢修围墙等场景形成对照,改变了叙述节奏。
B.“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得有点‘那个’。”写出了一些人虽然觉得围墙修得又快又好,但是下意识地想找出其中的缺点,一时又找不出来的丑陋心理。
C.洪老头的一句“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称赞了马而立修围墙水平高、效果好,充分肯定了马而立劳动,与其他人的指指点点、说轻巧话形成对比,丰富了小说的含义。
D.“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写修好的围墙给人们带来的直观感受,“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写围墙受到专家高度评价时一些人的喜出望外,谚语的使用增添了小说的可读性。
3.有着一张娃娃脸的办事员马而立,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请概括其形象特征。
4.小说发表在改革开放的早期,作者在《砌墙与拆墙——关于<围墙>的创作》中说:“我造墙的目的在于拆墙;造一堵有形墙,拆一堵无形的墙。”请结合这句话,简要概括小说内容,分析表现手法。
2024-02-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聚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自然或者非经济的因素造成的。正如费孝通所说: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聚落必定是一种生存或生活空间的社会性整合物。

聚落地理学和社会学对于聚落属性的理解存在巨大的分歧,其中的差异不仅仅因为地理学更加强调自然环境的影响,而社会学突出社会建构的力量。我们会看到,聚落地理学还保持了对于聚落的一种朴素的实体论想象,而在社会学中,对于空间的重视才开始不久,对于房屋和聚落的关注更是不够。

聚落是大地上的人文(纹),地不同,人不同,纹理也不同。这看上去很好解释,但聚落的历史往往比较长,影响因素多,进行个案的解释会很精彩,要跳出个案来寻找一般规律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地理学家通常会十分强调地形的影响,认为平原地区的聚落规模会比山区大一些。这在华北确实如此但在浙江、湖南、皖南等地区的山区丘陵地带可能反而比平原更容易找到大的乡村聚落。地理学家还重视腹地的大小,强调一地的生存资源的丰富程度会影响聚落的规模,但却没有没有兼顾人们在生活上的考虑以及其他诸多因素。有的理论对于解释同一个市场体系内部的聚落间聚落规模差异是有效的却不能用来解释聚落形态的区域间差异,因为在每一个区域中都存在中心地体系。也有地理学家用经济区位影响聚落规模的规律来解释,但也不适合用于解释大范围的聚落形态的区域差异。

历史的因素被看成是地理因素的重要补充,一般认为历史较长的聚落会大一些。这一观点在一个小的范围内比较容易成立。如果以一个乡镇为单位来统计,会发现规模和历史长短之间确实有较明显的正相关性。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观察到历史长短和聚落规模之间的相关性,却不等于可以认定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虽然在同一个区域内大的聚落更可能是古老的,但聚落是一个体系,其中必定会有大有小,是大的容易久存,还是老的发展机会多呢?老的容易变大,也可能是因为它具有区位优势。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部,区位对于规模的影响力其实会比历史更加明显。一旦区位优势丧失,无论多么古老的聚落都会衰落下去。

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被引进来做进一步的补充,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聚族而居的说法,但聚族的不等于就是比邻而居。即使在宗族集中居住的地区,一个宗族也会分居在多个聚落中,各个聚落大小不一。再如,不少研究注意到国家政治对于聚落形态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学者对于古代聚落形态的研究,以及今天人们从宅基地制度或者城市化政策等方面对于聚落形态的研究等等。不过,如果要从具体的制度或政策的角度研究聚落形态的区域差异,更值得重视的不是全国性的制度或政策,而是地方性的治理实践。在大一统的社会中,各地具体治理实践的差异性很重要,与地理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因素相比较而言,这种治理上的差异似乎更适合用于解释大范围的区域差异。

变量的杂多实际上给人带来了一种无序感,甚至有学者认为这种无序性其实正是传统聚落形态演化的基本特征。对于自发形成的结构来说,变化路径不清晰几乎就是必然的,但对于今天的学者来说,我们总是希望从这种必然复杂的历史中获得某些明晰的教益。要减少这种变量杂多带来的无序感,或许应该引入演化的视角,将以上各种静态的因素在动态的演化过程中进行梳理。而且一些人文地理学家或者规划学者的文献显示出一种集体性的认知:在描述聚落的演化时,需要更多地重视社会文化的因素。然而,囿于学科的界限,他们很难展开对于社会过程的分析。聚落实体观可能妨碍了地理学家的想象力。在地理学家看来,每一个聚落都是一个具体而实在的存在,它们是一个个客观的物的体系。各种物,尤其是房屋与周围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成一体。并且每一个自成一体的聚落都有一个专有的历史。抱持如此扎根的聚落实体观,就不容易接受对于聚落形态的跨区域的统一解释。这样的聚落不再是实体,而是一束关系,对聚落作如此想象恰是社会学所擅长的。

(摘编自熊万胜《聚落的三重性:解释乡村聚落形态的一个分析框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很大程度上,非自然或者非经济的因素造成了乡村聚落,这与费孝通的观点是一致的。
B.聚落地理学更注重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造成了它与社会学之间有着难以相融的巨大分歧。
C.聚落的规模虽然与时间有关,一般来说越古老的就越大,但区位优势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D.如果将聚落看成是具体而实在的存在,就不容易接受对聚落形态的跨区域做统一的解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空间的重视才开始不久”,这意味着在社会学中对于房屋和聚落作为实体的关注度目前还不够。
B.从第三段可以看出,虽然地理学学者对聚落形态的差异给出了多种解释,但依然形成了一个公认范式。
C.作者认为如果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研究,那么历史的长短和聚落的规模之间不一定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D.“聚族的‘聚’不等于就是比邻而居”,可见在宗族集中居住的地区,人们也会分居在多个聚落之中。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五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A.在不少山地丘陵里广泛分布着中型的团状聚落,这些地区的农民住宅往往包含着一个或多个中心公共区域。
B.地理学家认为耕作半径对小农经济聚落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平原的聚落规模一般会比山区的大。
C.从先秦到两汉,百姓居住场所经历了由在封闭有墙的聚落生活到与生活在无围墙聚落并存的变化。
D.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桐汭县,在撤并村镇政策执行的力度上,与其他各县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
4.联系全文,概括说明如何才能突破聚落地理学研究的局限?
5.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证明影响聚落形成的变量是复杂的。
2024-02-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徙倚     

陆游

渔扉夕不掩,徙倚欲三更。月正树无影,露浓荷有声。

峥嵘岁将晚,悄怆恨难平。坐念中原没,男儿恐浪生。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徙倚:徘徊。②该诗为1186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诗人时年62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徙倚》首联紧扣题目“徙倚”,时至三更,“渔扉夕不掩”这一细节颇有意味。
B.《徙倚》颔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景,寄寓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法释怀的情感。
C.《书愤》前两联诗人虽至暮年,但北望中原,仍气壮如山,不禁回忆起青壮年时期经历的战争。
D.《书愤》尾联用典明志,意蕴丰厚,既有追慕先贤之意,又暗示朝野上下多是主降的碌碌小人。
2.《徙倚》的“坐念中原没,男儿恐浪生”与《书愤》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者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4-02-1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釂?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材料二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呕血,旦夕临数月。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数年,昭帝崩,宣帝立,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武年老,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白曰:“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愿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赞曰: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注〕曹柯之盟:春秋时鲁齐在柯会盟,鲁将曹沫手持匕首威胁齐桓公归还所侵之鲁地。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令汉且贳陵A罪B全其老母C使得奋D大辱之积E志F庶几乎G曹柯之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之察察”和“蒙世之温蠖”两个句子中“之”的意义用法不同。
B.“事”和《论语》中“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的“事”意思相同。
C.“陛下春秋高”的“春秋”,指年龄,与成语“春秋鼎盛”中的“春秋”意思相同。
D.昭帝,指刘弗陵,这是用谥号称皇帝;谥号有褒贬等感情色彩,有美谥,有恶谥。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综合选文与课本可知两传写法有差异:《屈原列传》在叙事中融入大段的议论;《苏武传》以叙为主,把褒扬寄寓在叙事中,在末尾的“赞”中直抒胸臆。
B.渔夫两次用“何故”质疑屈原的遭遇,认为他应该随波逐流;屈原拒绝渔夫的建议,怀石沉江。《史记》描写两人对话,凸显屈原浊世中持守正道的品质。
C.李陵批评汉武帝残酷寡恩,劝苏武不要守节;苏武予以反驳,先说皇恩厚重,又以父子伦理比君臣之义。《汉书》使用对比手法,彰显苏武的坚定信念。
D.李陵两次见苏武,两次置酒,一次是劝降,一次是饯别。李陵“泣下沾衿”“泣下数行”,两次流泪都是因为他面对忠贞不屈的苏武,感到深深愧疚自责。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②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愿致金帛赎之。
5.苏武和屈原历来都被视作忠君报国的典型,但表现各异,请指出他们的不同。
2024-02-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想我的马(注)

鲍尔吉·原野

大群牛羊拥挤在公路上,汽车鸣笛也不躲开。牛羊满山遍野,边走边找草吃。今年旱,六月中旬了,草还没盖住地面,白音温都的牧民正赶着自家的牛羊转场去塔林花草原夏营地。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下意识地想告诉老父亲。接着心里咯噔一下,父亲已经去世了。

在镇政府,我看见一个两岁的女孩在大厅纳凉,她庄重地伸出手,跟往来办事的牧民握手,好可爱。我想说给我父亲听。他一定是盘腿坐在床上,身体摇晃,露出微笑,仿佛见到了小女孩。但是,父亲去世了。心又咯噔一下。

父亲去世四年了,我尽量回避与他有关的事件和物件。这几年,我没去草原,去了会想起父亲,仿佛他就在那里。草原上,干牛粪发出草药的气味,排队飞行的大雁,翅膀反射着阳光。被晒得灰白的木轮车边上,牵牛花(蒙古语叫媳妇花)开放了,傍晚它们会收拢花瓣,像一支支雨伞。我想把看到的一切都告诉父亲,却无处说,我感觉自己孤孤单单。

父亲性格刚直,说人论世,言语激昂。进入80岁,他变得柔软安静。到90岁,他几乎不说话,趴窗台看绿地上的花朵和天上的白云。父亲度过91岁生日后,开始说他的战马。马的名字叫沙日拉,意思是带点黑灰斑点的白马。

父亲说,辽沈战役打沈阳的时候,国民党的黑飞机飞得像树梢那么高,机枪连串扫射。骑兵目标大,没地方躲,好多战友牺牲了。战马低头嗅主人身上的血,不离开主人。他说:“战争啊,比电影看到的残酷。”炮弹爆炸,四处是残破的血肉。按理说动物应该在炮火中逃散,但是马不离开自己的主人。我父亲说:“沙日拉是一匹多好的白马!”

我怕父亲情绪激动,扶他到床上躺下,说:“你别想过去的事了,享受幸福的晚年吧。”

父亲说:“沙日拉爱用鼻子嗅我身上的味,我也喜欢马的汗味。我想我的马。”

2019年7月,父亲的身体开始虚弱。10月1日上午,电视直播新中国成立70年庆典。我们早早把父亲扶到沙发上,他坐不住,身体两边放了两床棉被。十点整,电视播放1949年开国大典纪录片。70年前的这天,我父亲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他是内蒙古骑兵白马团的战士。我父亲目不转睛地看完电视画面,说:“我没找到我的马。”

那天晚上,我们看完电视准备休息,父亲从卧室走到客厅,站着,像要宣布一件事。他说:“我的马……”“马”字没说出来,眼泪已在他脸上流淌,灰衬衣像雨衣一样挂在身上,空空荡荡。我上前扶他,感觉他在颤抖。他说:“我的马在哪儿?”

母亲说:“快睡觉吧,你说你的马在抗美援朝时被送到朝鲜去了。”

父亲躺在床上说:“我想我的马,我感觉孤孤单单。”最近听了章琴瑙日布唱的一首歌:“说起唯一的故乡,眼泪落下来,自己都没察觉。说起唯一的马,眼泪落下来,自己竟不知道。”好像在唱我父亲。父亲以前说起马兴高采烈,夸马的眼睛、马的鬃毛。现在提起马,他的脸上挂着泪水也不擦,浑然无觉。

我父亲活了91岁,经历九死一生。走到生命的终点,他忘记了世间所有的荣辱,却忘不了那匹战马。父亲说:“我的马也会想我。”

一个月后,2019年11月8日,父亲溘然辞世。如果有天堂,他会在那里见到他的马。在天堂的绿草地上,他和白马一同徜徉、云游。

(有改动)

文本二:

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首部以马为题材的文学绘本《父亲的战马》,是一曲穿越硝烟的草原英雄战歌。

生长于内蒙古广袤草原的鲍尔吉·原野对家乡,以及家乡的马有独到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父亲的战马》正是取材于原野先生父亲那顺德力格尔与心爱的白马沙日拉之间真实的情感经历。那顺德力格尔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18岁离开家乡科尔沁左翼后旗,加入解放军,作为内蒙古骑兵二师白马团的成员参加了解放东北的大小战役,战马沙日拉曾救过他的性命。在将战马送往朝鲜战场后,他一直念念不忘。胜利的荣耀属于蒙古族战士,同样的军功章也属于来自内蒙古草原的战马。

作家、评论家汪政先生在谈到鲍尔吉·原野的草原儿童文学创作时说,原野的创作是一种富有独特地方感的边地与特色文化的写作,草原的独特生命体验深入到他的精神与骨髓里。在撤退的过程中,父亲爬山时从马上摔下来,腿摔伤站不起来,“白马围着他打转”;在与土匪的战斗中,巴图、却吉、杜楞扎那、东山四名蒙古族战士牺牲,战斗结束后他们的战马找不到主人,“慌慌张张地在队伍里钻来钻去,见到人就闻腿闻胳膊,鬃毛如乱发撒在脖子上”。人与马之间生死相依。

当父亲将战马送上抗美援朝战场时,当每一名蒙古族骑兵将自己心爱的马送上驶向朝鲜前线的列车时,他们胸中激荡着保家卫国的战鼓,同时也激荡着古老草原上马的赞歌。

(摘编自《穿越硝烟的草原英雄战歌——读鲍尔吉·原野<父亲的战马>有感》)


〔注〕本文为绘本《父亲的战马》后记。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到草原牛羊满山遍野,牧民赶着牛羊转场的场景,这些都是父亲生前熟悉的生活画面,自然地引出了对已逝父亲的思念。
B.“灰衬衣像雨衣一样挂在身上,空空荡荡”,这里的“空空荡荡”既是写父亲身体瘦弱,更是写其内心失落,强化对“马”的思念。
C.文章引用章琴瑙日布唱的一首歌,旨在表现父亲既思念战马,又思念草原故乡,战马和草原本身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化了主题。
D.父亲表面上念叨着曾经伴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战马,实际上是在追忆那段残酷的战争岁月,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记忆越来越清晰。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我想我的马”在文中多次出现,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表现人物形象的情感主线。
B.文章以点带面,通过展现人与马之间纯洁美好的情谊,让读者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加深入的领会。
C.文章以父亲的回忆叙写战争,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讲述战争的惨烈,将读者不知不觉地带入战争年代。
D.文章多处运用细节描写,例如父亲喃喃自语,马在主人身边流连,有助于传达父亲与马之间的真挚情感。
3.文本一前三段多次提到“父亲去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4.文本二中提到“原野的创作是一种富有独特地方感的边地与特色文化的写作,草原的独特生命体验深入到他的精神与骨髓里”,请结合文本一谈一谈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写作特色的。
2024-02-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说明微寄生和巨寄生,首先得从阶级的产生说起。在狩猎时代,随着狩猎水平的提高,食物有了盈余,于是阶级随之产生了。一部分人变得懒惰,成为了和寄生虫一样的家伙,他们靠别人打来的猎物生活。当然,这些人不叫寄生虫,而被称为统治阶级。农耕生活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选择的定居地自然是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食物获取越来越稳定,人类的阶级也就越来越稳定,部分人彻底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我们把他们这种生存方式称为巨寄生。与此同时,自然界的微生物也一刻不停“尽职尽责”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消耗着社会资源,我们称之为微寄生。

对于这两种寄生方式的理解,能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前进过程。在农业社会中,农民所能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微寄生和巨寄生同时消耗着有限的资源,所以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如果微寄生的微生物占用的资源多了,那么巨寄生的统治阶级所能支配的资源就少了,这样的文明必然强大不起来;如果巨寄生的统治阶级不能理性控制自己的消耗,带给劳动人民过重的负担,劳动人民不堪重负便会崩溃,进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

正是因为有了微寄生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非洲和印度这些热带地区的历史。非洲因为传染病负担最重,也就是微寄生的负担最大,所以在古代一直没有形成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印度同样地处热带,所以微寄生的负担也很重。这样沉重的负担对劳动人民健康和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自然也就极大地削弱了劳动人民为统治阶级提供物质资源的能力。

正是这样的原因,造成印度历史上的一些帝国军事上相对较弱,当受到外族入侵时,有时缺乏足够的力量来抵抗,这和印度沉重的传染病负担削弱了国力密不可分。但是所谓祸福相依,瘟疫同时也是对抗外来入侵者的强大武器。入侵印度的外族所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自身的军事力量和瘟疫对这种力量削弱之间的对比。印度的统治阶级所能从劳动人民身上获取的资源,与温带国家相比自然要少得多。

关于巨寄生,我们将视角转回到中国明朝末年,看一下统治阶级无节制掠夺是如何导致政权崩溃的。明朝末年鼠疫大流行,死者甚众,伴随着政府的横征暴敛,很多农民在传染病和赋税的双重压力下被逼揭竿而起。

但是明朝政府明显没有看到这个问题的根源,或者说即使看到了根源也没有好办法解决。明朝政府采取的方式是“剿匪”,而剿匪所需要的钱,只能通过加重赋税获取,最终这些沉重的赋税被加至同样被鼠疫侵害但暂时还没有造反的农民身上。

一方面,为了摆脱鼠疫威胁,疫区出现了大规模人口流动,结果就把瘟疫带到更广泛的地区,使形势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政府的赋税越来越重,自然会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起义行列。在这种微寄生和巨寄生的双重压力下,一切似乎是死循环。读明史可以看到,当时农民军的战斗力其实非常差。那时的明朝,来自女真的威胁是癣疥之疾,而流民不可抑制才是真正的心腹之病。

崇祯皇帝如果能透彻理解以上问题,那么自然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改善现状。

首先当然是从微寄生的角度,下力气控制瘟疫,民变不起才能减少人口流动,而控制瘟疫的方式又需要减少人口流动,这两方面互为表里,似乎难解。那么就需要从巨寄生的角度去破解——降低赋税把统治阶级对农民的盘剥降到最低。

用同样的视角也能解答另一个问题——中国的文明为什么首先出现在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流域。黄河的泛滥要比长江严重得多,对于水利灌溉而言,根本没什么优势。长江流域的气温更高,种植水稻这样的作物,每年能多收一季,粮食产量会提高很多。但即使这样的优势,我国的文明依然率先在黄河流域扎根,这是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长江流域所在的南方气温高,传染病也就更厉害。在找到有效防治传染病的办法之前,这种地方当然不适合人类定居。在刚来到长江流域的时候,人民受到传染病的威胁如此之大,以致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也最多能填饱肚子,哪有多余的东西供统治阶级开销。这也难怪,翻开史书,追溯历史,关于南方的地方多是瘴疠横行。

(摘编自孙铁飞《照进角落的光:行走在远古到中世纪的医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寄生”“巨寄生”概念的提出,不是为研究生物,而是为阐明微生物与社会发展、文明发达之间的关系。
B.统治阶级必须要懂得微寄生和巨寄生此消彼长的态势,理性控制消耗,否则可能会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
C.自身的军事力量和瘟疫对这种力量削弱之间的对比,曾经是古印度历史上入略者和受侵者必须直面的问题。
D.在作者看来,中国的文明最早之所以没有出现在长江流域,很大程度上因为微寄生产生的危害过于严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借助微寄生和巨寄生两概念,形象地将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并揭示出两者间的紧密关系。
B.“尽职尽责”,以人类的敬业精神比拟微生物的特性,形象揭示了微寄生侵害人类、消耗社会资源的性质。
C.材料以印度和我国明末史实为例证,旨在说明了解微寄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
D.在逐渐健全的公共卫生制度下大部分微寄生关系能得到有效控制,相比而言,巨寄生关系的处理难度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来支撑第二自然段观点的一项是(     
A.杜甫在《石壕吏》中揭示了唐朝官吏深夜捉人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
B.为了躲避瘟疫,百姓流离失所,形成大量人口迁移,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C.新冠病毒全球肆虐,时刻提醒着人们敬畏未知,当以谦卑之心预防治理。
D.1348年,欧洲贵族在黑死病猖獗形势下仍旧大肆搜刮百姓,激化社会矛盾。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巨寄生下一个简要定义。
5.有历史学家对唐朝的灭亡做了如下的分析,请根据上面材料的信息,分析下面一段话划横线处结论的合理性。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严重动摇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藩镇的节度使、宦官和权高位重者极尽所能盘剥百姓,最终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唐朝灭亡最后30年里,受季风影响,属于多雨时期,瘟疫横行,疫区人员流动频繁。如果气候宜人,物质丰富,社会就会比较稳定。一旦物质缺乏,人连吃饱肚子都成了问题,就会到处寻找资源,从而引发社会大动荡。如果说政治因素是内因,有时自然和瘟疫灾害便可能是外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唐朝末年,气候恶化是“压弯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4-02-1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辛弃疾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怅平生肝胆,都成楚越,只今胶漆,谁是陈雷。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还知否,快清风入手,日看千回。

直须抖擞尘埃。人怪我柴门今始开。向松间乍可,从他喝道:庭中且莫,踏破苍苔。岂有文章,谩劳车马,待唤青刍白饭来。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


【注】①作于庆元五年(1199)前后,时稼轩罢居铅山瓢泉。吴子似,时任铅山县尉,有史才,并善诗,与稼轩交往颇密,常相互唱和。②肝胆、楚越:语出《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③胶漆、陈雷:据《后汉书·独行列传》陈重、雷义两人交谊甚厚,每当官府举荐时,他们都互相推让而不应命。④岂有文章,谩劳车马:化用杜甫《宾至》诗句:“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漫劳:劳驾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见君来”三句写友人的到来让词人顿觉茅屋生光,山水增辉,可见词人欣喜之情。
B.“怅平生肝胆”四句连用典故,既写词人与知交疏远的怅然,又写与吴子似的友谊之坚。
C.“要得诗来渴望梅”一句写词人想以友人之诗聊解相思之情,表达词人盼诗之心切。
D.结尾三句是激励之语,词人认为友人不像他那般已看淡功名,希望朋友不要再犹豫彷徨。
2.全词多处化用《诗经》及杜甫的诗句来表情达意,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2024-02-09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后汉将吴汉讨公孙述,进入犍为界。诸县皆城守。汉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武阳以东诸小城皆降。帝戒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须转营迫之,须其力疲,可击也。”汉不听,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为营,作浮桥,使别将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相二十余里。帝大惊,责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他者,急率兵还广都。”诏书未到,述果遣其将谢丰、袁吉将众十余万出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围之。汉召诸将之曰:“吾与诸将逾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今至城下,而与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御之。若能同心协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皆曰:“诺!”于是,飨士袜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立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江北,自将兵攻江南。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败之,斩谢丰、袁吉。于是,率兵还广都,留刘尚拒述,具以状闻,而深自谴责。帝报曰:“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于是,汉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军于郭中。述自将数万人出城大战,汉使护军高午,唐邯将锐卒数万击之。述兵败走,高午奔阵刺述,杀之。旦日城降,斩述首传送洛阳。蜀遂平。

(节选自《百战奇略·危战》)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轻敌A深入B又与C尚D别营E事F有缓急G不复H相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可击也”与“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两句中的“乃”意思不同。
B.“相去二十余里”与“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两句中的“去”意思不同。
C.“汉召诸将厉之”与成语“秣马厉兵”中的“厉”意思相同。
D.衔枚,古代秘密行军时,常令兵士嘴里叼着横枚,防止说话出声,被敌方发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骄傲轻敌、一意孤行,无论是光武帝的谆谆告诫还是严厉斥责,吴汉都没有听从,结果为敌所困,陷入危境。
B.光武帝料敌于千里之外,他得知吴汉分兵于江水南北两岸时就看出危险之处,之后敌军果然分击两营,汉军十分被动。
C.谢丰等人未能发觉吴汉军队已经趁夜与刘尚军队汇合,因此仍然分兵抵御江北汉军,并亲自带着兵力进攻江南汉军。
D.光武帝认为,公孙述若与刘尚交战,吴汉可从广都率兵前去支援刘尚,而那时公孙述的军队正处于疲敝之中,因此必然会被打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2)于是,率兵还广都,留刘尚拒述,具以状闻,而深自谴责。
5.吴汉在陷入危险境地后是如何转危为安进而取胜于公孙述的?
2024-02-0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与紫藤有缘

谢冕

记得早年读过一篇散文,是写紫藤花的,那时我还不识紫藤花,这篇散文篇名好像是“快阁的紫藤花”,快阁可能是一个地名,风景点,记不清了。后来求学到了燕园,中文系的驻地从文史楼搬到了五院。五院有一架紫藤,沿墙垂门而挂。①花开时节,一片紫玉铺天盖地,若无尽祥云自天而降,又似万顷波涛奔涌而至!道不出、说不出的奇妙!无以言状,急不择言,倒是发自心底一阵惊呼:一架藤萝深似海!近年中文系又搬了新居,五院还在,紫藤依旧。燕京学院成了五院的新主人,董强院长是我们的老朋友,藤萝为媒,我们一下成了“亲戚”。紫藤是未曾明确的中文系“系花”,同时也是燕京学院的“院花”。美丽万端的紫藤总伴着我,我与她有缘。

世间万象,说大也大,说单纯也单纯,说巧也真巧。这些年我与我的中学母校有了较多的联系,学校廖素娟校长办特色班,已故的陈景润学长(他在初中高我一班)领衔数学班,我则是忝列文学班为指导老师。我和陈景润是中学校友。我们的中学母校是原先的福州私立三一中学,即如今的福州外国语学校。三一学校是圣公会办的,如今的校园里,旧日的礼拜堂前,也曾有垂挂如海的几架藤萝。今日保存完好的当年的俄国领事馆前,年年也都有盛大的紫藤花事。福外的师生热爱紫藤花,也指定紫藤为校花。学校有个紫藤诗社,我被聘为诗社顾问。前些日子我曾亲临现场,为紫藤诗社授匾。就这样,北大中文系,燕京学院,加上三一中学,这些异时异地的诸般风物,因为一架盛开的紫藤而结成了“姻亲”。这岂止是花,这更是情,甚至还是历史!真的是:一架藤萝连接了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架藤萝连接了继往开来的几代学人。

一席关于紫藤花的话题,如今被这样郑重其事地提出,皆因一座楼房的命名所引起。话有点长,还是长话短说。近日,福州市政府应福州外国语学校的申请,拨了一座古厝给学校做关于文化和文学的展示活动场所。因为我曾给学校题赠“钟声犹在耳,此树最多情”的石碑,福外母校念我旧情,愿意借此楼为我留点纪念。我深谢,并表达了私下的意愿,我的表达得到校市领导的谅解。话说这栋古厝也真有来历,原是沈绍安兰记漆器店,是沈绍安兰记原先的店堂和沈家居所,已列入福建省的文物保护名录,目前正在修缮中。

兰记沈宅,三层楼房,前店后厂,有房三十余间,占地七百平米,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华丽殿堂。我那天冒雨察看了施工现场,看到了它绕宅的室内游廊,还有游廊沿边的美人靠,甚是雅致。古厝的传人现已无考,房产已归福州古厝管委会管理。前些时我和学生访问故乡,慎重地建议将此地办成南台岛上文化传播的新景点,成为我的母校师生学习教学的另一个课堂。为此我们对它的命名颇费斟酌。有的朋友希望取名采薇阁。了解我的人知道,采薇阁是我在北大创立中国诗歌研究院用过的名字,他们希望这座院落与朗润园的采薇阁保持一种延续性,从而给后学留下一种念想。这当然是他们的好意,而我则希望尽量淡化和削减事关个人的一些联想。

就这样,古厝摒弃了目下流行的以个人冠名纪念馆或文学馆的模式,最终定名为我建议的紫藤学堂。我们议定,今年就将揭幕迎客。这个学堂的建立和开放,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圆梦的过程。现今的紫藤学堂,屹立于福州市仓山区的塔亭路上。周围几公里内,多处留下了我少年时代的足迹,那曾是一个早熟少年做梦的地方。由学堂往西数百步,位于麦园路上的麦顶小学(原先的独青小学)是我上小学的母校之一。麦顶小学所在的麦园路上,1948年为纪念辛亥革命前辈黄展云先生而修建的鲁贻图书馆仍然完好,那是我少年时可以免费阅读书报的场所。福州地处亚热带,夏季艳阳如火,鲁贻图书馆清雅静谧,阴凉温馨,是我这样一个穷学生当年避暑读书的好去处。几十年来,我总怀着感恩的心情怀念它。紧挨着紫藤学堂,马路对过,是梅坞。②那里曾是一座梅林,冬日里梅花盛放,花枝交错,相连成片,散发阵阵清香。我的语文老师余钟藩先生的家,就在梅坞的花丛之中。出梅坞沿立新路前行数百步,便是我的母校三一中学。我在那里接受伟大的爱心,并与当年的师友共度艰难岁月,是我扬起人生理想风帆的港湾。

紫藤学堂屹立在烟台山下,从那里可以眺望秀丽的闽江帆影。闽江悠悠流过万寿桥,在中洲岛画了一条美丽的弧线。观音井下来便是下渡,那里出现一片楼台,银行、海关、仓储、商铺、俱乐部和医院,记载着五口通商之后的喧哗。那一年,一个少年在烟台山下听到远方的召唤,真情向往“山那边好地方”,毅然走向战火硝烟弥漫的海疆。一别经年,心中放不下的是年迈父母的惜别泪痕,是这些念兹在兹的街陌楼台,以及那些山,那些水,那些镌刻在泥泞路上的模糊的足迹。

江流宛转,山影凄迷,屹立江滨榕荫下的紫藤学堂,正以感恩的心情迎邀来自四方的宾朋、莘莘学子和后学传人,欢迎他们与我一道回味那些年,那些日月,那些憧憬和向往。更欢迎学界同仁来此传道授业,读诗品茗。紫藤花盛,榕荫鸟喧,我等情重。近可对缕缕茶香闲话鸥鹭,远可以凭栏俯视万类,发思古之幽情。友朋雅聚,无关利害,此乃人生至乐!彼时彼地,也许我在,也许我不在,但我心总在!那么,诸位请了,我请诸位小坐片刻,暂时忘却周遭无尽的忧烦,饮一杯免费的清水,或品一杯并不免费的咖啡或茶——上个世纪某月某日,我怀揣25美元参加国际会议。在伦敦大学,我欠了剑桥大学教授一杯答谢咖啡,愧悔至今。目下国人日渐富裕,再无我当年的“咖啡之叹”。故此处特标明“不免费”,此乃含泪之笑也。

(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紫藤既是中文系未曾明确的“系花”,也是燕京学院“院花”,因着紫藤的缘分,作者和燕京学院院长成为关系密切的好友。
B.作者和数学家陈景润是福州外国语学校的校友,曾经分别担任中学母校特色班文学班和数学班的指导老师。
C.作者对中学母校福州外国语学校怀有深厚的情感,曾给学校题赠石碑,而母校则愿借兰记沈宅为作者留点纪念。
D.作者几十年来总怀着感恩的心情怀念鲁贻图书馆,那里清雅静谧,夏天阴凉温馨,作者当年在此避暑,免费阅读书报。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紫藤花的话题,引出紫藤学堂的命名,叙述了其建立的由来,以及紫藤学堂对自身的意义,最后迎邀宾朋,文章形散神聚。
B.文章交代了不愿意将古厝取名为采薇阁的原因,既引出下文最终定名为紫藤学堂的事,也体现了作者的低调作风。
C.文章融记叙﹑描写和抒情于一体,叙事简洁,描写含情,语言朴素自然,娓娓道来,韵味悠长,感染力强。
D.文章结尾补充了作者曾欠了剑桥大学教授一杯答谢咖啡的事,既为曾经的窘迫而心酸,也为今日国人日渐富裕而欣慰。
3.文中画横线的两句描写方法各有不同,请分别赏析其表达效果。
4.“我”心中有很重的“紫藤情结”,紫藤对“我”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4-02-0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