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366 道试题
1 . 国情不同。时代不同,各国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也会有所不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近代以来,中国和美国选择了不同的民主政治道路。根据材料一,比较中美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材料二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有人说:“新政”抛弃了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的道路。

也有人说:“新政”为资本主义世界探索出一条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福利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斯大林选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罗斯福,斯大林选择的经济创新道路分别是什么?任选一种经济模式进行简要评述。

材料三   (毛泽东说)“方向路线是至关重要的。方向路线对了头,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如果方向路线错误了,你有再大的力量也会失败。”

——刘统《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



(3)根据示意图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做出的两次重大转变及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影响。
2022-04-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实现国家富强是世界各国的永恒追求。赵老师以“大国之路”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1)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分别写出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

任务二【解释史料——对比大国改革】
(2)材料中反映了日本改革的哪项具体措施?对比俄、日改革的措施对两国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

关于(俄国)农奴解放宣言的内容,一言以概之,即“无偿获取人身权”“有偿获取土地权”。

——《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

政府取消土地买卖的禁令,成为建立现代土地税的第一步……《地税改革条例》实施后,农民的土地被剥夺,过剩人口逐渐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日本维新史:日本明治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任务三【唯物史观——简评历史人物】
(3)阅读下面名人名著的评述,结合具体史实,对下面两位历史人物作简要评价。

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使他成为合众国的“国父”。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极为不安的既得利益集团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任务四【史论结合——回顾大国崛起】
(4)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引发了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了人类改造国家和社会的新方式。请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三个,以“创新·崛起”为题,写一篇150左右的小短文。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1-12-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代臣民指着太阳咒骂他: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一起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

——摘译自《商书·汤誓》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谁?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有何暴政?

材料二他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在位后期,居功自做,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杀比干,囚箕子,失去人心。

——摘译自《史记·殷本纪》


(2)材料二评述的君主是谁?有人评价他“文武双全,功勋卓越”,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材料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摘编自《史记·陈涉世家》


(3)材料三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
(4)通过分析上述君主的所作所为,你有什么感悟?
4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一批杰出的帝王都曾经在各自的朝代作出巨大的贡献。对此,某校七年级(3)班的同学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探究,请你也参加进来吧。

【探帝王评述】

评述一:秦始复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他统一了中国的……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活用下来。

评述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述一中的…“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双武帝“大一”的表现和原因分别是什么。

【比帝王不同】


(3)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试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赞帝王功绩】



秦始皇

汉武帝

(4)请用一句话对秦始皇和汉武帝作一个评价。
5 .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反映了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是哪些人,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有哪些。
(2)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2022-01-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欧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独特的文明发展进程,改变着自己,也影响着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赏析名作】
(1)从古代希腊、罗马到近代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成果。请从下面两组图片中分别选择一项成就加以介绍,并归纳两组成果所体现的共同思想内涵。

一组 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二组 近代欧洲文艺作品


     

《荷马史诗》             十二铜表法                 《神曲》            《蒙娜丽莎》


【构建体系】
(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分别写出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并简述①②③④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读人物】
(3)在欧洲历史舞台上能人辈出,他们有的居功至伟,也备受争议。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例结合史实加以评述。
A: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B:1992年是他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总结规律】
(4)以史为鉴,总结出推动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
2021-09-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一批杰出的帝王都曾经在各自的朝代做出巨大的贡献。对此,某校七年级(3)班的同学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探究,请你也参加进来吧。
【探帝王评述】

评述一 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他统一了中国的……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评述二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请回答: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述一中的“……”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从政治上、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大一统”?
【比帝王不同】
(3)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试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赞帝王功绩】

(4)请用一句话对秦始皇和汉武帝作一个评价。
2021-09-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康熙帝曾评价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下列对康熙帝的评述正确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B.御驾亲征,击败噶尔丹
C.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D.册封五世达赖和班禅
2021-08-2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9 . 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新型国际关系代表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短暂的和平]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华盛顿会议的协定”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对峙与争霸]

材料二   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对峙格局。。。。。。美国通过签订条约,直接插手盟国的内政,苏联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输出自己的社会模式,都推行强权政治,支配国际事务,建立两大政治军事集团,进行军备竞赛……

——摘编自高恒《对战后两极格局下国际秩序的历史评价》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的影响。(需要全面,2分)
[联合以自强]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国际局势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合作与共赢]

材料四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


(4)试列举一例20世纪体现“合作共赢”理念的史实,并加以评述。
2021-04-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感受外国人笔下的中国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五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

——摘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个朝代?当时率领船队七次远航的是谁?
(2)七次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3)七次远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二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材料中“仅限于□□一处口岸”空缺处所指的口岸名称是什么?
(5)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简要评价这一政策。
2021-04-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