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366 道试题
1 . 【表格学史】
(1)请根据表格里提供的信息将表格内的内容补充完整。

时间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价值(评价)地位

公元105年

改进造纸术

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交流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公元494年

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图画说史】

                  三国鼎立形势图


(2)图中A、B、C为三国中的哪三国?
(3)分别写出D、E战场进行的战役名称。
(4)F为今天的什么地方,当时被称作什么?
【诗词析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5)诗词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6)为了实现“壮心”曹操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悟史】

材料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7)材料中的“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材料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我们可以细分来看:刘晔、荀政、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可说是一计敌万人。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俱,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材料二   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其他诸侯自然在政治正确性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不过在曹操兵败……

材料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内容是后人对哪次战役的评述?这次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战役前的情景?“奉天子以令不臣”中的“天子”指的是谁?此战役对当时的社会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曹操为什么在材料一反映的战役中以少胜多,而在材料二反映的战役中却以多败少呢?
(4)材料三中“壮心”指是什么?请谈谈你对曹操的评价。
3 .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物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

材料一:①牛顿       ②威尔逊       ③克伦威尔       ④达尔文     ⑤甘地     ⑥杜鲁门


(1)归类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在人物栏每栏填写材料一中一位历史人物的序号,可重复选择)
人物1人物2选择理由
同属近代人物
同为政治家
     同为              

材料二:当拿破仑兵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时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那四十多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全部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就是我的这部《民法典》。”

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在给好友的书信中写道:“我曾经错误地认为拿破仑是伟大的,实际上他也不过就是个凡夫俗子。追根到底,他是个为了牟取私利,满足个人欲望,把人民作为垫脚石的小人。”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2)材料二中三人对拿破仑的评价有何不同?

材料三:俄国(苏联)历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三位人物



彼得一世(1672-1725)                  列宁(1870-1924)                  斯大林(1878-1953)
(3)请选择材料三中的一位人物(彼得一世除外),仿照示例,完成表格。
人物评述
[示例]彼得一世[示例]彼得一世推行改革,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希特勒上台的原因。
(5)综上,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应依据那些原则?
2020-01-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国近代和现代的人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救国救民和发展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运动?对发展中国近代企业提出“求富”主张起到什么作用?第三次战争后知识分子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图强的探索?

材料二   李泽厚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评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 与“救亡性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


(2)材料二中的“启蒙性的文化运动”和“救亡性的政治运动”分别指什么?这两个重大事件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材料三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

——摘编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材料四   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材料四中“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是在哪一条战线指引下开展的?

材料五   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4)材料五中,1953年中国走上“快速工业化”的标志是什么?“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020-07-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潍坊高密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5 .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探索史,在探索中总结,在探索中前进。孟老师以“探索与发展”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思维导图——说明历史特征】
(1)根据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信息,填写与序号①②③④相对应的内容,并说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基本特征。

任务二【阶段划分——阐述历史信息】

(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开天辟地”“霹雳暴动”“灯塔指引”相对应事件的名称。并结合史实说明在从①到②过程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任务三【图片解读——评价历史人物】
(3)在反抗外来侵略和民族独立的进程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请你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评述。

任务四【归纳总结——收获历史感悟】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或启示?
2019-10-2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文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材料一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材料二: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英国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是这场运动的杰出代表。


(2)写出这场运动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统帅★指挥大陆军与英军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材料三中“★”代表了哪一人物?指出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

材料四: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4)材料四示意图与美国哪一部法律文献有关?根据该文献,美国总统拥有管理国家的哪一方面的权力?
(5)阅读下面名人名著的评述,结合具体史实,任选其中一位人物做简要评价。
2019-10-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信、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B.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C.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D.红军长征的胜利
2019-12-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关于秦始皇,历史上有着多种评价:

材料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毁坏;崩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汉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明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贾谊、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
(2)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简要评述秦始皇。

9 .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栏目中展现并评价了许多的历史人物。节目曾对下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他是一位巩固大一统的有为帝王,该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秦孝公
D.孝文帝
2019-08-2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感受外国人笔下的中国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在长安……外来居民的数量相当大,有许多大食人、波斯人、天竺人。

——学者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李光耀

材料四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口口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出现所述状况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
(3)材料三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政策。材料四中“仅限于口口一处口岸’:空缺处所指的口岸名称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史实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019-08-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