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三   秦亡的历史教训,时时影响着汉初统治者的决策,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再次得宠。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这一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而罢黜百家,他培养和提拔了大批儒生充任各级官吏,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名称,并且指出图二长城起止点A、B的地名。
(2)根据材料二、写出“主父偃之计”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此计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4)请你为以上三则材料设计一个学习主题。
2024-01-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漳州台商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周政权,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周初统治者在全国范围内“封藩建卫……授民授疆土”,即周天子依次派遣自己的子弟、同姓功臣,以及亲属或臣服的旧邦首领,带着武装家臣和俘虏,到指定地点去治理那里的土地和人民,建立西周的地方政权诸侯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西周实行的制度及实行该制度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秦朝中央管理地方的制度。简述这一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3)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三所示均属于哪类型的史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秦始皇这两项措施对巩固统一的作用。
2024-01-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

——翦伯赞《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

(1)指出秦朝建立的时间。
(2)你同意翦伯赞对秦始皇的评价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4-01-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片区十八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所反映的我国古代两种首领传承制度(按先后顺序写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名称以及这一制度曾经起到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并指出图中①所示的官职。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2024-01-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四校联考期中考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地方治理中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而是人口的再编组……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周人的政治权力,抟铸(即铸造)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

——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       

材料二:这种制度的实行,使得政令在全国范围内通畅无阻,提高了行政效率。这种制度把全国划分为各级行政区域,且各级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保障各级权力可以一统于皇帝本人。

——摘编自刘明辉《试论“一”政治思维对秦帝制初创之影响》

材料三: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各封国的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
(2)指出材料二中“制度”的名称,并概括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令”实施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以上制度的相同作用。
2024-01-0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下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诸侯不得参与政事。汉武帝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

——摘编自江耀琴《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2021年1月3日,河北石家庄在72小时完成1100万人全员核酸检测。每当需要进行核酸检测时,人们会积极配合,让防疫工作得以顺利展开。遵守制度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和共识。

——摘编自《觉醒时代》


(1)根据材料一,简述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汉初期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遵守制度的习惯源于何种学派倡导的思想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提一条有关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
2024-01-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这一制度下,所有的诸侯都是一个区域世袭的统治者兼土地主人,他们对周天子有朝觐、纳贡与出兵助征的义务……但在王室的声威逐渐降低后,诸侯们往往各自为政……所以王室的地位虽然崇高,但实力并不特别强大,周天子不过是部族联盟的盟主而已。

——李定一《中华史纲》

材料二   他宣布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第一个皇帝,建立由他任命的人来管理地方的制度。他扫荡了战国群雄,使他的后继者们能较容易地重建一个持久的中华帝国。后颁布敕令,全国的法律、铸币、度量衡、书写字体甚至还有车轴的长度都必须相同,以实现统一。

——[]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   汉武帝听从主父偃的建议,于公元前127年颁布诏令,准许诸侯王将土地平均分封给所有的儿子,这样一来,诸侯王国越分越小。当然汉武帝最值得称道的新政,便是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木.”……儒家典籍因此大为走俏,最终统一了思想。

——摘编自傅乐成主编《秦汉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局限性。
(2)材料二中的“他”用来“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汉武帝颁布的“诏令”指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分析古代统治者主要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权力?
2023-12-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     西周社会等级示意图

西周实行大规模层层分封的制度,实际上是在奴隶制的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国家政体,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去统治一个疆土辽阔的大国,这是中国政治史的一个创举……

——摘编自李绍连《试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前因后果》

材料二


   

2   秦朝形势图

——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中周王实行分封的依据,并概括这一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述秦朝在地方实行的管理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因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摘自《“大一统”之梦》

材料三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既有和平交往,也有军事战争,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吸收,血脉交融,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在此进程中,无论是分是合,中华文明都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总趋势是国家统一的不断加强和巩固,这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摘编自李治安《中华文明多元融汇与大一统》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的“政治制度”及其创立者。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秦、汉统治者“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概括归纳影响这一主旋律的因素。
2023-12-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从而保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独揽于皇帝一人之手。皇帝的权力又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这个严密的统治网和各级官吏最后到达一家一户,大大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摘编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相关的措施名称。
(2)小历同学认为,秦始皇实行材料中的政策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2023-12-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