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9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制度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汉武帝在开发资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实施该制度的目的。
(2)材料二所示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中哪一制度对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影响最为深远?
(3)材料三中“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实行诸多措施所反映的主题。
2024-02-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2 .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彼此征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听取了廷尉李斯的意见,将分天下为36郡,以郡辖县。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政治局面?根据材料一,分析秦朝为破解这一困局建立了什么制度?对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在秦代地方制度基础土,先后分封异姓和同姓诸侯王,确立了郡县和封国并行的地方行政体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侯国的势力日渐膨胀,对西汉中央集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终于在汉景帝时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

——摘编自杨宁《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在秦基础上,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新变化?并根据材料分析这种变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变革呈现出的总体趋势。
2024-02-27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强有力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钱穆先生说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为了“中央方面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并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怎样使地方“紧密隶属于中央”的?

材料二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为实现思想文化的大一统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及凝聚的核心。秦汉的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华夷一统”的现实。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华夏文化高度发展并由黄河流域向四方传播。到春秋初,四方异族已自觉成为一个整体,自称华夏诸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它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摘编自张润案、刘宏斌《先秦民族大融合与汉民族的形成》

材料二 汉王朝的边疆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设立郡县。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并将郡县制推行到了边疆地区,汉王朝继承了这一制度。这些郡县不仅管理边疆地区的民政,而且管理该边疆地区的防务。二是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三是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这些专门性机构……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北魏统—黄河流域后,为了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上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夏族的起源及发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归纳秦汉王朝对边疆管理有何相同举措?归纳汉王朝设置专门性机构管辖边疆的作用。
(3)材料三中“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并列举其中两项措施。
(4)综上,概括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4-02-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历史地图、图片是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史实、探寻历史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是围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题搜集的不同类型图片史料,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形势图】



(1)从图1可以看出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当时带来的积极作用。

【示意图】



图2
(2)图2是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其中①处应填写哪一官职?根据示意图2,指出该时期在地方上实行怎样的管理制度?

【数据图】



图3 :《西汉初年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3)图3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怎样的问题?汉武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史料和相关史实,你能探寻出怎样的历史规律?
2024-02-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摘编自李白《古风》


(1)材料一“秦王扫六合”是指的什么历史事件? 此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二



(2)材料二所示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写出该政治制度的创立者。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图二,写出秦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措施。

材料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摘编自贾谊《过秦论》


(4)根据材料四,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   
2024-02-1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

材料二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和占卜之类的书籍。第二年,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禁止)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学术系统)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服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虽然殷周时代可能已经有“中国”意识,但只有到秦汉建立统一帝国……一个初步同一的“中国”才真正形成。

——摘自《哈佛中国史》


(1)材料一中方框内应填什么?据图指出秦朝在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其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不同态度及共同目的?
(3)综上,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趋势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4-02-0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天下后,有大臣上交分封子弟功臣镇守疆土,但是秦始皇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共宁息,岂不难哉的理由否决了提议。继而采纳了李斯实行郡县制的建议,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


材料三: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否决分封制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中央政府面临的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晋武帝认为曹魏政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他采取的做法为西晋王朝的统治带来了什么危害?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两种地方行政模式的认识。
2024-02-0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特别重要的时期,它对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政治时说:“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前后仅十五年。然开后世一统之局,定郡县之制。其设官定律,均为汉所因袭。其在政治上之设施,关系可谓极大。”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诸侯王表》

(1)材料一中“政治上之设施”具体指什么?为巩固统一,秦朝还采取过什么措施?(列举一项即可)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的哪一措施?该措施解决了当时西汉所面临的哪一问题?
(3)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时期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024-02-0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三新联盟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传承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


材料二:如图2


材料三: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摘自齐世荣《中国历史》

材料四:汉武帝刘彻大事记

公元前153年4岁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
公元前154年改立为太子。
公元前141年16岁即皇位。
公元前138年派使臣出使西域。
公元前134年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的主张被采纳。
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119年打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
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派一名刺史。

——摘编自李大龙《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实践》等


(1)材料一显示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2)材料二这种行政管理制度由谁创立?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哪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材料三反映的社会问题?
(4)根据材料四,分别列举汉武帝即位后在思想、军事领域的措施。
2024-02-0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