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7 道试题
1 . 电视剧《大江大河》一经播出,立即引起热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介绍了剧中三位主人公的主要经历

主人公主要经历
宋运辉天资聪颖,却因出身不好受到歧视,但他把握住了恢复高考的机会,上大学,包分配,成为国企的技术人员。在变革的浪潮中,他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成为厂长,通过组建合资厂带领企业渡过难关、发展壮大。
雷东宝根正苗红的大老粗,军人出身,雷厉风行,带领小雷家村村民紧跟国家政策,包产到户,创办砖厂、电线厂、养殖场等集体企业,冒着投机倒把、扰乱经济秩序的罪名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带领小雷家村走上致富的道路
杨巡他出身贫穷之家,聪明且勤奋,从走街串巷卖馒头开始,后将承租柜台挂靠在小雷家村集体企业,逐渐积累了财富。随着政策的不断放开,其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产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大江大河》的背景是哪一历史时期?剧中人物的变化是源于哪一场会议的召开?
(2)根据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个人物的经历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多校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某校九年级(1班)以“中国共产党史"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伟大开端]

材料一

   

上海     党的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是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党作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

——摘编自姬轩亦《国祚密码》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意义和中共三大的决议,并结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面对危机作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

[伟大抗战]

材料二

   

1938年春,毛泽东在撰写《论持久战》。书中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大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的背景。并用抗战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人民战争路线的?

[伟大转折]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新时期”和“新体制”分别是什么?并说明中国共产党为进入新时代做了哪些思想理论的准备工作?

[伟大事业]

材料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摘编自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4)依据材料四,概括什么是“伟大事业”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实现这一伟大事业。
2023-10-31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庆安初级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面临过很多次或果敢坚定、或审时度势的选择。鉴古知今,正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曾北上京津向李鸿章上书,但是李鸿章并没有重视他的意见……而在北上京津的过程中,他发现清朝的腐败比他原先了解的要严重得多,这时,他确信“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决心发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的思想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孙自远《浅析孙中山的革命认识变化》

材料二   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当局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因此,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吴于塵、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周恩来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

材料四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征程中做出的一些重要抉择。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末孙中山的思想有了什么“质的变化”?请用一句话概括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地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背景。该宣言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照片定格的历史瞬间发生在哪一年?尼克松的“破冰之旅”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怎样的转折?
(4)从材料四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围绕“块择”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5-25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第一只股票“深宝安”的发展历程

时间概况
1982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行政事业等开支都需要大量资金,宝安县人民政府成立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尝试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措资金。
1983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了新中国的第一只股票—深宝安。这不仅催生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第一个股份制企业,更开创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先河。
1984宝安县沙井镇万丰村相继办起股份公司,一度成为广东省村镇经济发展最快、股份合作制最好的示范模式。
1991深宝安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大坑村先后抛出股票获利6000多万元,当时年均每人就拥有100多万元的财富。

——整理自《小康》2021年7月中旬刊

材料二   1994年起,国有企业改革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阶段。国务院和各地先后选择2700多户国有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摘编自中国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1)据材料一、概括“深宝安”股票诞生的背景及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有益探索”直接受什么事件的推动?请尝试阐述材料一、二之间的关系。
(3)综合以上探究,分享你的感悟。
2024-03-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依据材料指出二战后现代化研究理论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的背景,你认为中国选择现代化模式方面最需要注意什么?
2024-02-0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4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变化


   

毛泽东大事年表节选(1927-1928

时间

事件

19273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19278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1928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张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开展武装斗争

——根据金冲及《毛泽东传》等材料整理

材料二

1197812月)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它就不能前进。
219794月)还是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你们(广东省)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19805月)农村政策放宽以后……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

——以上3段话选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27-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相关革命实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这一时期发表系列讲话的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总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获得的成功经验。
2023-10-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发达国家工业化比较表

产品名称单位按人口平均产量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苏联美国英国
原煤公斤83.0761.03498.04938.09.242.159.5
生铁公斤1.784.4244.5165.949.6143.897.6
公斤0.995.3376.3255.2105.8418.1283.6

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投资比例图

材料二: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有很大发展。

材料三: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将波音飞机引入中国市场,中国民航首次订购10架波音707客机。截至2018年11月,波音公司向中国交付第2000架波音飞机。

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参观波音的伦顿和埃弗雷特总装厂。上海飞机工业公司开始生产MD-80主起落架舱门。1980年西安飞机工业公司与波音签订合同,加入波音供货商行列。

1987年美国联邦航空局向上海飞机工业公司颁发生产许可证。截至1999年,世界范围有3100架波音现役飞机装备有在中国生产的重要部件和组件。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格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的数据,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如何看待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3)材料三中,中美在飞机制造业合作方式上有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国际国内背景是什么?
2024-05-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司马初中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历史上不同国家近代化的历程推动着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不仅开创了政治现代化的新局面,而且大革命本身就具有政治现代化的典型意义。正是由于这场革命,法国大踏步地走上依法治国的历程,并始终坚守着人民主权和法治的阵地。大革命不仅提出了建立现代国家的理论框架,而且也提供了进行具体操作的实践模式,正是这种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在实现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二   日本虽然高调宣扬“脱亚入欧”,但也并没有完全西化。比如他们穿上了西服,但和服仍然受到欢迎;正式场合是握手礼,日常场合是鞠躬礼。更重要的是,尽管废除了武士,但也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的武士道精神。这种保留将对后来的日本产生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黄治军《晚清最后十八年》

由早期维新思想家发展而来的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甲午海战后,他们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新的政治力量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898年中国资产阶级进行了第一次政治演出。

——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在全面模仿苏联模式的背景下我国开始系统地建设社会主义工业,这一阶段我国工业发展的路径特征为进口替代战略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我国全面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以深圳、珠海等率先试点的经济特区蓬勃发展。在改革试点成绩引人瞩目的同时,我国也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在此基础之上,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摘编自《中国工业化建设历程》

(1)根据材料一,结合具体史实说明法国政治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2)材料二中日本“脱亚入欧”和中国的“政治演出”分别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变化的特点。
(4)综上所述,归纳国家发展过程中推动近代化发展的共同因素。
9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力量催人奋进,推动着人类前行。九年级(1)的同学们以“前行的力量”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他们分组进行活动的学习任务,请你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释读地图——开拓交往路线】

(1)第一组同学搜集到下面图片。分别简述上面两条路线开辟的历史意义。并说明其不同之处。

任务二:【解读史料——开创经济局面】

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

1978年,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2)第二组同学搜集到下面两位名人的讲话。据此说明他们讲话的背景及他们是如何力挽狂澜改变时局的。

任务三:【走进英雄——凝聚前进力量】

秦始皇   穆罕默德   玻利瓦尔   拿破仑 牛顿

(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请以“时代先锋引领航向”为题,任选上面三个人物,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2024-04-19更新 | 4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修订时增加9000余条新词,如下海、市场经济、电脑、超市、绿色食品等。本次修订的背景最有可能处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024-01-14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