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7 道试题
1 . 改革在路上,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我们,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有正走向灾难。便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赫拉利《未来简史》

材料三:珠海在首批经济特区之列,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四:广东省人大代表、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何宁卡在26日上午举行的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首场记者会透露,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顺利完成,预计有望在近期获得批准实施。下一步,广东将联手港澳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证券报》


(1)结合材料一,“我皇实行变法自强”的背景是什么?列出导致戊戌政变发生的一条变法内容。简要说明这场变法在近代化探索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决策是什么?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珠海能够成为首批经济特区的条件,指出特区特在哪里?
(4)请你为大湾区发展提二点建议?
2024-03-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第八中学中考一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依据材料指出二战后现代化研究理论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的背景,你认为中国选择现代化模式方面最需要注意什么?
2024-02-0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4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修订时增加9000余条新词,如下海、市场经济、电脑、超市、绿色食品等。本次修订的背景最有可能处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024-01-14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2024-01-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预习自测
5 . 某校九年级(1班)以“中国共产党史"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伟大开端]

材料一

   

上海     党的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是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党作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

——摘编自姬轩亦《国祚密码》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意义和中共三大的决议,并结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面对危机作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

[伟大抗战]

材料二

   

1938年春,毛泽东在撰写《论持久战》。书中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大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的背景。并用抗战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人民战争路线的?

[伟大转折]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新时期”和“新体制”分别是什么?并说明中国共产党为进入新时代做了哪些思想理论的准备工作?

[伟大事业]

材料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摘编自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4)依据材料四,概括什么是“伟大事业”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实现这一伟大事业。
2023-10-31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庆安初级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摘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材料二   抗战胜利后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就是“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摘编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党领导人民争取的“光明前途”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大会确定的指导思想。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后期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摘编自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哪次会议?指出材料三中“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指什么?
2024-05-23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

——198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材料一宪法在新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主导地位是通过什么行动最终确立的?
(2)与材料一宪法对比,材料二宪法内容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3)根据材料二信息说明该宪法颁布的历史背景。
2024-05-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对比表

三次开放背景影响启示
1840年枪口下的被动开放鸦片战争中,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中国成为西方殖民者的原材料供应者和工业日用品的消费者,严重冲击和打压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1980年觉醒下的主动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
2020年自觉下的深化开放中国开放面临着新的国内国际问题,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政策调整,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政策。新冠疫情以来,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彰显了独特的制度优势以及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

——整理自张为付、陈佩《中国近现代开放的比较与世界意义》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1980年觉醒下的主动开放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在1980年觉醒下的主动开放中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及其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得出结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4-05-20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塘尾万里学校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变化


   

毛泽东大事年表节选(1927-1928

时间

事件

19273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19278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1928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张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开展武装斗争

——根据金冲及《毛泽东传》等材料整理

材料二

1197812月)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它就不能前进。
219794月)还是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你们(广东省)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19805月)农村政策放宽以后……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

——以上3段话选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27-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相关革命实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这一时期发表系列讲话的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总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获得的成功经验。
2023-10-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材料一

①《张云峰烈士绝笔书》

②《袁国平致侄书》节选

③毛泽东为刘胡兰题词
1927年4月,共产党员张云峰被国民党逮捕。就义前,他给母亲和妻子写了绝笔书:“还有二点钟,我就要受死刑了,我是笑的死,不是哭的死,请你不用悲伤。”1938年,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给侄儿的家书:
“此刻我身无分文,无法帮助家里,因为我们都是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民族服务的……抗战成功再与你们欢聚。”
1947年,14岁的中共候补党员刘胡兰被国民党逮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说:“怕死不当共产党!” 从容就义。毛泽东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任选两则材料,分别写出其历史背景。说出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精神内涵。

材料二

背景会议名称主要内容
中央红军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损失惨重,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

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

中共八大
指出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在历史转折关头,人们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将材料二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任选一次会议,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意义。

材料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五个方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即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摘自人民日报《深刻理解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史实谈谈对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的认识。
2024-05-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