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70 道试题
1 .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气体,设计了如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中生成CO2的作用是______,证明该步操作实验目的达到的现象是_______
(2)观察到(1)中的现象后,关闭K,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请写出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能说明铜丝和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答两点)。
2023-04-2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2 .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
(1)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2)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
【实验步骤】
(1)按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mL乙醇,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
(3)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4)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3)a.步骤(1)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____
b.根据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有_____
c.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是_____
d.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方程式_____
2022-12-20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3月)化学试题
3 .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预测正确或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①可比较的稳定性B.②焰色试验检验K元素
C.③分离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D.④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4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A探究甲烷气体中是否含有氢气将气体样品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通过CuSO4粉末氧化铜固体变为红色,CuSO4粉末变蓝色,说明含有氢气
B探究Fe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的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稀盐酸溶解,分成两份:一份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另一份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前者溶液变血红色,后者溶液紫色褪去,则固体产物中铁元素有+2、+3两种化合价
C探究乙烯能否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向乙醇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制备乙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D探究Fe3+、Cu2+对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强弱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2mL 5% H2O2溶液,分别滴入0.2mol/L FeCl3溶液和0.3mol/L CuCl2溶液各0.5mL若a中产生气泡快于b中,则说明Fe3+的催化效果强于Cu2+
A.AB.BC.CD.D
2021-09-04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绍兴市第一中学等)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5 .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配制银氨溶液B.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乙烯
C.分离乙醛和乙酸D.除去苯中的苯酚
2024-06-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设计或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氯气B.制备

C.测定KI溶液的浓度D.验证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A.AB.BC.CD.D
2024-05-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2024·浙江·模拟预测
7 .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省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氯水中有酸B.观察铁的的吸氧腐蚀

C.制备Fe(OH)3胶体D.检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A.AB.BC.CD.D
2024-05-0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浙江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8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乙烯能否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向乙醇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制备乙烯,并将产生的气体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B探究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盛有稀盐酸的分液漏斗滴入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产生气体再通入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盛装Na2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Na2SiO3溶液中出现浑浊,说明非金属性:Cl>C>Si
C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有SO取少量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再加足量盐酸,观察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加盐酸后无明显现象,加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含有SO
D探究CH3COOH和HClO的Ka大小用pH试纸分别测0.lmol/L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若pH(NaClO)>pH(CH3COONa)则说明Ka(CH3COOH)>Ka(HClO)
A.AB.BC.CD.D
2022-03-15更新 | 40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首考仿真考模拟化学试题
21-22高一上·浙江·阶段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实验探究题
实验目的: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原因。
【分析与猜想】
(1)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2O2+2H2O= 4NaOH+O2↑,往过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本应只会变红而不会褪色,而实验中发现酚酞变红后又褪色,由此提出如下的猜想:
A.氧气有漂白性
B.氢氧化钠有漂白性
C.___________
【实验与判断】请完成表格:
实验编号123
实验装置
验证猜想B.氢氧化钠有漂白性C.___________A.氧气有漂白性
实验现象溶液变红后不褪色
实验说明1. 2的实验中NaOH溶液是用___________(填“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钠固体”、 “过氧化钠固体”)溶于水配制的
(2)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程中,钠元素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溶液中还生成了一种不很稳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质X,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可用如图装置对溶液中不很稳定的物质进行探究,在①处装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下列选项,下同),②处装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A.酚酞试剂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
C.二氧化锰
D.氢氧化钠固体配制的溶液
(4)气体③是___________,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没有写出X来,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4-28更新 | 42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4.27】【宁波】【高一上】【高中化学】【00137】

10 . 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观察钠的燃烧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夹持装置省略)

C.检验与NaOH乙醇溶液反应后的气态产物

D.铁片表面镀铜

A.AB.BC.CD.D
2023-11-11更新 | 29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