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1 道试题
1 . 一种从分银渣(含CuO、、Ag、等)回收金属资源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Ⅰ.CuCl难溶于水,但溶于浓盐酸。
Ⅱ.“富锑铋铜液”中含(铋离子)、(锑离子)、
Ⅲ.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沉淀时的相关pH见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0.5

1.5

4.7

1.5

完全沉淀时()的pH

1.4

2.5

6.7

3.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分银渣中的Ag与盐酸、溶解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盐酸浓度对锑、铋、铜浸出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温度对锑、铋、铜浸出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

综合考虑,“酸浸”时适宜的盐酸浓度为______;浸出时温度以80℃为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已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则“一次水解”时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已知“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BiOCl和,则“二次水解”时调节pH的范围应该是______
(4)“滤渣1”中的AgCl可用硫酸-硫脲()浸出,生成配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配合物中不存在____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范德华力          E.非极性共价键
(5)写出一种从“富铜溶液”中回收金属资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6)尖晶石属于立方晶系,其晶胞可视为两种结构交替无隙并置而成(如图所示),其中可以为等,可以为等。已知尖晶石型的晶胞参数为842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2024-05-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试卷-高中化学
2 . 常温下,分别在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与pH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代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代表代表
B.室温下,的数量级为
C.a点对应的溶液中:
D.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
2024-05-2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 理科综合试卷-高中化学
3 . 硫代硫酸盐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浸金试剂。硫代硫酸根可看作是中的一个O原子被S原子取代的产物。
(1)基态S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
(2)比较S原子和O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3)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
(4)同位素示踪实验可证实中两个S原子的化学环境不同,实验过程为。过程ⅱ中,断裂的只有硫硫键,若过程ⅰ所用试剂是Na232SO335S,过程ⅱ含硫产物是__________
(5)MgS2O3·6H2O的晶胞形状为长方体,边长分别为anm、bnm、cnm,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MgS2O3·6H2O的摩尔质量是M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1nm=10-7cm)
(6)浸金时,作为配体可提供孤电子对与Au+形成。分别判断中的中心S原子和端基S原子能否做配位原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4-04-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师苑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准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铁及其化合物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铁原子的核外电子中有________对成对电子。
(2)基态铁原子的五级电离能数据如图1所示,其中的电离能差值较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甘氨酸亚铁是一种具有口服活性的铁强化剂和补充剂。其制备反应如下:

甘氨酸亚铁分子中Fe2+的配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
(4)氯化亚铁的熔点为674℃,而氯化铁的熔点仅为282℃,二者熔点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磁性氮化铁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沿z轴方向的投影如图3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024-04-07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师苑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准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5 . 四氧化三锰()是一种可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料。以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等元素)为原料制备高纯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该工艺条件下,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范围如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8.16.31.53.48.96.26.9
沉淀完全的10.18.32.84.710.98.28.9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中添加适量的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滤渣2”中主要有___________,“调”时溶液的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____~6.2之间。
(3)“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沉淀除去。若溶液酸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___
(4)常温下,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计算___________。(已知)
(5)和氨水混合在下得到的的产率最高。若继续升高温度,会导致产率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6)在“沉锰”时,可用尿素代替,同时控制温度在,写出尿素“沉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六棱柱底边边长为,高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已知,列出计算式即可)。

2024-04-02更新 | 74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一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6 . 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可从废旧CPU[含Au(金)、Ag、Cu和Pt(铂)]中回收Au,其化工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氧化”中,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酸浸氧化”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3)“酸溶”时,Pt、Au分别转化为H2PtCl6和HAuCl4,同时有NO生成。Pt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4)“萃取分液”后的“水层”中可回收的金属是 ___________
(5)从“还原分液”后的“有机层”中回收甲基异丁基甲酮,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6)理论上消耗1mol草酸(H2C2O4)可得到Au的质量为 _____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提取“滤液”中的Ag+会涉及反应AgCl(s)+2NH3[Ag(NH3)2]++C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 ___________。已知:①[Ag(NH3)2]+Ag++2NH3 K1=6×10-8;②Ksp(AgCl)=1.8×10-10
2024-02-2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7 .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已知:还原性:I->Fe2+>Br-)
A.DE线段的反应方程式:2Br-+Cl2=Br2+2Cl-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
C.线段AB表示Fe2+被氯气氧化
D.原溶液中:n(Fe2+):n (I-):n (Br-)=2:1:3
2023-11-26更新 | 54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利用1—甲基萘(1—)制备四氢萘类物质(,包括1—和5—)。反应过程中伴有生成十氢茶(1—)的副反应,涉及反应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焓变分别为,则反应的焓变为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四个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①c、d分别为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则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为_____
②已知反应的速率方程(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由此推知,_____。(填“>”,“<”或“=”)。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四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压强越大,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生成四氢萘类物质
C.反应体系中1—最稳定
D.由上述信息可知,时反应速率最快
(3)1—的高压氛围下反应(压强近似等于总压)。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产物的选择性(某生成物i的物质的量与消耗1—的物质的量之比)和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物种i与除外其他各物种总物质的量之比)随1—平衡转化率y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1—平衡转化率y为80%时,1—的产率=_____;y为65%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四氢萘类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1—平衡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
2023-10-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时,将气体缓慢通入的氨水中,溶液的、体系中粒子浓度的对数值(lgc)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错误的是
A.时,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B.时,
C.所示溶液:
D.水的电离程度:
2023-10-0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I.HI分解曲线和液相法制备HI反应曲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1)反应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
(2)Bodensteins研究了该反应在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020406080120
10.910.850.8150.7950.784
00.600.730.7730.7800.784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逆反应速率为,其中、k为速率常数,则k___________(以K和k表示)。若,在t=40min时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将二氧化硫通入碘水中会发生反应:,图2中曲线a、b分别代表的产物微粒是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由图2知要提高碘的还原率,除控制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II.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包含,有人提出用活性炭对进行吸附,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a:
反应b:
(4)对于密闭容器中反应a,在T1℃时,借助传感器测得反应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01020304050
NO1.000.580.400.400.480.48
00.210.300.300.360.36
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B.通入一定量的NO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5)某实验室模拟反应b,在密用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气体,维持温度为T2℃,如图为不同压强下反应b经过相同时间的转化率随着压强变化的示意图。请分析,前,反应b中转化率随着压强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在T2℃、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Pa;已知: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体积分数。
2023-09-22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